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胁痛(hypochondriac pain[1][2])为症状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3]。胁,指胁肋部,位于胸壁两侧,自腋部以下至第12肋骨之间[4]。胁痛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5]。这些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瘀血停滞、痹阻胁络,湿热蕴结、肝失疏泄,肝阴不足、络脉失养等诸多病机变化,最终导致胁痛发生[5]。胁痛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5]。
针灸治疗胁痛效果较好,具有迅速止痛和协助止痛药发挥作用的功效[6]。
现代医学中的肝、胆、胸膜等急慢性疾患以及胁间神经痛等病症,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胸膜炎及后遗症引起的胁痛和肋间神经痛可参照治疗[6][7][7]。
4 古人论述
胁痛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已有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肝胆病变。如《黄帝内经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篇》也说:“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关于胁痛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认为有寒、热、瘀等方面。如《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说:“肝热病者……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以及《黄帝内经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恶血在内。”其后,历代医家对胁痛的病因在《黄帝内经素问》的基础上,逐步有了发展。《景岳全书·胁痛》从临床实际出发,将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者为多见。如“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同时又对内伤胁痛发病原因进行归纳,认为有郁结伤肝、肝火内郁,痰饮停伏、外伤血瘀以及肝肾亏损等。《证治汇补·胁痛》对胁痛的病因亦提出:“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风冷外侵,跌扑伤形……或痰积流注,或瘀血相搏,皆能为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这样就使胁痛的病因认识更趋完善。[8]
6 胁痛的病因病机
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膀,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于肝胆。正如《景岳全书·胁痛》篇说:“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又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所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气郁日久,气滞血瘀,瘀血停积;或精血亏损,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或脾失健运,湿热内郁,疏泄不利等,均可导致胁痛。[8]
《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然而心、肺、脾、胃、肾与膀胱亦皆有胁痛之病……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济生方·胁痛》:“多因疲极嗔怒,悲哀烦恼,谋虑惊忧,致伤肝脏。既伤,积气攻注,攻于左,则左胁痛,攻于右,则右胁痛,移逆两胁,则两胁俱痛。”
《医宗必读·心腹诸痛》中以胁痛左痛多留血,右痛多痰气[8]。肾亏气虚亦可致胁痛[8]。《医碥·胁肋痛》:“房劳伤肾,气虚血滞,胸胁多有隐隐作痛。” 又如暑热、湿热、肝阴虚、肝血虚及肝肾不足,均可导致胁痛[8]。
6.1 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8]。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
6.2 瘀血停着
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瘀血停积,胁络痹阻,出现胁痛;或强力负重,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致使胁痛[8]。即《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久病在络,气血皆窒。”《类证治裁·胁痛》:“血瘀者,跌扑闪挫,恶血停留,按之痛甚”之谓。
6.3 肝胆湿热
外湿内侵,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导致胁痛[8]。如《张氏医通·胁痛》说:“饮食劳动之伤,皆足以致痰凝气聚……然必因脾气衰而致。”
6.4 肝阴不足/血不养肝
久病或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血虚不能养肝,使脉络失养;亦能导致胁痛[8]。如《景岳全书·胁痛》说:“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金匮翼·胁痛统论·肝虚胁痛》也说:“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8 胁痛的辨证治疗
胁痛的病变主要在肝胆,其病因病机,除气滞血瘀,直伤肝胆外,同时和脾胃、肾有关。形成胁痛的原因较多,临床辨证应结合兼症,分清气、血、虚、实。以实证为多见。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又以气滞为先。虚证多属阴血亏损,肝失所养。虚证和实证并不是单一和不变的,气滞为主日久常可导致血瘀;血瘀或湿热为主,又可兼有气滞。实证化热伤阴或虚证兼有气滞,常可虚实并见。在辨证时应全面分析,辨明主次[8]。
胁痛之辨证,当以气血为主。大抵胀痛多属气郁,且疼痛呈游走无定;刺痛多属血瘀,而痛有定所;隐痛多属阴虚,其痛绵绵。《景岳全书·胁痛》篇说:“但察其有形无形,可知之矣。盖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或倏聚而倏散。”即明确指出了从痛的不同情况来分辨属气属血。至于湿热之胁痛,多以疼痛剧烈,且伴有口苦苔黄。[8]
临床上,由恼怒抑郁而发者,常兼胸闷纳减,为肝气郁结所致;如兼见恶心呕吐、口苦厌食,苔黄腻者,是为肝胆湿热所致;而胁痛如刺、固定不够,多属瘀血内停[8]。若绵绵隐痛、伴头晕目眩、口干心烦者,多为肝阴不足所致,属虚证[8]。
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治疗上应以通为主,实证多采用理气、化瘀、清热、利湿等法,虚证滋阴柔肝为治,同时亦可适当加入理气之品,以疏通肝气,提高疗效,但理气不宜辛燥,以免更伤其阴,可选辛平调气之品。若胁下瘢块明显,可参阅《积聚篇》治疗。对于湿热煎熬,结成砂石和胆道蛔虫而致胁痛剧烈者,除上述治疗原则外,并可参阅有关各条治法。治疗胁痛除服药外,亦可配合针灸疗针,效果更好。[8]
8.1 实证
8.1.1 胁痛实证的症状
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而胀,疼痛游走不定,饮食减少,嗳气频频,苔薄,脉弦,为肝气郁结;如胁痛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下或见痞块,舌紫黯,脉沉涩,为瘀血内停;如胁痛伴有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湿热内郁肝胆。[8]
8.1.2 证候分析
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肋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情志变化与气的调畅有密切关系,故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经气机不畅,故胸闷而胀。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食少嗳气。脉弦,为肝郁之象。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扑损伤,致瘀血内停,闭阻胁络,故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瘀结停滞,积久不散,则渐成痞块。舌紫黯、脉沉涩,均属瘀血内停之象。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口苦。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恶心呕吐。[8]
8.1.3 治法
8.1.4 胁痛实证的针灸治疗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穴。
随证配穴:呕恶者,加中脘。瘀血内停、痛有定处者,加膈俞、三阴交。湿热重、口苦及恶心者,加内关、中脘。
方义:肝和胆相表里,厥阴、少阳之脉同布于胁肋,故取期门、太冲、支沟、阳陵泉以疏泄肝胆经气,使气血通畅,奏通络止痛之功。佐以足三里和胃降气,而消痞满。
8.1.5 肝气郁结
胁痛·肝气郁结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8])是指情志失调,肝气郁结,以胁肋部胀满疼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动而增减,急躁易怒,胸膈满闷,饮食减少,嗳气频作,苔薄白,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8]。
8.1.5.1 肝气郁结型胁痛的症状
胁痛·肝气郁结证患者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或痛引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气短,腹胀,饮食减少,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善太息,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8][8]。
8.1.5.2 证候分析
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肋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情志变化与气之郁结关系密切,故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经气机不畅,故胸闷气短。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食少嗳气。脉弦为肝郁之象。[8][8]
8.1.5.3 治法
8.1.5.4 肝气郁结型胁痛的方药治疗
柴胡疏肝散[备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加减。方中柴胡疏肝,配香附、枳壳、陈皮以理气;川芎活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胁痛重者,酌加青皮、川楝子、郁金以增强理气止痛的作用。若气郁化火,证见胁肋掣痛,心急烦躁,口干口苦,溺贫便秘,舌红苔黄,脉象弦数,可去川芎,加丹皮、山栀、黄连、川楝子、玄胡等以清肝理气、活血止痛。若气郁化火伤阴,证见胁肋隐痛,遇劳加重,心烦头晕,睡眠欠佳,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可去川芎,加当归、何首乌、杞子、丹皮、山栀、菊花等以滋阴清热。若肝气横逆,脾运失常,证见胁痛肠鸣腹泻者,可加白术、茯苓、泽泻、苡仁等以健脾止泻。若兼胃失和降,证见恶心呕吐者,可加陈皮、半夏、藿香、砂仁、生姜等以和胃止呕。[8]
8.1.5.5 肝气郁结型胁痛的针灸治疗
8.1.5.5.1 方一
实证取期门、肝俞、支沟、阳陵泉、丘墟等穴为主[8]。肝气郁结者加太冲、行间[8]。
8.1.5.5.2 方二
方义:肝经布胁肋,期门穴乃肝之募穴,可舒肝解郁,宽胸理气;配胆经合穴阳陵泉疏理肝胆,调理气血,共奏理气解郁,活血止痛之功。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8.1.5.6 肝气郁结型胁痛的推拿疗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点法或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处施术,每穴约3分钟。用一指禅推法在背部膀胱经施术,约3分钟。用擦法在背部膀胱经施术,以透热为度。用指按揉患者章门、期门穴,每穴约1分钟。用擦法施于患者两侧胁肋部,以透热为度。搓两胁,约1分钟。指摩气海俞、关元俞,每穴约2分钟。
8.1.5.7 肝气郁结型胁痛的饮食疗法
8.1.5.7.1 推荐食材
胁痛·肝气郁结证患者建议食用佛手、橙子、丁香、木香、芹菜、青皮、薄荷等[8]。
8.1.5.7.2 推荐食疗方
1.佛手茶(《本草再新》):佛手5g,花茶3g,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2.木香饮(《简便单方》):木香20g,研末备用。取木香粉2g,入热米酒15mL调服,每日2次。
3.炒新鲜黄花菜:黄花菜300g,腰果50g,青辣椒1个,红辣椒1个,猪通脊300g,姜粉5g,盐5g。摘除黄花菜花蕊,在淡盐水中浸泡30分钟备用。将腰果炒到微黄盛出,再热锅爆香姜粉,加入肉丝,待肉丝变色后加入青红辣椒丝大火翻炒2分钟,加入黄花菜翻炒1分钟,加盐调味。佐餐食用。
8.1.6 肝火胁痛
胁痛·肝火胁痛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liver fire syndrome[8])是指肝郁化火,以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8]。
8.1.6.1 症状
8.1.7 瘀血停着
胁痛·瘀血阻络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collaterals[8])是指瘀血阻于经络,以患处固定刺痛,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胁肋下痞块,或见紫癍,或出血色暗,舌紫或有斑点,脉涩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8]。
8.1.7.1 瘀血停着型胁痛的症状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肋下或见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8][8]。
8.1.7.2 证候分析
瘀血内阻,肝络痹阻: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扑损伤,致瘀血停着,痹阻胁络,故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痛甚。瘀结停滞,积久不散,则渐成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属瘀血内停之征。[8][8]
8.1.7.3 治法
8.1.7.4 瘀血停着型胁痛的方药治疗
旋复花汤[备注]旋复花汤(《金匮要略方论》):旋覆花、新绛、葱加减。方中新绛(或用茜草代替)活血通经;旋复花理气止痛。方中亦可酌加郁金、桃仁、玄胡、归尾等以增强理气活血之力。若瘀血较重者,可用复元活血汤[备注]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柴胡、栝楼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加减以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方中大黄、山甲、桃仁、红花破瘀散结;当归养血行瘀;柴胡疏肝行气,引药入经。若胁肋下有癥块,而正气未衰者,可加三棱、莪木、地鳖虫等以增强破瘀消坚之力。亦可服鳖甲煎丸[备注]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方论》):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子、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鹰虫、阿胶、蜂房、赤硝、蜣螂、桃仁。并可参照《积聚篇》治疗。[8]
8.1.7.5 瘀血停着型胁痛的针灸治疗
8.1.7.5.1 方一
实证取期门、肝俞、支沟、阳陵泉、丘墟等穴为主[8]。血瘀者加膈俞、三阴交[8]。
8.1.7.5.2 方二
方义:肝经布胁肋,期门穴乃肝之募穴,可舒肝解郁,宽胸理气;配胆经合穴阳陵泉疏理肝胆,调理气血,共奏理气解郁,活血止痛之功。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8.1.7.6 瘀血阻络型胁痛的推拿疗法
操作方法:医者用指按揉患者章门、期门穴,每穴约1分钟。用点法或按法在太冲、行间处治疗,每穴约1分钟。掌摩胁肋部,约3分钟。指摩右上腹及剑突下,约2分钟。用点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的位置施术,每穴约3分钟,刺激要强。用一指禅推法在背部膀胱经处施术,约3分钟,以患者感觉有酸胀舒适感为度。
8.1.7.7 瘀血阻络型胁痛的饮食疗法
8.1.7.7.1 推荐食材
玫瑰花、山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枳壳、香附、三七粉等[8]。
8.1.7.7.2 推荐食疗方
1.玫瑰茶(《本草纲目拾遗》):玫瑰花1~3g,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每日3次,5天为1个疗程。
2.玫瑰露酒(《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鲜玫瑰花175g,冰糖100g,50%~60%的优质白酒750mL。玫瑰花花蕾将开未开时采摘,将花与冰糖同浸入盛有白酒的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封闭,冷浸法浸泡14天。每次饮服15mL,每日2次。
3.红花山楂酒(《百病饮食自疗》):红花15g,山楂30g,酒250g,将上述药人酒中浸泡1周。每次饮15~30g,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不醉为度。
8.1.8 肝胆湿热
胁痛·肝经湿热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in Liver Channel[8])是指湿热蕴聚肝经,以胁肋胀痛,口苦,脘腹痞闷,胁痛牵及后背,或恶心,厌食油腻,或有黄疸,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8]。
胁痛·胆腑郁热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syndrome of heat stagnation in gallbladder[8])是指胆气抑郁,日久化热,以右胁灼热疼痛,或绞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剧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胛,脘腹不舒,恶心呕吐,大便不畅或见黄疸或伴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8]。
8.1.8.1 肝胆湿热型胁痛的症状
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8][8]。
8.1.8.2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口苦。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则目赤。湿热交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可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均是肝胆湿热之征。[8][8]
8.1.8.3 治法
8.1.8.4 肝胆湿热型胁痛的方药治疗
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近代方有黄芩、栀子)加减。方中以龙胆草泻肝胆湿热;栀子、黄芩清热泻火;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可酌加川楝子、青皮、郁金、半夏等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若发热、黄疸者,可加茵陈、黄柏以清热利湿除黄。若胁肋剧痛,呕吐蛔虫者,先以鸟梅丸[备注]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当归、附子、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安蛔,继则除蛔。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见胁胁剧痛,连及肩背者,可加金钱草、海金砂、郁金及硝石矾石散[备注]硝石矾石散(《金匮要略方论》):硝石、矾石等以利胆排石。若热盛伤津,大便秘结,腹部胀满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8]
8.1.8.5 肝胆湿热型胁痛的针灸治疗
8.1.8.5.1 方一
实证取期门、肝俞、支沟、阳陵泉、丘墟等穴为主[8]。肝胆湿热者加日月、中脘、足三里[8]。
8.1.8.5.2 方二
方义:肝经布胁肋,期门穴乃肝之募穴,可舒肝解郁,宽胸理气;配胆经合穴阳陵泉疏理肝胆,调理气血,共奏理气解郁,活血止痛之功。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8.1.8.6 肝胆湿热型胁痛的饮食疗法
8.1.8.6.1 推荐食材
8.1.8.6.2 推荐食疗方
1.栀子仁粥(《太平圣惠方》):栀子仁10g,粳米100g,冰糖10g。栀子仁研粉备用,将粳米放入陶锅内,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时,再纳栀子仁粉10g入粥内继续熬煮,待粥熟,调入冰糖,煮至溶化即成。温热服食,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
2.玉米须蚌肉汤(《中国药膳学》):玉米须50g,蚌肉120g。先将蚌肉放入陶锅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须一起煮烂。每次食蚌肉30g,喝汤约150mL,每日2次。
3.鸡骨草枣汤(《岭南草药志》):鸡骨草30g,大枣10枚。鸡骨草与大枣一同放入陶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即可。食枣饮汤,每日2次。
8.2 虚证
胁痛·肝虚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liver deficiency syndrome[8])为病证名[9]。又称肝虚胁痛,是指肝气虚或阴血亏,以胁肋隐隐作痛,体虚乏力,筋惕肉瞤或肌肉震颤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9]。
8.2.1 胁痛虚证的症状
胁肋隐痛,绵绵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9]。
8.2.2 证候分析
精血亏损,不能濡养肝络,故胁肋隐痛、绵绵不休、遇劳加重。阴虚易生内热,故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精血亏虚,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舌脉皆为肝之阴血不足之象。[9]
8.2.3 治法
8.2.4 胁痛虚证的针灸治疗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穴、背俞穴为主。取肝俞、肾俞、期门、行间、足三里、三阴交穴。
方义:肝俞、肾俞用补法可益肝肾之阴。期门为肝之募穴,近取以理肝气。行间为肝经荥穴,用泻法以泻络中之虚热。足三里、三阴交扶助脾胃,以资生化之源。
8.2.5 肝阴不足
胁痛·肝阴虚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syndrome of liver yin deficiency[9])是指肝阴不足,肝络失养,以胁肋隐痛,绵绵不已,按之则舒,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两目干涩,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9]。
8.2.5.1 肝阴不足型胁痛的症状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伴见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9][9]。
8.2.5.2 证候分析
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肝郁日久化热,耗伤肝阴,或久病体虚,精血亏损,不能濡养肝络,故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阴虚易生内热,故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精血亏虚,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9][9]
8.2.5.3 治法
8.2.5.4 肝阴不足型胁痛的方药治疗
一贯煎[备注]一贯煎(《柳洲医话》):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为主方。方中以生地、杞子滋养肝肾;沙参、麦冬、当归养阴柔肝;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心中烦热可加炒栀子、酸枣仁以清热安神;头晕目眩可加黄精、女贞子、菊花以益肾清肝。[9]
8.2.5.5 肝阴不足型胁痛的针灸治疗
8.2.5.5.1 方一
虚证取肝俞、期门、肾俞、行间、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为主[9]。潮热加膏肓;头晕加灸百会[9]。
8.2.5.5.2 方二
治则:补益肝肾
方义:肝藏血,肾藏精,取肝、肾之背俞穴,充益精血以柔肝;取肝之募穴期门,和络止痛;三阴交扶助脾胃,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充益精血,濡养肝络。
操作:毫针刺,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10次为一疗程。
8.2.5.6 肝阴不足型胁痛的饮食疗法
8.2.5.6.1 推荐食材
女贞子、龙眼肉、生地黄、枸杞子、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等[9]。
8.2.5.6.2 推荐食疗方
1.益寿鸽蛋汤(《四川中药志》):枸杞子10g,龙眼肉10g,制黄精10g,鸽蛋4枚,冰糖30g。枸杞子洗净,龙眼肉、制黄精分别洗净,切碎,冰糖打碎待用。锅中注入清水约750mL,加入上三味同煮。待煮沸15分钟后,再将鸽蛋打人锅内,冰糖碎块同时下锅,煮至蛋熟即成。每日服1剂,连服7日。
2.生地黄鸡(《肘后备急方》):生地黄250g,雌乌鸡1只,饴糖150g。鸡宰杀去毛及肠杂,去内脏备用;将生地黄洗净,切片,入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朝下放入陶锅内,然后将陶锅置于蒸锅内,蒸煮约2~3小时,待其熟烂后,食肉,饮汁,每日2次。
3.鱼鳔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鱼鳔25g,枸杞子、女贞子、黄精各25g,调料适量。将鱼鳔等诸味洗净,加水共煮汤,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0分钟,加调料即成。药滓加水再煎。
9 胁痛的其他疗法
胁痛针刺治疗效果较好,同时须作相关检查,必要时针对病因治疗。
9.1 耳针疗法
9.1.1 方一
选穴:取肝、胆、胸、神门等穴为主,一般取患侧。
9.1.2 方二
选穴:肝、胆、神门
方法:取患侧穴,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2~3日更换1次。
9.1.3 方三
选穴:肝、胆、神门、胸。取患侧。
方法: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留针30min,或埋皮内针。
9.2 穴位注射疗法
9.2.1 方一
用10%葡萄糖液10ml,或加维生素B12注射液1ml,注射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直刺达神经根部附近,待有明显针感后,将针稍向上提再注入药液。取穴宜与胁肋痛点成水平,可分数次注射。适用于肋间神经痛。[9]
9.2.2 方二
方法:10%葡萄糖液10ml,加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1ml,每穴注射0.5~1ml;或选相应节段夹脊穴,有明显针感后将药液推入穴位。
9.3 皮肤针疗法/拔罐疗法
9.3.1 方一
用皮肤针轻轻叩击胁肋部痛点及与痛点成水平的背俞穴上、中、下的三个穴位,并加拔火罐,适用于劳伤胁痛[9]。
9.3.2 方二
10 医案
杨××,男,33岁。患心脏病行左房室瓣狭窄分离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仅后遗肋间神经痛,为持续性刺痛,甚则不能安眠,服镇痛药效果不佳。乃于手术后14日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心俞、支沟、神门,每日1次。针治第二次后,胸部疼痛即显著减轻,计11次胁肋疼痛完全消失而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李某,女性,36岁。患者10日前因与其夫发生口角引起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嗳气频作,症状每因情志变动而有增减。诊见舌质红,苔白,脉弦。诊为胁肋痛,属肝气郁结型,治宜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患者仰卧,按照上法治疗,每日1次。经3次治疗症状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9]
11 饮食宜忌
胁痛患者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9]。
胁痛患者如需进行食疗,当根据“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原则[9]。实证之胁痛,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虚证之胁痛,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9]。
13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景岳全书·胁痛》:“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古今医鉴·胁痛》:“胁痛者……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平其肝而导其气,则无有不愈矣。”
14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2.
- ^ [4]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5]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73-75.
-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3-75.
-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2.
- ^ [8]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9-181.
-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