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俞

腧穴学 特定穴 背俞穴 针灸学 中医学 背部腧穴 穴位特效按摩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ǎn shù

2 英文参考

Dǎnshū BL19[中国针灸学词典]

dǎnshù[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9[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9[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胆俞
汉语拼音Danshu
罗马拼音Tanshu
美国英译名Gallbladder Locus
各国代号中国BL19
日本19
法国莫兰特氏V19
富耶氏V19
德国B19
英国B19
美国BI19

胆俞经穴[1](Dǎnshù[2]BL19)。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2]胆俞是胆的背俞穴[2][2]。胆即胆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胆腑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胆俞[2]胆俞穴主治肝、胆、胃、胸胁等疾患:如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翻胃噎膈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诸血症,胁痛呕吐,食不化,肺痨惊悸,胸腹胀满,肝炎,胆囊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胆俞穴治疗肝炎,胆道蛔虫症食道狭窄,胸膜炎,淋巴结结核溃疡病失眠癔病胆石症高血压等。

4 出处

脉经论》:胆俞在背第十椎

5 穴名

胆即胆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胆腑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胆俞[2]

胆,指胆囊,是人体肝脏的附属器,六腑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胆者,中精之府。”《说文》:“胆,连肝之府也。”《白虎通·情性》:“胆者,肝之府也。”故胆与肝连,同司风木。胆汁郁则身黄,泄则口苦胆气旺则火升,逆则胁满。取之于此,每可收效。在此胆指胆本腑,为连肝之府。此穴为胆在背之俞穴,其位近胆,内应胆腑,为胆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胆疾要穴,故名之,有清泻肝胆理气解郁作用[3]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胆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胆俞穴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5]

胆俞穴位脊柱区,第十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5]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胆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胆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胆俞穴的位置

胆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胆俞穴的位置

胆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胆俞穴的位置

胆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胆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中枢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胆俞穴位脊柱区,第十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5]

俯卧位,第10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3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胆俞[7]

10 胆俞穴位解剖

胆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分布。下后锯肌的第一个肌齿从第十一胸椎棘突斜向外上方,止于第九肋骨角。该肌由第九至第十二胸神经后支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0、第11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第10和第11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8]

11 胆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胆俞穴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的功效。

胆俞穴有清胆火利湿热的作用[8]

胆俞穴位于第10胸椎旁,与胆腑内外相应,是胆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胆与肝相表里,故可治疗肝胆疾病[9]

胆配五行属木,木火刑金,金应于肺,故能治疗肺痨[9]

胆俞和肝配伍应用,为治疗肝胆病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腧穴[9]

胆附于肝,胆俞穴内应于胆,而为之俞,其所治症,参与肝俞合。兼取阳纲,可治目黄,兼取膈俞,可治劳噎。但俱以胆俞为主。[9]

12 胆俞穴主治病

胆俞穴主治肝、胆、胃、胸胁等疾患:如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翻胃噎膈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诸血症,胁痛呕吐,食不化,肺痨惊悸,胸腹胀满,肝炎,胆囊炎胃炎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胆俞穴治疗肝炎,胆道蛔虫症食道狭窄,胸膜炎,淋巴结结核溃疡病失眠癔病胆石症高血压等。

胆俞穴主治肝、胆、胃、胸胁等疾患:如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翻胃噎膈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诸血症等[9]

胆俞穴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9]

胆俞穴主治黄疸口苦呕吐胁痛,食不化;肺痨[9]

胆俞穴主治黄疸口苦呕吐胁痛惊悸,胸腹胀满,骨蒸潮热,以及肝炎,胆囊炎胃炎肋间神经痛[9]

现代又多用胆俞穴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炎食道狭窄、胸膜炎、淋巴结结核肋间神经痛[9]

1. 消化系统疾病:胆囊炎,肝炎,胃炎溃疡病呕吐食道狭窄;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失眠癔病

3. 外科系统疾病: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胸膜炎;

4. 其它:高血压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9]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9]

斜刺0.5~0.8寸[9][9],局部有酸胀感[9],可向两肋间放散[9]

注意胆俞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13.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胆俞穴的配伍

胆俞和肝配伍应用,为治疗肝胆病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腧穴[9]

胆俞阳陵泉太冲,有舒肝理气和胃作用,主治呕吐胃炎,胆道蛔虫

胆俞日月,为俞募配穴法,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黄疸胆囊炎

胆俞膏肓三阴交,有养阴清热健脾作用,主治咽痛肺痨潮热

胆俞阳陵泉肝俞至阳,治黄疸[9]

胆俞内关阳陵泉,治胆道蛔虫病[9]

胆俞肝俞至阳三阴交足三里,治急性传染性肝炎[9]

特效按摩:用双手拇指点压胆俞穴,局部有酸、胀、麻感为佳,每分钟100次,每日3次,可治胆经疾病[9]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满呕无所出、口苦舌干、饮食不下,胆俞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胆俞二穴,在第十椎下,两旁各相距一寸五分……心腹胀满……咽中痛,食不下,目黄胸胁不能转侧,头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肿。

针灸大成》:主头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肿胀,口苦舌干咽痛干呕吐,骨蒸劳热食不下,目黄

备急千金要方》:胆俞商阳小肠俞,主口舌干,食饮不下。胆俞章门,主胁痛不得卧

16 胆俞穴研究进展

16.1 胆囊的影响

针刺胆俞,在胆囊X线片上可见到胆囊阴影缩小,胆囊收缩,可使Oddi括约肌舒张,也可通过慢性胆囊炎的针刺治疗,取得很好疗效。提示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整人体免疫功能,同时反射性引起胆囊收缩,括约肌松弛,排出胆汁等一系列动态变化,使炎症消除,胆石排出。在B超下观察胆囊炎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患者在按压胆俞穴后胆囊收缩的变化,结果:按压胆俞后,即刻见到胆囊、胆总管均呈现收缩,并以胆囊收缩最为明显。通过电针胆俞胆汁分泌进行观察,结果:电针组在单位时间内胆汁分泌量增强,尤其在电针20 min内的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持续电针其量呈下降趋势。[9]

16.2 对胃肠功能有影响

针刺胆俞对肠功能障碍者可使其功能正常化,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液有调整作用,使其胃液总酸度及游离酸趋于正常化[9]

16.3 免疫功能有影响

针刺胆俞可使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加强[9]

16.4 垂体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肝俞胆俞,可使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增强[9]

16.5 治疗胆道疾病

慢性胆囊炎,取胆俞肝俞,交替针刺治疗57例,有良好疗效。以胆俞为主埋线治疗胆囊炎,胆结石128例,有良好疗效、胆道蛔虫症按摩胆俞治疗20例,有一定疗效。

16.6 治疗胆囊炎

采用肝俞胆俞脾俞交替使用,埋揿针,每3d换穴一次,治疗慢性胆囊炎35例[9]。结果:3个月内无复发者为近期治愈,29例;3个月内有轻微发作者为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9]

16.7 治疗胆绞痛

按摩胆俞治疗胆绞痛15例,用指揉压3~5min,必要时隔5~10 min后重复1次,均即时缓解[9]

按摩胆俞治疗胆绞痛48例,全部患者均于按摩后2~3 min疼痛缓解,一般5 min后疼痛消失,3例无明显放射痛者未能止痛[9]

1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6.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8.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5-236.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8-79.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5-23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