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关

经穴别名 腧穴学 特定穴 足少阳胆经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中医诊断学 交会穴 穴位特效按摩 耳前部腧穴 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àng guān

2 英文参考

Shàngguān GB3[中国针灸学词典]

Shanggua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Upper Pas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àngguā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3[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上关:1.经穴名;2.经穴别名;3.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

4 经穴名·上关

穴位上关
汉语拼音Shangguan
罗马拼音Shangkuan
美国英译名Upper Pass
各国代号中国GB3
日本3
法国莫兰特氏VB2
富耶氏VB3
德国G3
英国G3
美国GB3

上关经穴名(Shàngguān GB3)[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2]。属足少阳胆经[2]上关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2][2]。上即上方,关即关界,指颧骨弓,此穴在其上缘,故名上关[2]上关穴主治耳、面颊、口齿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耳痛聤耳,上齿龋痛,牙关不开,口眼㖞斜目眩青盲偏头痛齿痛口噤,口㖞,面痛癫狂痫证惊痫,现代又多用上关穴治疗血管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头痛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面肌痉挛眩晕等。

4.1 上关穴的别名

客主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客主(《针灸大全》),容主(《针灸大全》)。

4.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刺上关者,呿不能欠

4.3 穴名

上即上方,关即关界,指颧骨弓,此穴在其上缘,故名上关[2]

上,与下对言。关,意指关键之处。此穴在颧弓之上缘,足阳明胃经下关穴之上,故名上关[3]

4.4 特异性

上关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3][3]

4.5 所属部位

耳前[4]

4.6 上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关穴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5]

上关穴位于面部,颧弓上缘中央凹陷中[5]

上关穴位于面部,颧弓上缘,距耳廓前缘约1寸处。与下关相直[5]

上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

上关穴的位置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

上关穴的位置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肌肉

上关穴的位置

上关穴在耳前的位置(骨骼

4.7 上关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或侧伏位,在耳前,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穴直上方取穴

正坐仰靠或侧伏取穴[5]

正坐或仰卧位,在耳前,颧骨弓上缘,当下关直上方取穴[6]

快速取穴:正坐,耳屏往前量2横指,耳前颧骨弓上侧凹陷处即是上关[7]

4.8 上关穴位解剖

上关下皮肤、皮下组织、颞筋膜、颞肌。有颧眶动、静脉分布面神经的颧眶支。皮肤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该神经伴颞浅动脉上行,布于颞区皮肤。皮下组织内,还有面神经的颞支和颞浅动、静脉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颞肌[7]

皮肤→皮下组织→颞肌[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上颌神

经颧颞支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颧支和上颌动脉分布[8]

布有面神经的颧支及颧面神经;并有颧眶动、静脉通过[8]

4.9 上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关穴具有聪耳镇痉,散风活络的功效。

上关穴有开耳窍,疏经络作用[8]

上关穴系胆经三焦经和胃经之会穴,有清热散作用[8]

4.10 上关穴主治病

上关穴主治耳、面颊、口齿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耳痛聤耳,上齿龋痛,牙关不开,口眼㖞斜目眩青盲偏头痛齿痛口噤,口㖞,面痛癫狂痫证惊痫,现代又多用上关穴治疗血管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头痛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面肌痉挛眩晕等。

上关穴主治耳、面颊、口齿等疾患:如耳鸣、耳聋耳痛聤耳、上齿龋痛、牙关不开、口眼㖞斜目眩青盲[8]

上关穴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㖞斜齿痛口噤[8]

上关穴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㖞,口噤齿痛面痛癫狂痫证[8]

现代又多用上关穴治疗血管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8]

上关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惊痫;以及中耳炎三叉神经痛[8]

五官系统疾病: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下颌关节炎,颞颔关节功能紊乱;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偏头痛眩晕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8][8][8],局部有酸胀感[8],不宜过深[8],否则会引起张口困难[8]

直刺0.5~1寸[8]

上关古说上关禁针。或问:既然禁针,何须设此穴位?答:正为使人注意,以防粗工之不慎也。其他可灸可刺之穴,误刺之,不过治疗无效,若禁刺禁灸之穴误取之,则危害殊甚。旧说本穴近于太阳,为至尊至贵之处,故又称“客主人”。[8]

上关穴内通脑系,脑为全身君主,既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犹中央正统,天下之共主也。古时天子巡狩,所至之国,诸侯待以主人之礼。《礼记》:“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者。”故天子至处忝然以主人自居。以为虽在客情,犹主人到来也。本穴禁灸禁刺,示人不可冒犯君上也。必不得已,以毫针轻取之。在专制时代,不敢以君王、皇帝名其穴,故制造隐语,称之为“客主人”。又以本穴傍近太阳之位,亦即天日之象也。更有以本穴穴位太阳者,而太阳之为片,上关乃片中之点。又以其近于听会,故治症略同于听会。但治以抚按为主,或以毫针轻取之。[8]

4.11.2 灸法

可灸[8][8][8]

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2 上关穴的配伍

上关配听官、听会翳风太溪,治耳聋耳鸣[8]

上关下关颊车合谷,治牙痛[8]

上关太阳合谷外关丝竹空,治偏头痛[8]

上关听宫听会,有疏风清热的作用,主治耳鸣

上关巨髎合谷,有祛风止痛,利牙关作用,主治牙痛

上关太阳丝竹空外关,有泄热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4.13 特效按摩

中指指腹轻轻揉按上关穴1~3分钟,可治疗耳鸣、耳聋牙痛口眼㖞斜等病[8]

4.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瘛疭,口沫出,上关主之。青盲,𥌰目,恶风寒,上关主之。耳痛聋鸣,上关主之。上齿龋痛,恶寒者,上关主之。

针灸资生经》:偏风目瞤上关下关

针灸大成》:主唇吻强,口眼偏斜,青盲眯目……耳鸣耳聋瘈疭沫出,寒热,痉引骨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唇吻强,耳聋瘛疭,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嚼食鸣,偏风,口眼呙斜,耳中状如蝉声。

千金翼方》:耳聋鸣,客主人一名上关,在听会上一寸动脉宛宛中针入一分,主耳聋鸣如蝉。

5 幽门穴别名·上关

上关经穴别名,即幽门[8]。见《经穴纂要》。

穴位幽门
汉语拼音Youmen
罗马拼音Yumen
美国英译名Pylorus Gate
各国代号中国KI21
日本21
法国莫兰特氏R21
富耶氏R21
德国N21
英国K21
美国Ki21

幽门经穴名(Yōumén KI12)[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门[10]。属足少阴肾经[10]幽门冲脉足少阴肾经交会穴[10]。幽即幽深,门即门户,胃之下口称幽门,此穴近幽门,故名幽门[10]幽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腹部等疾患:如呕吐多唾,饮食不化,积聚疼痛少腹胀满,肠鸣泄注,下痢脓血,胸中痛引腰背,咳嗽,妇人乳汁不通,乳痈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现代又多用幽门穴治疗胃痉挛,胃扩张,肝炎,妊娠呕吐肋间神经痛胃痛心烦腹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神经性呕吐,乳腺炎,乳汁缺乏等。

5.1 幽门穴的别名

上门(《针灸甲乙经》),上关(《经穴纂要》)、幽关[10]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胸胁背相引痛,心下混混,呕吐多唾饮食不下,幽门主之。

5.3 穴名

幽即幽深,门即门户,胃之下口称幽门,此穴近幽门,故名幽门[10]

幽,有关闭之义。幽深,隐蔽,阴而隐也。又指地气,地下厚土之所治也。门,为通行之门户。前穴为通谷,本穴曰幽门,即如肾经之气临于幽谷之门也。幽,指穴处犹如胃气门户足少阴经气深藏与出入之处也。足少阴之气,行至本穴以后,即出腹部之阴,而达于胸廓之阳也。此后诸穴均在膈上。本穴与巨阙平,亦内应横膈也。足少阴之气由腹入胸,本穴为其一大关键,为走出幽隐之初步,故云“幽门”,一名“上门”。曰“上门”者,为气向上通,脱离腹腔之门也。系肾经冲脉会穴,有调理肠胃之功。[10]

5.4 特异性

幽门穴为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5.5 所属部位

上腹[11]

5.6 幽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幽门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11]

幽门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11]

幽门穴位腹正中线脐上6寸,旁开0.5寸处[11]

一说:“夹巨阙两旁各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幽门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幽门穴在上腹的位置

幽门穴的位置

幽门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幽门穴的位置

幽门穴在上腹的位置(骨骼

幽门穴的位置

幽门穴在上腹的位置

5.7 幽门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肓俞上6寸,巨阙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幽门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11]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12]

5.8 幽门穴位解剖

幽门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的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筋膜血管分布石关。为第七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六、七、八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腹腔内相对应器官有肝(右侧)、胃(左侧)。肝在胸腹前壁的体表投影以三点作标志:第一点在右锁骨中线与第五肋相交处;第二点在右腋中线与第十肋相交处下方1.5厘米处;第三点在左第六肋软骨距前正中线左侧约5厘米处。第一点和第二点连成弧线,和胸腹右侧壁一致,该线为肝的右缘;第二点和第三点的连线相当于肝的下缘。该下缘可以分成三份,右侧份相当于右肋弓,中份相当于右第九肋与左第八肋前端的连线,该连线以上至胸廓下口为肝脏左叶,紧贴腹前壁的内侧面。因此,针刺该穴时,不能超过上列层次解剖结构。若已盲目深刺,经腹膜腔入肝脏,千万不能提插,针由原路退出,并要严密观察病人情况,以防内出血发生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3]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分支,深层有第7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动脉分支分布[13]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13]

5.9 幽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幽门穴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幽门穴有疏肝气、健脾胃、清腑热、解痉挛的作用[13]

幽门部位居于胃之下口,本穴与胃腑相关,胃为水谷之海,故取本穴治疗胃腑的疾病[14]

幽门穴系肾经冲脉会穴,有调理肠胃之功。《大戴礼·曾子·天元》:“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日明。”《淮南子·天文》:“天道圆,地道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胃受水谷之地气,胃口隐藏深藏。不仅胃之下口名为幽门,而相当于胃上口之处,穴门之义亦有可通。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脉行至此,亦有幽门之义焉。《黄帝内经素问》:“两阴交尽日幽。”《周书·谥法》云:“雍遏不通,曰幽。”以生理内景功能言之,幽门居肠胃之交,遇碱则开,遇酸则合。针灸各书多谓幽门可治中焦壅遏诸症。则本穴与胃之上下口,均有感通。至于升降开合,则以补泻手法为之。按刺法不过补泻,补泻之变,不可胜用也。[14]

5.10 幽门穴主治病

幽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腹部等疾患:如呕吐多唾,饮食不化,积聚疼痛少腹胀满,肠鸣泄注,下痢脓血,胸中痛引腰背,咳嗽,妇人乳汁不通,乳痈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现代又多用幽门穴治疗胃痉挛,胃扩张,肝炎,妊娠呕吐肋间神经痛胃痛心烦腹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神经性呕吐,乳腺炎,乳汁缺乏等。

幽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腹部等疾患:如呕吐多唾、饮食不化、积聚疼痛少腹胀满、肠鸣泄注、下痢脓血、胸中痛引腰背、咳嗽、妇人乳汁不通、乳痈[14]

幽门穴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14]

幽门穴主治胃肠病:腹痛腹胀呕吐泄泻[14]

现代又多用幽门穴治疗胃痉挛、胃扩张、肝炎、妊娠呕吐肋间神经痛[14]

幽门穴主治胃痛呕吐心烦腹胀腹泻痢疾[14]

1.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神经性呕吐

2. 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乳汁缺乏,妊娠呕吐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5~1寸[14][14][14][14],局部有酸沉感[14],可扩散胃脘[14]

注意幽门穴深部左侧有胃,右侧有肝,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肝脏[14][14]

5.11.2 灸法

可灸[14][14]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4]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2 幽门穴的配伍

幽门穴配内关梁丘,有理气和胃,调肠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腹痛

幽门穴配支沟阳陵泉,有疏肝清热,理气活血的作用,主治胁痛肋间神经痛

幽门上脘中脘梁丘足三里,治胃脘痛[14]

幽门足三里中脘三阴交,治咳血[14]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循经考穴编》: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疖。

类经图翼》:引神农经云:心下痞胀,饮食不化,积聚疼痛

外台秘要》:善哕,支满,不能食,数咳,善忘,泄有脓血,呕沫吐涎,少腹坚。

针灸大成》:主小腹胀满,呕吐涎沫,喜唾,心下满闷,胸中引痛,满不嗜食

6 小儿指诊部位·上关

上关为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15]。见《奇效良方》。即风关[15]小儿指纹见于食指第一节为风关,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又名上关初关[15]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99.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8.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7.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5.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12. ^ [1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6.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5.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6.
  15. ^ [1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