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

中医治法 针灸学 中医学 刺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áo qì

2 概述

调气:1.刺法用语;2.治法之一。[1]

3 刺法用语·调气

调气刺法用语。有两种含义[1]

3.1 针刺具有调整经气作用

调气指针刺具有调整经气作用。《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调气可以说是在得气的基础上适当调节其感应(补虚泻实),以起到调整机体功能、增强人体病能力的作用。《黄帝内经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指出针刺的目的就是使气调。[1]

3.2 金针赋》所载

调气指《金针赋》所载,控制经气使之上行下行,或使之行至病所,以及用龙、虎、龟、凤通经接气之法,使经气跨过关节等,也称调气

4 治法之一·调气

调气治法之一。治疗气滞气逆使气机调达平顺的方法。包括行气降气等法。

参见行气法降逆下气

行气法指能使针刺感应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一类针刺方法。《黄帝内经灵枢·官能》“切而转之,其气乃行”。是采用捻转等法促使针感传导。《针灸大成》卷四:“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至病所。”说明本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提插行气呼吸行气捻转行气按压行气针向行气接经行气诸法。[2]

降逆下气理气法之一。是一种治疗肺胃之气上逆的方法。如肺气上逆,则咳嗽哮喘、痰多气急。针灸常选肺俞尺泽膻中天突丰隆等穴,针用泻法。胃气上逆,则呃逆不止、胸中不舒、脉迟。针灸常选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等穴,针用补法;可灸。[3]

5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07.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6.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有调气作用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调气作用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调气作用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调气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