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Alisma orientale Juzep.[朗道汉英字典]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朗道汉英字典]
rhizoma alismatis[朗道汉英字典]
Alisma L. orientale Juzep.[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lisma L. plantago-aquatica L.[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lisma rhizom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lismae rhizom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lismatis,rhizom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ater plantain tub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lisma oriental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Rhizoma Alismat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oriental waterplantain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4 拉丁名
Rhizoma Alismat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oriental waterplantain rhizome(《中医药学名词(2004)》)
7 来源
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4](Sam.)Juzep.的干燥块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 的块茎。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 L. var. orientale Samuels的块茎。
8 产地
泽泻主产福建、四川、江西。
9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沼生草本。叶基生,长椭圆形至广卵形,长 3~8cm,宽1~9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心形,叶脉5~7 条;有长柄;叶鞘边缘膜质。花茎高达1m,花集成轮生状圆锥花序;萼片3,广卵形,绿色或稍带紫色,宿存;花瓣3,倒卵形,白色,膜质;雄蕊6,心皮多数,离生。瘦果倒卵形,扁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于沼泽、浅水池沼或稻田内。主产福建、四川、江西。
11 生药性状
块茎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上端有脐状茎痕,底部有数个瘤状芽痕。质坚实。气微,昧微苦。
13 泽泻的功效与主治
泽泻具有利尿,清热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症。
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痰饮眩晕,淋病,尿血,带下,遗精。
煎服:6~12g。
泽泻为眼科常用利水渗湿药,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用于水湿停滞或湿伏化热所引起的目胞肿胀,视瞻昏渺,视瞻有色,绿风内障等。本品有较强的利水渗湿之功,可与茯苓等配伍使用。
14 泽泻的化学成分
泽泻含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泽泻醇A、B、C(alisolA,B、C)及其乙酸酯,表泽泻醇A(epialisol A),环氧泽泻烯〔alismoxide)以及卵磷脂、胆碱、糠醛。
泽泻含泽泻醇(Alisol)A、B、C及其乙酸酯等三萜类,挥发油、生物碱、树脂、天门冬素等。又含泽泻种醇、泽泻苷、大牻牛儿烯、大黄素、β-谷甾醇及其硬脂酸酯等。
15 泽泻中毒
泽泻属利水消肿药。主要成分为泽泻醇A、B,乙酰泽泻B醇,乙酰泽泻醇A酯,表泽泻醇A以及挥发油等。药理作用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冠状动脉,保肝,抗炎,降血糖,利尿,抗血小板聚集等。
15.1 不良反应机制
其内含有的泽泻醇类物质可引起食欲减退,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炎。
15.2 泽泻中毒的症状
大剂量服用泽泻后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尿、肝功异常,严重时引起呼吸麻痹。还可出现皮疹。长期应用导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
15.3 治疗
16 泽泻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Zexie
ALISMATIS RHIZOMA
16.2 来源
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
16.3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直径2~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和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16.4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长卵形、类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14μm,脐点人字状、短缝状或三叉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薄壁细胞类圆形,具多数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油室大多破碎,完整者类圆形,直径54~110um,分泌细胞中有时可见油滴。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加于氧化铝柱(200~300目,5g,内径为1cm,干法装柱)上,用乙酸乙酯1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硅钨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4.0%。
16.5.2 总灰分
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6.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0.0%。
16.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73:2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8nm。理论板数按23-乙酰泽泻醇B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制成每1m1含20μg的溶液,即得。
1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五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腈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腈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23-乙酰泽泻醇B(C32H50O5)不得少于0.050%。
16.8 泽泻饮片
16.8.1 炮制
16.8.1.1 泽泻
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见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切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同药材。
16.8.1.2 盐泽泻
取泽泻片,照盐水炙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干。
本品形如泽泻片,表面淡黄棕色或黄褐色,偶见焦斑。味微咸。
16.8.1.2.1 检查
16.8.1.2.2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2,3-乙酰泽泻醇B(C32H50O5)不得少于0.040%。
16.8.1.2.3 浸出物
同药材。
16.8.2 性味与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16.8.3 功能与主治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16.8.4 用法与用量
6~10g。
16.8.5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6.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