足少阳胆经

针灸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经络学 腧穴学 足三阳经 十二经脉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shào yáng dǎn jīng

2 英文参考

The Gall Bladder Channel of Foot-Shaoya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aoyang Gallbladder Channel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haoyang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少阳胆经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GB[2]。与足厥阴肝经相为表里[2]五行属木[2]。《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人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本经从外眼角瞳子髎开始,向上到额角下行到耳后,沿颈旁走到手少阳经之前,到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里,浅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过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它的直行主干,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头之前的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出外踝前边的丘墟,沿足背走到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它的另一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回过来贯穿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丛毛中,经气由此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3][3]

足少阳胆经共44个穴位原穴丘虚穴,络穴足厥阴肝经蠡沟穴,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位在臀、侧胸、侧头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3]足少阳胆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肝胆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4]。如:口苦嗳气、心窝及胁下痛寒热往来疟疾偏头痛目痛耳聋瘰疬腋下[4]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4]本经腧穴可主治病头面五官病症、神志病、热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口苦目眩头痛、颔痛、腋下肿、胸胁痛缺盆部肿痛、下肢外侧疼痛等。少阳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腧穴大致在足部以下,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6 足少阳胆经络属的脏腑

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5]

7 足少阳胆经联络的器官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5]

8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径

足少阳胆经.png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径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径(flash)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本经穴]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窍阴完骨本神阳白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液辄筋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阳关阳陵泉(合),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足临泣(输),地五会侠溪(荥),窍阴(井)。

[交会穴] 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足厥阴),上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语译】

足少阳胆经:从外眼角开始(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经天容),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井,会秉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目部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边盖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

——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躯体部主干:从缺盆锁骨上窝)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足少阳脉: 出于踝前;枝于骨间,上贯膝外廉,出于股外廉,出胁;枝之肩薄(膊)。其直者,贯腋,出于项、耳、出,出目外眦

[阴阳本]少阳脉: 系于外踝前廉,上出鱼股之外,出胁,上出耳前。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径(flash)
循行路线:
  1. 起于目内眦

  2. 绕耳前后

  3. 至肩下

  4. 循胁里

  5. 络肝属胆

  6. 下至足

  7. 小趾之间

足少阳胆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8.3 中国针灸学词典》

本经从外眼角瞳子髎开始,向上到额角下行到耳后,沿颈旁走到手少阳经之前,到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里,浅出于腹股沟动脉处,绕过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它的直行主干,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向腓骨头之前的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出外踝前边的丘墟,沿足背走到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它的另一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出足大趾外侧端,回过来贯穿爪甲,出于趾背丛毛之中,交于足厥阴肝经[5]

8.4 中医大辞典》

本经自外眼角瞳子髎)起始,向上到达头角头维),再向下行至耳后,沿着头颈,行走在手少阳三焦经的前面,至肩上,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然后退回向前,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目外眦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行到大迎穴部位,上与手少阳三焦经分布面颊部的那条支脉相会,到达眼眶下边;向下经过颊车穴部位,下行到颈部,与上一条经脉锁骨上窝处合后,由此下行胸部,贯穿膈肌,联络肝,属于胆,沿着胁肋里面,浅出于腹股沟中央的气街部,绕过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髀厌股骨大转子)部。它直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下行腋部,沿着侧胸,经过季胁,下行与前支经脉在股关节部会合,由此向下,沿着大腿和膝部的外侧,向下行走在腓骨前边,直到绝骨(腓骨下端),浅出于外踝骨的前面,沿足背进入第四趾的外侧端(足窍阴)。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足背(临泣)分出,沿着第一、二跖骨之间,出足大趾外侧端(大敦),回过来贯穿爪甲,出行在爪甲后方的丛毛之中。脉气由此与足厥阴肝经相接。[5]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本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再向下到耳后,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又向后折至枕部,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并与督脉相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其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行至目眶下,分支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入缺盆后,深入体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环跳穴处。直行主干从缺盆下行腋部,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其分支从足背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丛毛中,经气由此处与足厥阴肝经相接。[5]

9 足少阳胆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足少阳胆经共44个穴位原穴丘虚穴,络穴足厥阴肝经蠡沟穴,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位在臀、侧胸、侧头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5]

足少阳胆经腧穴总图

头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眼尾处目锐眦去五分之瞳子髎穴(疗穴),下外斜行至耳前起骨下屏间之听会穴(疗穴),再沿耳前直上行至发际客主人穴(上关穴),再上内斜行两太阳曲角上廉颔厌穴。从颔厌穴后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之中为悬颅穴,后下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下廉悬厘穴,再后行经前发际曲隅陷中曲鬓穴,再上入发际耳后半寸之率谷穴,再延耳后发际内二寸下行经天冲浮白窍阴完骨等穴。从耳根后方凹处之完骨折上行,循头中线神庭穴旁三寸至前额为侧发际本神穴,再往下斜行至眉上一寸微弯处之阳白穴(疗穴),在此往上后直行入发际五分处之临泣穴(头),延此线循耳后沿经目窗正营承灵,至行至耳后枕外粗隆外侧之脑空穴,再下行至枕下骨,斜方肌外侧凹陷处之风池穴(疗穴)。从风池下行肩上高处后沿之肩井穴(疗穴),再下行腋下三寸胸旁之渊液穴,下行复前一寸为辄筋穴,沿下腹胁内行至第九肋间乳下二肋)端赗下五分之日月穴(胆功穴),再下斜后行,至腹后侧部第十二肋之京门穴(胆功穴),再前斜下行至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带脉穴(疗穴),再前斜下行至髂骨(腰骨)与关元平之五枢穴,再下五分之维道穴,从维道后行三寸为居髎穴(疗穴),转大腿外侧下行,至大转子后上方之环跳穴(疗穴),从环跳下斜中行腿外侧至膝上七寸为风市穴(疗穴),从风市髀骨外,膝上外廉五寸分肉陷中中渎穴,下行膝上三寸为阳关穴(疗穴),膝下外侧二寸之阳陵泉穴(筋会穴、合穴),下行外踝上七寸内斜三分之阳交穴,从阳交穴前外斜为外邱穴,在外踝上五寸为光明穴(疗穴),外踝上四寸辅骨绝骨端内斜三分为阳辅穴(经穴),外踝上三寸为悬钟穴,又名绝骨穴(随会穴),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之邱墟穴(原穴),从邱墟下行三寸在足小趾四指本节足跗陷中足临泣穴(输穴),再下行五分至第四、五跖骨间之地五会穴,下行一寸至第四、五趾缝间为侠溪穴,止至无名趾外侧足端之足窍阴穴(井穴)。

足少阳胆经穴[5]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丘墟

9.2.2 络穴

光明

9.2.3 郄穴

外丘足少阳胆经),阳交阳维脉

9.2.4 募穴

肾募穴:京门

胆募穴:日月

9.2.5 五输穴

井穴(金):足窍阴

荥穴(水):侠溪

输穴(木):足临泣

经穴(火):阳辅

合穴(土):阳陵泉

9.2.6 下合穴

胆:阳陵泉

9.2.7 交会穴

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阴脾经

阳维脉

督脉

带脉

阳蹻脉

备注

瞳子髎

上关

颔厌

悬颅

悬厘

曲鬓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

肩井

辄筋

日月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髎

环跳

阳交

章门

天池

大椎

长强

铜人

秉风

听宫

翳风

角孙

耳和髎

下关

头维

9.2.8 八会穴

髓会悬钟

筋会阳陵泉

9.2.9 八脉交会穴

足临泣(通于带脉

9.3

部位:窗笼(耳)之前

腧穴听会

9.4

部位:窍阴之间

腧穴足窍阴

9.5 根(井)

窍阴

9.6

窗笼(耳)

10 足少阳胆经经脉

足少阳胆经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肝胆疾病、头面五官疾病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5]。如:口苦嗳气、心窝及胁下痛寒热往来疟疾偏头痛目痛耳聋瘰疬腋下[5]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5]

足少阳胆经主要病候为口苦、目疾、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症[6]

足少阳胆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口苦,叹气,心窝及胁下疼痛面色灰暗,皮肤干燥头痛目外眦痛,颔痛,锁骨上窝及腋下肿痛,瘰疬疟疾,胸、胁、髋关节及下肢外侧本经脉过处疼痛,足第四趾不用,足外侧灼热出汗,怕冷等。

足少阳胆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部、目、耳、鼻、喉、胸胁发热病、躯体侧面疾病。有下列病候:面瘫口苦胁痛偏头痛、乳汁少、乳腺炎、腰痛、胯痛、带下月经不调坐骨神经痛、胆道疾病、膝关节痛、本经所经之处皆痛。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同。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嘴里发苦,好叹气,胸胁痛不能转侧,甚侧面孔像蒙着微薄的灰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小腿外侧热,还可发为足少阳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穴主治“骨”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头痛,颞痛,眼睛外眦痛,缺盆锁骨上窝)中肿痛,腋下肿,如“马刀、挟瘿”等症,自汗出,战栗发冷,疟疾,胸部、胁肋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绝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节都酸痛小趾侧的次趾(足无名趾)不好使用。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其病: 病足小指次指废,胻外廉痛,胻寒,膝外廉痛,股外廉痛,髀外廉痛,胁痛,囗痛,产(生)马,缺盆痛,瘘,聋,痛,耳前痛,目外眦痛,胁外肿。诸病此物者,皆灸少阳脉

[阴阳本] 是动则病,心与胁痛,不可以反稷(侧),甚则无膏,足外反,此为阳厥

足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囗囗痛,头颈痛,胁痛,疟,汗出,节尽痛,髀外廉痛,囗痛,鱼股痛,膝外廉痛,振寒,足中指痹,为十二病。

11 足少阳胆经腧穴治病

足少阳胆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6]。例如:口苦目眩头痛、颔痛、腋下肿、胸胁痛缺盆部肿痛、下肢外侧疼痛等。少阳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它能治疗发热病,主要腧穴大致在足部以下,它的性质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足少阳胆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穴名

部位

主治

瞳子髎

外眦

头痛、目疾

听会

耳前

耳鸣、耳聋齿痛

上关

耳前

偏头痛耳鸣、耳聋齿痛,口㖞

颔厌

侧头

偏头痛目眩耳鸣

悬颅

侧头

偏头痛目赤肿痛

悬厘

侧头

偏头痛目赤肿痛

曲鬓

侧头

头痛牙关紧闭

率谷*

侧头

偏头痛眩晕

天冲

侧头

头痛牙龈肿痛

浮白

后头

头痛耳鸣、耳聋

头窍阴

后头

头痛、耳疾

完骨

后头

头痛颈项强痛

本神

前头

头痛目眩癫痫

阳白*

头痛、目疾

头临泣*

前头

头痛、目疾、鼻塞

目窗

前头

头痛、目疾、鼻塞

正营

前头

偏头痛目眩

承灵

后头

头痛鼻渊

脑空

后头

头痛颈项强痛癫狂

头部;头、项、五官疾患

穴名

部位

主治

风池*

头痛、目疾、鼻渊颈项强痛感冒癫痫

肩井*

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乳痈滞产

肩项部:头、项、肩部疾患

渊腋

胸满胁痛

辄筋

胸满气喘

日月*

季胁

胁胁疼痛呕吐呃逆黄疸

胸胁部:胸胁部疾患

京门

小便不利水肿、腰胁痛

带脉*

侧腹

腹痛月经不调带下

五枢

侧腹

腹痛带下

维道

侧腹

腹痛带下疝气阴挺

季胁下:妇科、前阴、肠疾患

居髎

关节

腰痛、下肢痿痹

环跳*

关节

腰痛、下肢痿痹

风市*

大腿

下肢瘘痹、遍身瘙痒

中渎

大腿

下肢瘘痹

膝阳关

膝关

膝肿痛

髀枢、膝部:腰腿部疾患

阳陵泉*

小腿

胁痛、下肢痿痹、黄疸小儿惊风

阳交

小腿

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癫狂

外丘

小腿

胸胁胀痛,下肢痿痹、癫狂

光明*

小腿

目疾、下肢痿痹

阳辅

小腿

偏头痛,下肢痿痹

悬钟*

小腿

胁痛,下肢痿痹、颈项

丘墟*

足跗

胸胁胀痛、下肢痿痹

足临泣*

足跗

目疾、胁痛乳痈月经不调

地五会

足跗

目赤肿痛乳痈、足背肿痛

侠溪

趾间

头痛、目疾、耳鸣、耳聋胁肋痛热病

足窍阴

趾端

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热病失眠

胫、足部:头、目、耳、喉、胁部疾患、神志病、热病

11.1 主治对比

头部穴

胸胁及下肢穴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呕”、“太息”、“胸胁痛”,是肝胆疾病的主要症状经脉病候中的“心胁痛”,腧穴主治症中分别写作“胸胁痛”、“胸中痛”、“胸胁满”、“胁痛”、“胁下支满”等,都是指胸胁部胀满疼痛不舒的一类症状,可见“心胁痛”即“胸胁痛”。

腋下肿”、“马刀”是指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属胆经循行部位的病变,在腧穴主治中也都能找到对应关系。

胆经“起于目锐眦”,颔厌悬颅悬厘侠溪等穴都主治目外眦痛,而风池穴原本《针灸甲乙经》主治“目肉眦赤痛”,《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圣济总录》作“目内眦”,其正确与否尚须考证。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按:此篇论六腑病取用下合穴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按:此篇论六经热论。)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足少阳之疟:令人解(音懈亦),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按:此篇论六经五脏疟治法。)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少阳之厥: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胻不可以运。少阳厥逆,机关不利,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按:此篇论手足六经厥及厥逆。)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此篇论六经终,应手足上下合参。)

1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0.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sun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