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

腧穴学 十二经脉 足三阴经 针灸学 中医学 经络学 五脉 中医基础理论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tài yīn pí jīng

2 英文参考

SP[中国针灸学词典]

spleen meridian or spleen channel of foot Taiyin[中国针灸学词典]

The Spleen Channel of Foot-Taiy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aiyin Spleen Channel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aiyin Spleen Meridian of F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太阴脾经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SP[2]。与足阳明胃经表里[2]五行属土[2]本经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蹠骨小头后的太白,向上到内踝前边的商丘,再上行于胫骨内侧后,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到足厥阴肝经之前,向上走在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脏,联络胃腑,向上贯穿膈肌,行于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行通过横膈流注心中,经气于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3][3]足太阴脾经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本经腧穴多用于治疗脾胃、心、肺、肝、肾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4]。例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痛、厥冷等。

6 足太阴脾经属络的脏腑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5]

7 足太阴脾经联络的器官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5]

8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 隐白(井), 大都(荥), 太白(输、原), 公孙(络), 商丘(经), 三阴交(足三阴之会), 漏谷, 地机(郄), 阴陵泉(合), 血海, 箕门;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中府手太阴), 期门足厥阴), 日月足少阳), 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语译】

足太阴脾经:①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②上向内踝前边(商丘),③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④上膝骨内侧前边(血海箕门),⑤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会中极关元),⑥属于脾,络于胃(腹哀; 会下脘日月期门), ⑦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会中府),⑧连舌根,散布舌下

腹部支脉:⑨从胃部分出,上过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脾之大络穴名大包,位在渊液下三寸,分布胸胁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足泰阴脉: 出大指内廉骨际,出内踝上廉,循胻内廉,□膝内廉,出股内廉

[阴阳本] 大(太)阴脉:是胃脉(也)。被胃,下出鱼股之阴下廉,腨上廉,出内踝上廉

循行路线:
  1. 起于大趾之端

  2. 上膝股

  3. 入腹

  4. 属脾络胃

  5. 上挟咽

  6. 舌本,散舌下

足太阴脾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8.3 《针灸学》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见下图)。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径及腧穴.png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径:

1.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2.过核骨

3.上内踝前廉

4.上踹(按:踹应作腨)内

5.循胫骨

6.交出厥阴之前

7.上膝股内前廉

8.入腹

9.属脾络胃

10.上膈

11.挟咽

12.连舌本舌下

13.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

14.注心中

8.4 中医大辞典》

足太阴脾经自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起始,经核骨(第一跖趾关节)后面,向上到达内踝骨的前边(商丘),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交会,再沿胫骨内缘,向上交叉浅出于足厥阴肝经的前边,经过膝关节,沿大腿内侧前边,进入腹腔,入属脾脏,联络胃府,再向上贯穿膈肌,夹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肌,流注心中。脉气由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5]

8.5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太阴脾经大趾末端隐白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蹠骨小头后的太白,向上到内踝前边的商丘,再上行于胫骨内侧后,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到足厥阴肝经之前,向上走在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脏,联络胃腑,向上贯穿膈肌,行于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横膈流注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5]

8.6 中医药学名词(2004)》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经气于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5]

9 足太阴脾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足太阴脾经左右各21穴[5]。主要分布在足大趾内踝前、下肢内侧中部(内踝上8寸以下)及前部(内踝上8寸以上)、腹部第3侧线(前正中线旁开4寸)、胸部第1侧线(前正中线旁开6寸)、侧胸部[5]。首穴隐白,末穴大包原穴太白穴,络穴足阳明胃经丰隆[5]。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5]

起自足大趾外侧趾甲角后之隐白穴(井穴),往后侧缘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经足大趾侧后方之公孙穴(疗穴),而行至足内踝骨下,微前方陷中之商邱穴(经穴),再向上至踝上三寸之三阴交(疗穴),三阴交上三寸为漏谷穴,上循膝内侧有一高而凸起胫骨内侧髁凹陷处为阴陵泉合穴),膝膑内廉血海穴(疗穴),上至大腿内侧箕门穴。再上行经横骨两端约纹动脉,去腹中行旁开三寸半是冲门穴,再上行经府舍腹结乳头直下与脐平之大横穴(疗穴),从腹哀穴上行三寸,离胸中线旁六寸(第五肋间)之食窦穴,上行第四肋间天溪穴,上行第三肋间胸乡穴,上行胸外缘至二肋间,离胸正中线六寸之同荣穴,至此再往外斜下行,止至第六肋腋中线处之大包穴。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径及腧穴.png

足太阴脾经腧穴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白

9.2.2 络穴

足阳明胃经丰隆[5]

9.2.3 郄穴

地机

9.2.4 八脉交会穴

公孙

9.2.5 五输穴

井穴(木):隐白

荥穴(火):大都

输穴(土):太白

经穴(金):商丘

合穴(水):阴陵泉

9.2.6 交会穴

9.3

部位:中封前上4寸中

腧穴三阴交

9.4

部位:背俞舌本

腧穴脾俞廉泉

9.5 根(井)

隐白

9.6

太仓(胃)

10 足太阴脾经经脉

足太阴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胃肠疾病为主,有下列病候:舌根强硬、食后呕吐胃痛腹胀嗳气、便后或屁后腹中宽舒、身体粗重、面目身发黄、强迫久立则股膝内侧肿胀。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欠)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语译】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穴主治“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泻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气不畅,大腿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脾大络病症:实证,浑身酸痛虚证百节松驰软弱。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其病:病足大指废,内廉痛,股内痛,腹痛腹胀,复□,不嗜食,善噫,心□,善肘()。诸病此物者,皆灸足泰阴脉

[阴阳本]是动则病:上当走心,使腹胀,善噫,食欲欧(呕),得后与气则快然衰。

是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独心烦,死;心痛腹胀,死;不能食,不能卧,强吹(欠),三者同则死;溏泄,死;水与闭同则死;为十病。

10.3 《针灸学》

足太阴脾经主要病候: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6]

10.4 中医大辞典》

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舌根强痛,腹胀嗳气胃痛呕吐心烦泄泻黄疸,身体沉重,动作不利,不能卧,膝股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用等。[6]

10.5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太阴脾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病。如:呕吐胃脘痛腹胀、纳食减少、暖气、心烦黄疸腹中痞块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舌根强痛、体重、动作不利、不能安睡,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6]

11 足太阴脾经腧穴治病

足太阴脾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6]

足太阴脾经腧穴临床多用于治疗脾胃、心、肺、肝、肾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6]

足太阴脾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

主治对比:

“*”见于《外台秘要》;

“大”见于《针灸大成》。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本经是动病中有“舌本强”,所生病中有“舌本痛”,两者相合,仅见于《针灸大成商丘主治症。舌本强,原意当是指吞咽不利,故其后接“食则呕”等。“食不下”在主治症中只有“不欲食”、“不嗜食”、“食不化”,意思相当。

胃脘痛”、“心下急痛”,意指胃痛、心口痛,主治症中只有心痛腹中痛腹痛等,公孙则主其络病“肠中切痛”。

原文“腹胀、善噫……”都是形容腹部气胀,喜嗳气等症,主治中只有腹胀腹满气胀等,《针灸大成》等书记载较广。

“溏、瘕、泄”,《难经》载有“大瘕泄”,杨玄操注为“少腹有结而又下利”。由消化不良而见呕吐溏泄,是本经主治的重点。

“水闭”可解释为小便不利,“淋”、“癃”可属之。

原文“黄疸”不见于主治中,商丘穴主“溺黄”,至《针灸大成》才记有“黄疸”,是符合其治理的。

“强欠,膝内痛”,见于漏谷主治症,可知原作“强立”者字误。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四肢不有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按:本篇分述五脏所藏及其虚实见症。)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皆调于三里(按:此篇论邪在五脏,脾胃合一,文已见前。)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刺足太阴阳明。(按:此篇论五脏热治法。)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伤寒……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嗌干。(按: 此篇论六经热病。)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按: 此篇论足六经五脏疟。)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按: 此篇论五脏风证。)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按: 此篇论五脏病虚实。)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太阴厥逆,胻急挛,心痛引腹。(按: 此篇论手足六经厥及厥逆。)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者,则肉先死。(按: 此篇论各阴阳经气绝见症。)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头焦而终矣。(此篇论六经终,应手足上下合参。)

1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2.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2.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