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

中药材 根及根茎类 活血祛瘀药 眼科常用中药 活血止痛药 中药学 活血化瘀药

医学百科APP 扫码下载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ù jīn

2 英文参考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朗道汉英字典]

common turmeric roo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Curcum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urmeric root tub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郁金中药名,出《药性论》。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 的干燥块根[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Curcum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turmeric root tub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马蒁玉金[2]

7 来源

郁金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 的干燥块根

郁金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S. Lee et C. F.Liang或姜黄C.longa L.、郁金C. aromatica Salisb.、莪术C. aeruginosa Roxb.的块根

8 产地

郁金主产于浙江、广西、四川。

9 性味归经

郁金味辛、苦,性寒;入心、肝、胆经

10 功效与主治

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疏肝利胆清心凉血的功效:

郁金治胸腹胁肋胀痛痛经倒经经闭

郁金黄疸胆囊炎肝硬化

郁金热病神昏惊痫癫狂吐血衄血尿血血淋砂淋

郁金眼科常用活血祛瘀药,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的功效:

(1)用于眼内外各种出血静止期,或其他瘀滞眼证。常与川芎牛膝配伍

(2)用于撞刺伤目所致眼部瘀血胀痛。可与乳香没药配伍

(3)用于气郁所致目胀、目痛,多与柴胡白芍香附同用。

11 用法用量

煎服:3~9g。

13 使用禁忌

孕妇慎服。

14 郁金的化学成分

郁金块根挥发油6.1%,内有姜黄烯(Curcumene)、水芹烯、樟脑莰烯等;还有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Turmerone)、芳基姜黄酮(ar. -Turmerone)、对甲苯基-甲基羟甲基姜黄素等。莪术根茎挥发油1%~1.5%,内有樟脑莰烯龙脑、蒎烯等;还含蓬莪术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术二酮(Curdione)等以及微量的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二甲氧基姜黄素

姜黄根茎挥发油,内有姜烯、龙脑水芹烯等;还含姜黄酮、芳基姜黄酮、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去二甲氧基姜黄素等。

15 郁金的药理作用

莪术根中提得的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有广谱的抗真菌作用,尤其对深红色发癣菌最为敏感(MIC<10μg/ml)。

郁金、温郁金莪术挥发油中抗肿瘤成分为姜黄醇(Curcumol)及莪术二酮,临床对宫颈癌疗效较好;对外阴癌皮肤癌唇癌亦有效。一般供瘤内注射,有刺激性痛。所含β-榄烯也有抗癌活性。

姜黄素有利胆、抗菌、降血脂、抗炎、保护某些药物引起的胃、肝损害等作用

香芹酮有某些平喘、镇咳作用,并有驱风作用

川芎嗪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脑缺血性疾患。

16 郁金药典标准

16.1 品名

郁金

Yujin

CURCUMAE RADIX

16.2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rcenyujin Y,H. Chen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 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16.3 性状

16.3.1 郁金

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长3.5~7cm,直径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16.3.2 黄丝郁金

呈纺锤形,有的一端细长,长2.5~4.5cm,直径1~1.5cm。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断面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气芳香,味辛辣。

16.3.3 郁金

呈长圆锥形或长圆形,长2~6.5cm,直径1~1.8cm。表面具疏浅纵纹或较粗糙网状皱纹。气微,味微辛苦。

16.3.4 绿丝郁金

呈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3.5cm,直径1~1.2cm。气微,味淡。

16.4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温郁金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稍厚。根被狭窄,为4~8列细胞,壁薄,略呈波状,排列整齐。皮层宽约为根直径的1/2,油细胞难察见,内皮层明显。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0~55个,间隔排列;木质部束导管2~4个,并有微木化的纤维,导管多角形,壁薄,直径20~90μm。薄壁细胞中可见糊化淀粉粒。

黄丝郁金 根被最内层细胞壁增厚。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22~29个,间隔排列;有的木质部导管与纤维连接成环。油细胞众多。薄壁组织中随处散有色素细胞

郁金 根被细胞偶有增厚,根被内方有1~2列厚壁细胞,成环,层纹明显。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42~48个,间隔排列;导管类圆形,直径可达160μm。

绿丝郁金 根被细胞无增厚。中柱外侧的皮层处常有色素细胞韧皮部皱缩,木质部束64~72个,导管扁圆形。

(2)取本品粉末2g,加无水乙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乙醇1ml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郁金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或荧光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15.0%(附录ⅨH 第二法)。

16.5.2 灰分

不得过9.0%(附录ⅨK)。

16.6 郁金饮片

16.6.1 炮制

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灰褐色至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切面灰棕色、橙黄色至灰黑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

16.6.2 鉴别

(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16.6.3 检查

药材

16.6.4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肝、心、肺经

16.6.5 功能与主治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16.6.6 用法与用量

3~10g。

16.6.7 注意

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16.6.8 贮藏

干燥处,防蛀。

16.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0.

用到中药郁金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郁金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