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832—2024 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蚊虫防治 卫生标准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 S / T 8 3 2 — 2 0 2 4 wén chóng huà xué fáng zhì jì shù biāo zhǔn

2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CS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832—2024《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chemical control of mosquito)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4年03月14日《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的通告》发布,自2024年09月01日起实施。

3 发布通知

关于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24〕3号

现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WS/T 832-2024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该标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4年3月14日

4 前言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卫生有害生物防制标准专业委员会负责技术审查和技术咨询,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性和格式审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负责业务管理、法规司负责统筹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晓芃、刘美德、韩招久、赵彤言、姜志宽、辛正、董言德、佟颖、钱坤。

5 标准正文

WS/T 832—2024 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5.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蚊虫化学防治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化学防治方法对各类场所实施蚊虫的预防和控制

5.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5.4 4 基本原则

5.4.1 4.1 人员与环境安全

4.1.1 防治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防治时宜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4.1.2 化学防治时应做好作业区域及周边环境中人员、动物和植物等非靶标生物的保护工作。

4.1.3 化学防治过程中宜避免过量用药、药液遗洒、清洗器械、废液倾倒或随意丢弃包装等行为,防止对水体、土壤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5.4.2 4.2 防治药物

4.2.1 所用卫生杀虫剂应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登记证书

4.2.2 针对靶标蚊虫的生态习性,因药物的种类、剂型、施药方式、剂量和器械而宜,选择安全、高效、经济的杀虫剂

4.2.3 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杀虫剂的适用范围、技术方法剂量注意事项使用。

5.4.3 4.3 方法应用

4.3.1 蚊媒传染病暴发、蚊虫密度骤增或因自然灾害发生蚊虫大量孳生影响人群正常生活时,应首选化学防治措施。

4.3.2 蚊虫化学防治应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综合应用。

4.3.3 化学防治时应根据靶标蚊虫的生态习性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时间与区域。

5.4.4 4.4 抗药性治理

4.4.1 避免使用相同杀虫剂同时对蚊幼虫和成蚊进行防治。

4.4.2 应定期对防治区域的靶标蚊虫种群进行抗药性监测

4.4.3 应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

5.5 5 技术要求

5.5.1 5.1 蚊幼虫防治

5.5.1.1 5.1.1 基本要求

5.1.1.1 蚊幼虫化学防治应作为环境治理的补充,在环境治理达不到控制要求时,对蚊幼虫孳生的各类场所应进行防治。

5.1.1.2 应用灭幼剂时,应根据靶标蚊幼虫孳生习性确定防治区域及时间。

5.1.1.3 灭幼剂喷洒法应用于较大孳生水体处理;颗粒剂撒布法多应用于操作空间受限的孳生场所;蚊幼虫孳生地的防治应根据其孳生水体特点选择防治方法

5.1.1.4 蚊幼虫化学防治的持效性受蚊种、季节、杀虫剂类型、孳生水质、降雨、阳光照射等因素影响,防治过程应做好作业规划,标准化施工。

5.5.1.2 5.1.2 灭幼剂喷洒法
5.5.1.2.1 5.1.2.1 适用范围

幼虫孳生的大中型水体,如沼泽地、池塘、污水沟渠等。

5.5.1.2.2 5.1.2.2 杀虫剂

可用于常量喷洒的杀虫剂参见附录A。

5.5.1.2.3 5.1.2.3 使用方法

根据推荐的杀虫剂有效剂量配制相应浓度的药液,按孳生地面积计算药量,采用常量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孳生地表面,根据所选择杀虫剂持效期和蚊幼虫孳生情况确定防治周期

5.5.1.3 5.1.3 颗粒剂撒布法
5.5.1.3.1 5.1.3.1 适用范围

幼虫孳生的中小型水体,如污水沟渠、消防桶(缸)、下水道沙井、污水井的积水等。

5.5.1.3.2 5.1.3.2 杀虫剂

可用于直接撒布的颗粒剂参见附录A。

5.5.1.3.3 5.1.3.3 使用方法

根据杀虫剂推荐的有效剂量计算所需施药量,直接均匀撒布灭蚊颗粒剂,根据所选择杀虫剂持效期和蚊幼虫孳生情况确定防治周期

5.5.2 5.2 成蚊防治

5.5.2.1 5.2.1 基本要求

5.2.1.1 应根据成蚊生态习性确定防治方法。其中,空间喷雾绿篱喷洒主要用于外吸外栖型和内吸外栖型的蚊虫;滞留喷洒主要用于内吸内栖型、外吸内栖型的蚊虫。

5.2.1.2 应根据成蚊活动规律确定防治方法。其中,空间喷雾要求与防治靶标蚊虫活动高峰一致;而滞留喷洒绿篱喷洒一般要求在成蚊高峰或蚊媒传染病高峰前进行。

5.2.1.3 应根据媒介与流行病学监测确定防治周期,确保控制效果。其中,空间喷雾药效持续期短,需要较短防治周期不断维持控制效果;而滞留喷洒绿篱喷洒持效期较长,其防治周期亦相应延长。

5.2.1.4 成蚊防治考虑所用杀虫剂的安全风险。其中,空间喷雾时考虑对环境与人群的安全风险滞留喷洒绿篱喷洒应考虑人群、环境和动物长期接触杀虫剂的安全风险

5.2.1.5 个人与家庭均可使用气雾剂、蚊香、药物蚊帐和驱避剂药物,并应按其使用说明书要求直接使用。

5.5.2.2 5.2.2 空间喷雾
5.5.2.2.1 5.2.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居住区、人群临时集结地、蚊媒传染病流行区或灾区室内外蚊虫的大面积快速杀灭。空间喷雾包括超低容量喷雾和热烟雾喷雾。室外主要针对白纹伊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等室外活动蚊种,而室内主要针对埃及伊蚊等室内活动的蚊种。

5.5.2.2.2 5.2.2.2 杀虫剂

用于超低容量喷雾和热烟雾空间喷雾杀虫剂参见附录B。室内处理应使用低毒或微毒的杀虫剂,室外处理应使用中等毒性及以下的杀虫剂

5.5.2.2.3 5.2.2.3 使用方法

5.2.2.3.1 室内喷雾,宜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根据推荐的杀虫剂有效剂量计算需要配制的药液浓度和用量,自内而外、自上而下、左右均匀喷雾。喷雾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喷雾处理前,应掩盖或移走食物、餐具、饮用水等,并将宠物及观赏鱼类等移至安全区域;关闭门窗,室内不应留人;喷雾处理结束,作用 30 min 后在有防蚊设施的前提下通风一段时间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

5.2.2.3.2 室外喷雾,应使用背负式或车(机)载机动超低容量喷雾器和热雾机。喷雾处理时无关人员和动物应远离喷雾区域。单位面积杀虫剂的喷洒量由杀虫剂有效剂量、稀释倍数、人行或车行速度、气象条件和喷幅宽度等确定。使用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时,应根据喷幅宽度设置地面信号引导喷雾,防止遗漏和重复喷雾。

5.2.2.3.3 防治周期依据监测的蚊虫密度结果确定,当蚊虫密度超过预定的控制指标或相应规定时,应采取空间喷雾措施降低蚊虫密度。

5.5.2.3 5.2.3 室内滞留喷洒
5.5.2.3.1 5.2.3.1 适用范围

适用处理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埃及伊蚊等具有家栖或半家栖习性的蚊种在室内栖息的各种表面。

5.5.2.3.2 5.2.3.2 杀虫剂

用于室内滞留喷洒杀虫剂参见附录C,根据所处理表面特性选择合适的剂型

5.5.2.3.3 5.2.3.3 使用方法

5.2.3.3.1 在拟处理靶表面划定 1 m2面积,用压缩喷雾器配合扇形喷头均匀喷洒至挂流所用水量,或以相同的方式处理不同面积进行折算单位面积吸水量;重复三次并取其平均值,即为喷洒靶表面每平方米吸水量。根据喷洒面积,计算所需药液总量,根据所选用杀虫剂有效剂量确定配制使用药液的浓度,配制相应的药液。再用压缩喷雾器配合扇形喷头均匀喷洒处理表面。

5.2.3.3.2 防治周期依据杀虫剂滞留活性、处理剂量、处理面性质、气候和当地蚊种的抗药性确定。防治周期可依据持效期确定,持效期可参见附录 C。

5.5.2.4 5.2.4 绿篱喷洒
5.5.2.4.1 5.2.4.1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白纹伊蚊等具有室外绿篱上栖息习性蚊虫的防治,主要处理灌木、草坪、篱笆、观赏花木等部位。

5.5.2.4.2 5.2.4.2 杀虫剂

可用于绿篱喷洒杀虫剂种类可参考室内滞留喷洒方法,根据绿篱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剂型

5.5.2.4.3 5.2.4.3 使用方法

一般使用低容量喷雾器,将雾滴大小控制在100 μm~200 μm。主要对室外绿篱2 m以下部位进行处理。喷洒时从植被下层向上均匀喷洒于叶片背面,使药液在叶片上湿而不滴。

5.5.2.5 5.2.5 气雾剂

气雾剂法一般用于室内无人环境中快速杀灭蚊虫,用于气雾剂杀虫剂参见附录D。使用时,按下喷嘴即可喷出药液;可直接对虫体喷射,亦可按剂量空间均匀喷雾。空间均匀喷雾后宜关闭门窗20min~30 min,然后在有防蚊设施前提下通风一段时间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

5.5.2.6 5.2.6 蚊香法

蚊香法可在室内有人环境中使用,用于蚊香系列的杀虫剂参见附录E。使用时,蚊香应置于上风侧;其中,使用盘式蚊香时,将其置于蚊香支架上,点燃即可;使用电热蚊香片、电热液体蚊香时,将蚊香片或药液瓶安装于电加热器上,接通电源即可,用毕及时关闭电源。

5.5.2.7 5.2.7 药物处理蚊帐法

药物处理蚊帐法可在室内有人环境中使用,用于药物蚊帐的杀虫剂参见附录F。使用时,如果是商品化的药物蚊帐,直接在靶标蚊虫活动高峰期前开始悬挂使用即可。如果需要浸泡处理时,需要先试验确定一顶蚊帐的吸水量,再参照附录E推荐的杀虫剂有效剂量计算拟浸泡的蚊帐所需配制药液的浓度和体积,将蚊帐浸透阴干即可;也可直接购买商品化浸泡套装按商品介绍指示进行蚊帐处理。5.2.8 驱避剂

驱避剂法一般用于室外环境驱蚊,用于驱蚊的有效成分剂型及含量参见附录G。使用时,可涂抹于人体暴露部位,如脸、颈、手臂、小腿等;也可用于处理衣物,重点喷在衣领、后背、袖口和裤口;亦可喷洒处理蚊帐、窗帘、门帘和防虫头网等。

6 附录A(资料性)可用于蚊幼虫防治的常量喷洒和颗粒撒布用杀虫剂

表A.1给出了可用于防治蚊幼虫常量喷洒和颗粒撒布用杀虫剂有效成分、类型、剂型剂量、使用方式及毒性分级。

表 A.1 可用于蚊幼虫防治的常量喷洒和颗粒撒布用杀虫剂

表.png

7 附录B(资料性)可用于空间喷雾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B.1给出了可用于空间喷雾防治蚊虫的杀虫剂有效成分、类型、剂量毒性分级。

表 B.1 可用于空间喷雾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png

7.1 附录C(资料性)可用于室内滞留喷洒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C.1给出了可用于室内滞留喷洒防治蚊虫的杀虫剂有效成分、类型、剂型剂量持效期毒性分级。

表 C.1 可用于室内滞留喷洒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png

7.2 附录D(资料性)可用于气雾剂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D.1给出了可用于气雾剂防治蚊虫的杀虫剂有效成分、类型、含量和毒性分级。

表 D.1 可用于气雾剂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png

7.3 附录E(资料性)可用于蚊香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E.1给出了可用于蚊香防治蚊虫的杀虫剂有效成分剂型、含量和毒性分级。

表 E.1 可用于系列蚊香防治蚊虫的杀虫剂

表.png

7.4 附录F(资料性)可用于处理蚊帐的杀虫剂

表F.1给出了可用于处理蚊帐的杀虫剂有效成分剂型及含量、有效成分剂量毒性分级。

表 F.1 可用于处理蚊帐的杀虫剂

表.png

7.5 附录G(资料性)可用于个人防护的蚊虫驱避剂

表G.1给出了可用于蚊虫驱避的有效成分剂型、含量和毒性分级。

表 G.1 可用于个人防护的蚊虫驱避剂

表.png

编辑:banlang 审核:banlang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