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

募穴 腧穴学 季胁部腧穴 特定穴 足少阳胆经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交会穴 穴位特效按摩 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ì yuè

2 英文参考

Rìyuè GB24[中国针灸学词典]

rìyuè[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2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2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日月
汉语拼音Riyue
罗马拼音Jinhyueh
美国英译名Sun Moon
各国代号中国GB24
日本24
法国莫兰特氏VB24
富耶氏VB24
德国G24
英国G24
美国GB24

日月经穴名(Rìyuè GB24)[1]。出《脉经》。别名神光[2]。属足少阳胆经[2]日月是胆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交会穴[2]。日即太阳,月即月亮,日为阳,指胆;月为阴,指肝,此穴为治肝胆的要穴,故名日月[2]日月穴主治胁肋,胆,胃等疾患:如呕吐呃逆反胃吞酸口苦多唾黄疸胸闷,胸肋疼痛四肢不收呕吐胁肋疼痛呃逆胁肋胀痛胃脘痛,现代又多用日月穴治疗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急慢性肝炎,胁肋痛胃痛腹胀肝脏疾患等。

4 日月穴的别名

神光(《千金翼方》)、胆募(《千金翼方》)。

5 出处

脉经》:胆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

6 穴名

日即太阳,月即月亮,日为阳,指胆;月为阴,指肝,此穴为治肝胆的要穴,故名日月[2]

日,《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月,《说文》:“月,阙也,太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日照乎昼,月照乎夜。同曜,齐明。本穴为胆之募穴,胆为中正之官,决断所出,十一脏皆取于胆,决断务求其明。“明”字从日从月,日月本为太阳与月亮,此指双目及胆之脏象而言。道经以双目为日月。《黄庭内景经》肺部章:“日月之华救老残。”注:“左目为日,右目为月。目主肝,配东方木行也。”又曰:“外应眼瞳鼻柱间。”注:“外应眼瞳,目之所主于胆,胆之所仰于目。”天中章:“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无。”肾部章:“上致明霞日月烟。”注:“日月即二目。”双目为肝胆之所主,而胆募乃名日月也。又,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又旗名。《释名·释兵》:“九旗之名日月,为帝画日月于其端,天子所建。”《黄庭内景经》胆部章:“雷电八振扬玉旌。”注:“八方雷振,威怒之貌也。玉旗刚色之色也。”肝为将军胆主决断。其阳纲之气,自应如山岳之高大,如旌旗之威武也。[3]

日月又名“神光”。神之光,日与月也。[3]

8 所属部位

季胁[4]

9 日月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日月穴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胆的募穴[5]

日月穴位于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仰卧取穴[5]

日月穴位乳头直下,当第七肋间处(《针灸甲乙经》)[5]

另说“在期门下五分”(《备急千金要方》);“在期门旁一寸五分,直下五分”(《循经考穴编》);“在期门直下八分”(《针灸集成》)[5]

日月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日月穴在季胁部的位置

日月穴的位置

日月穴在季胁部的位置

日月穴的位置

日月穴在季胁部的位置(肌肉

日月穴的位置

日月穴在季胁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日月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乳头下方,当第7肋间隙处取穴

日月穴位于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仰卧取穴[5]

仰卧位,在乳头下方,当第7肋间取穴;或乳头直下,期门下1肋处取穴,女性在锁骨中线与第7肋间隙交点处[6]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自乳头垂直向下推3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日月[7]

11 日月穴位解剖

日月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部深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直肌、肋间韧带肋间内肌、腹横肌、胸内筋膜。皮肤由第6、7、8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胸膜薄而透明,是非常坚韧的浆膜。它可以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包绕肺的表面,称脏胸膜(肺胸膜);外层贴附于胸腔各壁的内面称壁胸膜。由于贴附部位不同,壁胸膜又分为:衬于胸内筋膜内面的是肋胸膜;覆盖于膈肌上面,并与其紧密相贴为膈胸膜;从两侧覆盖纵隔器官浆膜是纵隔胸膜。此外,胸膜壁层,突出于胸廓上口,第1肋上方的部分称胸膜顶,其突出的程度,与胸廓形状有关。胸膜壁的脏与壁层相互移动,形成潜在性间隙叫胸膜腔胸膜各部的相互移动行处,肺的边缘不能伸入其内,这些空隙称胸膜窦。肋胸膜和膈胸膜的返折处,是胸膜窦中最大,而位置最低的,其最低相当于第12肋处,称肋膈窦。因此,针刺该穴时,若盲目进针,除穿经上列结构以外,可经肋窦膈、肺、膈达肝(右侧)、胃(左侧),其后果是严重的。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肋间外肌[7]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7肋间神经动脉分布[8]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和第七肋间动、静脉[8]

12 日月穴的功效与作用

日月穴具有利胆疏肝,降逆和胃的功效。

日月穴有疏肝利胆化湿和中作用[8]

足少阳经“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胸,过季胁”,日月穴又为胆之募穴,故可和胃降逆疏肝利胆,主治肝胆、胃病[9]

日月穴系胆与脾经会穴,有疏调肝胆、和中降逆作用[9]

本穴挨近期门,本穴能佐期门,调月信,更知日月之义。不仅取意之光明,且寓意朝夕朔望之期也。[9]

凡属募穴均在脏器之表,与本脏器内外相对。如肺之中府、肾之京门、肝之期门、脾之章门、心之巨阙,虽不直对,亦相距不远。[9]

又凡两穴挨近,则治症略同。辄筋日月两穴所治之症,所差无几。[9]

13 日月穴主治病

日月穴主治胁肋,胆,胃等疾患:如呕吐呃逆反胃吞酸口苦多唾黄疸胸闷,胸肋疼痛四肢不收呕吐胁肋疼痛呃逆胁肋胀痛胃脘痛,现代又多用日月穴治疗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急慢性肝炎,胁肋痛胃痛腹胀肝脏疾患等。

日月穴主治胁肋、胆、胃等疾患:如呕吐呃逆反胃吞酸口苦多唾黄疸胸闷、胸肋疼痛四肢不收[9]

日月穴主治呕吐吞酸胁肋疼痛呃逆黄疸[9]

日月穴主治  黄疸呕吐胁肋胀痛吞酸呃逆胃脘痛[9]

现代又多用日月穴治疗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9]

日月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胆囊炎、急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9]

日月穴主治胁肋痛呕吐吞酸呃逆黄疸胃痛腹胀;以及胆囊炎肝脏疾患等[9]

1.消化系统疾病:黄疸膈肌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2.其它:肋间神经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9]

斜刺0.3~0.5寸[9]

斜刺平刺0.5~0.8寸[9]

沿肋骨间隙向外斜刺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重胀感,向四周放散[9]

注意: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9][9]

右侧穴下为胆囊底部所在,故针刺时注意掌握针刺的角度、深度;若进针过深,可伤及胆囊和肝脏,造成胆囊穿孔等意外事故,故不能深刺[9]

14.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6 特效按摩

日月穴以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绞痛等胆本身疾病为主,稍用力指压,效果较好[9]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太阴少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太息善悲少腹有热,欲走,日月主之。

千金翼方》:呕吐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胆募)百壮,三报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太息善悲小腹热,欲走,多唾,言语不正,四肢不收

医宗金鉴》:呕吐吞酸

18 研究进展

18.1 治疗慢性胆囊炎

日月(双侧),用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用夹持进针法,沿肋骨斜刺0.5寸,行雀啄泻法1 min,以窜胀感至右上腹或背部为度,留针30 min,留针期间不行针,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4周。共治30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9]

18.2 治疗胆石症

日月药物外敷配合耳穴压丸法可治疗胆石症消石散金钱草500 g,生大黄玄明粉各600 g,槟榔炮山甲威灵仙各250 g,郁金白芷木香虎杖各300 g,枳壳陈皮各200 g,薄荷冰50 g,麝香少许。将上述药材用机器粉碎后拌和调匀,过100目筛,装罐备用。用时取该散20 g左右,用蜂蜜适量调成膏状摊在塑料薄膜上,将肝胆投影区用水洗净擦干,将备好的消石散膏贴于右日月,用布带固定,7d换药一次,2周为一疗程。耳穴压丸法:将王不留行粘于5 mm×5 mm医用胶布上,分别固定在肝、胰、胆、胃、十二指肠神门三焦直肠穴处。患者于每餐后自行按压每穴5 min,隔日换贴另侧耳穴。6次为一疗程,一般1个疗程内见效。治疗期间嘱患者早餐或午餐前20 min进食猪蹄1只。共治536例,痊愈83例,显效211例,有效195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为91.2%。[9]

18.3 胆汁分泌的影响

电针日月胆汁分泌有促进作用,并可使胆囊收缩,有利胆和排石作用。取胆总管引流患者日月电针后30 min,可见胆总管明显规律性收缩,迫使胆道造影剂阵阵通过Oddi括约肌而进入十二指肠。也有报道用皮内针针刺日月,在X线下可见胆囊缩小,表示可促进胆囊收缩。还有报道针刺期门日月对胆结石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针刺加口服硫酸镁,其排石率为69%,对照组为20.5%  (P <0.001)。[9]

18.4 收缩胆囊

针刺日月期门等穴,可引起胆囊不同程度的收缩,又可使胆道术后置T管引流患者奥狄氏括约肌开放频繁;开放时间稍延长,关闭时间稍缩短,但对胆总管压力无明显影响[9]

针刺胆石症患者日月期门等穴,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胆囊显著收缩,促进胆囊排空[9]

1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8.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14-315.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2.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14-31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