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临泣

输穴 腧穴学 八脉交会穴 特定穴 足少阳胆经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足跗部腧穴 穴位特效按摩 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lín qì

2 英文参考

Zílínqì GB41[中国针灸学词典]

zúlínqì[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4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4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足临泣
汉语拼音Zulinqi
罗马拼音Tsulinchi
美国英译名Foot Coming to Tears
各国代号中国GB41
日本41
法国莫兰特氏VB41
富耶氏
德国G41
英国G41
美国GB41

足临泣经穴名(Zílínqì GB4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原名临泣[1]。《圣济总录》始名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1]足临泣足少阳胆经输穴五行属木;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1][2][3]。足:足部;临:治理;泣:泪水,目之所出。穴在足部,善治眼疾,故名[3]足临泣主治头目、胸胁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颔痛腮肿齿痛耳聋咽肿瘰疬腋下肿,乳肿胸痹髀枢痛,膝踝关节痛,足背红肿,咳逆喘息疟疾月经不调胁肋疼痛遗溺乳痈足跗疼痛偏头痛目涩足跗肿痛,乳房胀痛,现代又多用足临泣治疗结膜炎,泪囊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结核目外眦痛,眩晕胎位不正,退乳,中风瘫痪足跟痛间歇热呼吸困难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胆出于窍阴……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输。

5 穴名

足:足部;临:治理;泣:泪水,目之所出。穴在足部,善治眼疾,故名[3]

临,有居高临下、治之之义。泣,有泪下之义,与涩通,义凝滞也,即不爽利也。穴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凹陷处,足少阳胆经输穴,穴临于足,其气上通于目,主目疾。目者,泣之所出,其功能以目之临泣相类,《子午流注说难》:“……在头者曰头临泣,在足者曰足临泣,因足太阳少阳之起穴,皆在目内外眦,泣自目出,故曰临泣。”人当哭泣泪落,适当本穴位处,亦取名临泣之意也。[4]

7 所属部位

足跗[5]

8 足临泣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足临泣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5]

足临泣位于足背,第四、五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五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伸足取穴[5]

足临泣位于足背部,当第四、五跖骨结合部之前方凹陷处,当小趾肌腱的外侧[5]。或于第四、五跖骨间,侠溪穴后1.5寸取穴[5]

足临泣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足临泣穴在足跗部的位置

足临泣穴的位置

足临泣穴在足跗部的位置[5]

足临泣穴的位置

足临泣穴在足跗部的位置

足临泣穴的位置

足临泣穴在足跗部的位置(肌肉

足临泣穴的位置

足临泣穴在足跗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足临泣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中取穴,穴当小趾肌腱的外侧。

足临泣位于足背,第四、五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五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伸足取穴[5]

仰卧或垂足,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取穴[6]

快速取穴坐位小趾向上翘起,小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足临泣[7]

10 足临泣穴位解剖

足临泣下皮肤、皮下组织、足背筋膜、趾短伸肌、骨间背侧肌。皮肤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足中间皮神经双重分布。足背皮薄,活动度大。皮下组织结构疏松,皮下筋膜中走行有足背静脉网及大小、隐静脉的起始部。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背深筋膜,在趾长伸肌腱至第4、5趾的肌腱之间,经趾短伸肌腱外侧,入骨间背侧肌。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四骨间背侧肌和第三骨间足底肌(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7]

皮肤→皮下组织→第4骨间背侧肌和第3骨间足底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背中间皮神经(腓浅神经分支)和足背静脉分布;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肌支和第4跖背动脉(起自足背动脉分布[8]

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和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蹠骨背动、静脉[8]

11 足临泣穴的功效与作用

足临泣具有舒肝熄风化痰消肿的功效。

足临泣有清泄肝胆、通调带脉作用[8]

足临泣具有疏调肝胆气机、清泻肝胆之火、清头明目疏风散热之功,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穴[9]

足临泣通于带脉,因而能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病[9]

足临泣八脉交会穴之一,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主治头痛目眩目外眦痛,瘰疬胁肋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足跗肿痛,足趾挛痛。[9]

凡有凝滞郁塞之感者,此穴可以通之,即足临泣功用能通涩也[9]

有患乳疮者,乳汁因之不通,刺足临泣而通,须同时抚摩揉按全乳[9]

12 足临泣穴主治病

足临泣主治头目、胸胁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颔痛腮肿齿痛耳聋咽肿瘰疬腋下肿,乳肿胸痹髀枢痛,膝踝关节痛,足背红肿,咳逆喘息疟疾月经不调胁肋疼痛遗溺乳痈足跗疼痛偏头痛目涩足跗肿痛,乳房胀痛,现代又多用足临泣治疗结膜炎,泪囊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结核目外眦痛,眩晕胎位不正,退乳,中风瘫痪足跟痛间歇热呼吸困难等。

足临泣主治头目、胸胁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颔痛腮肿齿痛耳聋咽肿瘰疬腋下肿、乳肿胸痹胁肋痛髀枢痛、膝踝关节痛、足背红肿、咳逆喘息疟疾月经不调[9]

足临泣穴主治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遗溺乳痈瘰疬疟疾足跗疼痛[9]

足临泣穴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胁肋疼痛足跗肿痛;乳房胀痛乳痈月经不调瘰疬疟疾[9]

现代又多用足临泣治疗结膜炎、泪囊炎、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结核[9]

足临泣主治胁肋痛目眩偏头痛目外眦痛,乳痈疟疾月经不调足跗肿痛等[9]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眩晕

2.月经不调胎位不正,乳腺炎,退乳;

3.其它:中风瘫痪足跟痛间歇热呼吸困难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9][9][9]

直刺0.5~0.8寸,局部有胀重感[9]

三棱针点刺出血

13.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注意:禁用瘢痕灸,以防艾火灼伤皮肤,影响关节活动[9]

14 足临泣穴的配伍

足临泣丘墟解溪昆仑,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足跗肿痛。

足临泣乳根肩井,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乳痈

足临泣丘墟解溪昆仑太冲,治足跗肿痛[9]

足临泣日月期门外关阳陵泉,治胁肋疼痛[9]

足临泣风池太阳外关,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足临泣风池太阳中渚外关,治偏头痛[9]

足临泣睛明太阳合谷太冲,治目赤肿痛[9]

15 特效按摩

拇指指腹揉按足临泣穴,以有酸胀、微痛的感觉为宜,可治疗女性乳房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增生[9]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厥,四逆,喘,气满,风,身汗出而清,髋髀中痛,不可得行,足外皮痛临泣主之。疟日两发,临泣主之。胸中满,腋下肿,马刀瘘,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淫泺胫酸,头眩枕骨腮肿目涩身痹,洒淅振寒季胁支满,寒热胸胁腰腹膝外廉痛,临泣主之。大风目外眦痛,身热痱,缺盆中痛,临泣主之。月水不利,见血而有身则败,及乳肿临泣主之。

针灸大成》: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痛头旋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类经图翼》:主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痹痛无常。

医宗金鉴》: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疼合头眩

玉龙歌》:两足有水临泣泻。

杂病穴法歌》:赤眼迎香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侣。耳聋临泣金门合谷针后听人语。牙风面肿颊车神,合谷临泣泻不数。

17 足临泣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口苦

外关足临泣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刺入外关25 mm左右施捻转泻法,使患者产生强烈的酸胀感;刺入足临泣15~20 mm,施以捻转泻法,使局部产生酸胀感,手法轻重患者体质状况及耐受程度而定。针刺后留针30 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50例患者经针刺治疗后口苦症状均消失,一般治疗2~4次。[9]

17.2 治疗血管偏头痛

风邪外袭者,加风池合谷痰浊中阻者,加中脘丰隆肝郁气滞者,加风池行间瘀血阻滞者,刺络拔罐或加合谷三阴交太阳针刺;胃热炽盛者,加头维内庭气血两虚者,加百会足三里血海;共治疗112例,针治1次疼痛即得以消除者96例,治疗2次完全消除者16例,临床治愈率为100%。[9]

17.3 治疗胆囊炎

针刺取左侧足临泣为主,直刺0.3~0.5寸,得气退针至皮下,向上斜刺0.3寸,针用泻法,每隔5 min运针一次,留针20 min,适当选用配穴太冲阳陵泉支沟慢性胆囊炎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者,可适当选加柴胡升麻黄芩郁金、制大黄瓜蒌仁芒硝等配合治疗。共治疗42例,结果症状体征消失,复查B超胆囊未见异常者35例;症状、体征消失,复查B超仍见胆囊毛糙者5例;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B超提示胆石症胆囊炎者2例。[9]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0.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5.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8.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32-333.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32-33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