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胁痛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i gǎn xié tòng

2 英文参考

exogenous hypochondrium pa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外感胁痛为病证名[1]。指感受外邪而见胁痛[1]。《景岳全书·胁痛》:“凡寒邪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医学入门》卷五:“外感胁痛寒热者,小柴胡加枳、梗。”

参见感冒胁痛运气胁痛

感冒胁痛为病证名[2]。《症因脉治》卷一:“感冒胁痛之症,并无时行传染,因自冒风寒,先见恶寒发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此伤寒少阳胁痛证也。若寒热已除,后乃胁痛干呕,此表解里未和热邪痰饮之症。”又:“感冒胁痛之治,风邪在表,柴胡羌活汤热邪半表半里小柴胡汤热邪在里,小柴胡山栀青皮枳壳;表已散,里气不和作痛,审知是燥痰结饮,轻则瓜蒌仁汤,重则十枣汤;若肝胆郁火成痰,家秘胆星汤主之。”

运气胁痛为病证名[3]。见《医学纲目》卷十四。又名刺肋伤寒痧胀[3]。为一种流行性的烈性传染病[3]。《症因脉治·胁痛论》:“运气胁痛之症,病起于仓卒,暴发寒热胁肋刺痛,沿门相似,或在一边,或在两边,痛之不已,胀及遍身,甚则指甲紫黑而死,此天行岁运胜复之气加临,所谓天灾流行之疫症……运气胁痛之治,宜疏散为先,若少阳司政,柴胡汤加减主之,少阴司政,独活败毒散泻心汤阳明司政,干葛石膏汤主之。凡胁痛,外用针刺委中三里二穴出血。若痛甚,指甲黑者,即刺十指尖出血为妙,越地所谓放痧是也。若咳嗽痰声,无论左右,即为肺邪胁痛,宜泻青各半汤,并刺少商穴。”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23.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79.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治疗外感胁痛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外感胁痛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外感胁痛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外感胁痛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