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中医常见病 中医妇科 中医学 常见病针灸治疗 常见病推拿疗法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uè jīng bù tiáo

2 英文参考

menstrual disorder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menoxenia[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irregularity of menstruation[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emmeniopathy[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irregular menstruation[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概述

月经不调(menstrual disorders[1])为病名[2][3]。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质的异常,即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等的统称[3]月经周期血量、血色和经质发生异常的病症[3][3])。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月水不调月使不调月经不匀月候不调失信经水无常经水不定经水不调、经不调经气不调经血不定经脉不调经候不匀经候不调等[3]

常见的类型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3][3]

妇科玉尺》:“经贵乎如期,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

4 月经不调病因病机

外感寒热湿邪内伤忧思恼怒、饮食劳倦,或生育房事不节,久病失调等,均可影响冲脉,引起本病症[3]

月经多与肾、肝、脾密切相关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经血按时而下。

素体阳盛,过食辛辣,热伏冲任;或肝郁化火,热扰血海;或久病阴亏,阴虚内热,热扰冲任;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因而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而致月经先期

外感寒邪,血为寒凝;或久病伤阳,影响血运;或久病体虚,阴血亏损;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化源不足,而致月经后期

情志抑郁,疏泄失常;或肝气不疏,血为气滞;或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冲任失调,以致血海溢蓄失常,使月经先后无定期

现代医学认为,月经垂体前叶和卵巢内分泌激素调节,而呈有规律的周期子宫腔流血。如丘脑下部——垂体——卵巢三者之间动态关系失去平衡,则致功能异常而产生月经不调

5 月经不调辨证分型

5.1 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又称“经早”,多为血热所致,月经来潮提前或一月行两次,经色鲜红或紫,多伴烦热口干等热象[3]

月经周期提前7日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

气虚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虚热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实热月经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伴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5.2 月经后期

月经后期又称“经迟”,属虚寒者居多,月经推迟来潮,经色淡晦,经量偏少,多畏寒喜暖[3]

月经推迟7日以上,甚至40~50日一潮。

寒实: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苔薄白,脉沉紧;

虚寒经期延后,月经色淡红而质稀,量少,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

5.3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多由肝郁肾虚造成,月经周期无规律,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或紫或淡,多伴肝郁肾虚之症[3]

气滞月经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黯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作胀,少腹胀痛,常叹息,嗳气不舒,苔薄白,脉弦;

肾虚:经来先后不定,量少色淡,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

5.4 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多由血虚血寒所致,月经量少甚至点滴,或经行时间过短,甚至出现闭经[3]

5.5 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常由气虚血热或劳伤所致,月经量多或经行时间过长,甚至出现崩漏[3]

6 月经不调的治疗

6.1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有一定效果,多在经前5~7日开始针治,连续5~7次,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注意经期卫生,忌食生冷,避免精神刺激

6.1.1 体针

气海三阴交等穴为主,于经前3~5天开始治疗较适宜[3]经早者加太冲血海太溪经迟者加血海足三里归来经乱者加肾俞脾俞足三里太冲实热行间曲池虚热阴郄太溪;实寒加归来天枢虚寒加灸命门神阙气血虚加血海脾俞足三里肾虚命门肾俞太溪肝郁气滞太冲期门血瘀冲门地机[3]

6.1.1.1.1 月经先期

治则 清热调经

处方 关元 血海

方义 本方重在清热活血、通调冲任。关元任脉经穴足三阴经之交会,故为调理冲任要穴血海理血分。两穴相配,冲任调和,经血按时而行。

随证配穴 实热太冲虚热三阴交太溪气虚足三里脾俞气海心烦神门月经过多隐白

操作 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补法气虚者针后加灸或用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1.1.1.2 月经后期

治则 温经散寒,和血调经

处方 气海 三阴交

方义 气海任脉经穴,可调一身之气;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经穴,且与肝经肾经交会,气为血帅,脾司统血,两穴相配有和血调经之功。

随证配穴 小腹冷痛—灸关元归来少腹胀痛、经血有块—血海气郁太冲

操作 毫针刺,寒证虚证用针加灸,气滞者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计30min,10次为一疗程。

6.1.1.1.3 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则 调补肝肾

处方 关元 三阴交 肝俞

方义 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又是三阴经之交会穴,能补脾胃、肝肾、调气血;肝俞乃肝之背俞穴,有疏肝理气之功,三穴共用调理经血

随证配穴 胸胁胀痛支沟阳陵泉,腰骶疼痛次髎肝郁气滞太冲

操作 毫针刺,虚证补法气郁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l疗程。

6.1.2 耳针法

耳针:酌选屏间卵巢子宫、肾、脾、肝等穴,中强刺激,可用埋针法[3]

选穴 内生殖器 内分泌 肾 肝 脾

方法 毫针刺,每次取2~4穴,捻转法中等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15~20min。也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6.1.3 皮肤针

选穴 取脊柱两侧 下腹部 带脉小腿内侧 关元阳性反应

方法 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每1个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

6.1.4 穴位注射法

选穴 脾俞 肾俞 三阴交 血海 肝俞 足三里 关元

方法 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穴0.5ml,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6.2 推拿疗法月经不调

以下方法适用于周期异常、出血量少、痛经、抑郁者[4]

①用两手叉腰,拇指按揉两侧肾俞1分钟。

②用拇指指腹点按三阴交1分钟。

③用拇指指端点按血海1分钟,力度要均衡。

④用拇指指腹按揉地机1分钟,力度适中。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2.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2.
  4. ^ [4]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月经不调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月经不调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