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

常见病穴位注射疗法 常见病方药治疗 中医耳鼻喉科学 针灸学 常见病耳针疗法 风热喉痹 疾病 中医喉科 耳鼻喉科疾病 喉痹 常见病艾灸疗法 咽炎 中医学 常见病针灸治疗 中医常见病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í xìng yān yán

2 英文参考

acute pharyngitis[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catarrhal pharyngitis[朗道汉英字典]

acpuei pharyngitis[朗道汉英字典]

Acute sore throa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西医·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acute pharyngitis)是病毒细菌引起咽黏膜、黏膜下组织淋巴组织急性炎症[1]。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之一部分。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为急性传染病之前驱症状。多见于冬春两季[1]。常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劳累、体弱及烟酒过度时发病[1]

3.1 急性咽炎病因

常因受凉,过度疲劳,烟酒过度等致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而引发本病。营养不良,患慢性心、肾、关节疾病,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佳,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刺激气体等皆易罹本病。

病原微生物主要为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病毒

3.2 急性咽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时加重,并可放射至耳部。有时全身不适、关节酸困、头痛、食欲不振,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检查口咽鼻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及悬壅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体温可升高至38°C,根据病原的不同白细胞可增多,正常或减少。

3.3 急性咽炎的诊断

根据发病急,咽部疼痛,咽粘膜弥漫性充血,本病诊断不难。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和百日咳等)的前驱期有类似急性咽炎症状和体征,应注意鉴别。对儿童病人应注意口颊部粘膜及全身皮肤等,以防误诊

1.急性起病,咽干咽痛吞咽时加重[1]

2.全身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低热、乏力;重者有高热头痛和全身酸痛[1]

3.咽部急性充血水肿,可有点、片状渗出物;病变可局限于口咽一部分,也可累及整个咽部,甚至累及会厌及杓会厌[1]

4.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及压痛[1]

5.若为细菌感染,可有白细胞增高[1]

3.4 需要急性咽炎相鉴别的疾病

急性咽炎应与流感、麻疹猩红热、粒缅胞减少性咽峡炎等相鉴别[2]

3.5 急性咽炎的治疗

3.5.1 一般及对症治疗

症状显著者卧床休息,多饮水,通便对症治疗[2]

3.5.2 发热的治疗

发热者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抗病毒药(如吗啉双胍、金刚胺病毒灵等)。

儿童、年老体弱或症状显著者,合并细菌感染者,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2]

(1)阿莫西林:口服,成人0.5g,一日3次;重症者加至每次1.0g,一日3次[2]。疗程1周,无效者换药[2]

(2)头孢氨苄:口服,成人0.25~0.5g,一日4次;小儿一日50~70mg/kg[2]

(3)头孢拉定:口服,成人一次0.25~0.5g,一日4次,一日最高4g。小儿按体重一次6.25~12.5mg/kg,一日4次[2]

(4)红霉素:成人一日1~2g,分34次用;小儿一日30~50mg/kg,分3~4次用[2]

(5)地红霉素:成人口服每次250~500mg,一日1次,餐前服[2]

(6)阿奇霉素:成人0.5g,一日1次,连用5日;儿童一日10mg/kg,一日1次,连用3日[2]

(7)克拉霉素:成人0.25g,一日2次,严重患者剂量可增至0.5g,一日2次,疗程7~14日。12岁以上儿童按成人量。12岁以下儿童不应用此药[2]

注意

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青霉素类药物,应用前须按规定方法做皮试[2]

头孢菌素常见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有胃肠道疾病病史患者应慎用[2]。对青霉素过敏或过敏性体质者慎用,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2]。肾功能减退者或老年患者慎用。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2]

大环内酯类严重不良反应少见,一般有胃肠道反应,严重肝硬化者宜减量[2]阿奇霉素可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升高,不能与麦角药物合用[2]大环内酯类药物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均应慎用,肝功能不全者慎用[2]。对大环内酯类过敏者禁用[2]

3.5.3 局部治疗

局部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复方硼砂液漱口,杜来芬、洗必太、薄荷片或含碘片含化,或抗生素激素雾化吸入

淡饮食,淡盐水漱口,可用各种含片[2]

4 中医·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为病症名,指咽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属祖国医学喉痹”范畴[2]

急性咽炎相当于中医风热喉痹[3]

风热喉痹为病名[4]。见《焦氏喉科枕秘》。又称风热喉红喉[4]。为喉痹的一种。是指由风热邪毒而致的喉痹,以咽部红肿痛为其主要症状[4]

急性扁桃体炎请参照风热乳蛾条。

4.1 急性咽炎病因病机

急性咽炎多因邪热积聚,复感风邪风邪化热,客于肺系而致病[4]

急性咽炎,常因气候急剧变化,起居不慎,肺卫失固,而为风热邪毒乘虚侵犯,从口鼻直袭咽喉内伤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肿痛而为喉痹[4]。此时邪在卫表,故病情较轻,若由误治,失治,或肺胃邪热壅盛传里,则出现胃经热盛之证候,病情转重[4]

咽喉为肺胃所属,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5]外感风热,肺胃实热肺肾阴虚,皆可引起咽喉肿痛[5]

4.1.1 风热外袭

外感风热,邪毒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搏结咽喉[5]

4.1.2 胃实热

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热邪上灼煎津成痰,搏结于咽喉;或多食炙烤,过饮热酒,热毒上攻咽喉[5]

4.1.3 肺肾阴虚

肾精气耗损于内,虚火上炎咽喉[5]。小儿形气未充,故罹病者居多[5]

4.2 急性咽炎症状

初起,患者咽干微红肿,灼痛面赤,继之邪热壅盛于里,则肿痛加剧,梗塞咽喉,致饮食吞咽障碍,或声嘶,或发寒热[5]

咽喉疼痛,咽部红肿,喉底或有颗粒突起,喉核肿胀不明显为其特征,全身有风热症状

4.3 急性咽炎的诊断要点

①常因受凉、疲劳、烟酒过度等引起,或由物理、化学物质刺激引起,或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5]

②咽部干燥、烧灼感、疼痛吞咽痛,伴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5]

③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有黄白色黏稠分泌物附着,悬雍垂软腭水肿[5]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5]

⑤应与流感、麻疹猩红热、粒缅胞减少性咽峡炎等相鉴别[5]

4.4 需要风热喉痹相鉴别的疾病

风热喉痹风热乳蛾均有咽喉红肿疼痛症状,但风热喉痹病变部位主要在咽部,故喉核肿胀不明显,风热乳蛾病变部位主要在喉核,故喉核红肿,有黄白色脓点[5]风热乳蛾者,每兼有风热喉痹,而风热喉痹者,却不一定兼有风热乳蛾[5]

4.5 急性咽炎中医辨证治疗

4.5.1 风热外侵,肺经有热

喉痹·风邪外袭证(throat obstruction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是指风邪外袭,以咽部疼痛吞咽不利,咽部红肿,伴发热恶风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喉痹证候[6]

4.5.1.1 症状

初起时,患者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感觉不利,其后疼痛逐渐加重,有异物阻塞感,当吞咽咳嗽时加剧[6][6]

检查见咽部微红,微肿,随症状加重,悬雍垂色红、肿胀,喉底红肿,或有颗粒突起[6]

全身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症状[6][6][6]

4.5.1.2 证候分析

风热邪毒侵犯,搏结于咽喉,伤及咽部,邪尚在肺卫,病情较轻,故出现咽部微红、微肿、微痛,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等症[6][6]

发热恶寒,是邪正相争,抗邪外出的表现[6]

肺失肃降,则咳嗽有痰[6]

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为风热表证[6]

4.5.1.3 方药治疗
4.5.1.3.1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6]

4.5.1.3.2 方药

可用疏风清热汤[备注]疏风清热汤经验方):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加减治疗[6]

4.5.1.4 外治法

可用吹药、含漱、含服等法,并可结合针刺治疗[6]

4.5.1.4.1 吹药

清热解毒,豁痰宣肺,祛腐生肌,用锡类散[备注]锡类散(《金匮翼》):象牙屑、珍珠青黛(飞)、冰片、壁线、牛黄人指甲,共研极细末,密装,备用,少许吹喉中[7]

清热解毒,祛腐消肿,用冰硼散[备注]冰硼散(《外科正宗》):玄明粉朱砂硼砂冰片,共研极细末。[7]

寒泄热,祛腐除脓,可用珠黄散[备注]珠黄散经验方):人中白3g、马勃粉15 g、青黛3g、孩儿茶3g、玄明粉1.5 g、硼砂3g、薄荷1.5g、黄连1.5g、牛黄0.9 g、珍珠末0.9 g、梅片0.9 g,共研为极细末。[7]

每次吹药少许,每隔1~2 h 一次[7]

4.5.1.4.2 含漱

漱口方[备注]漱口方经验方):防风4.5g、甘草4.5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薄荷3g、荆芥4.5 g,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漱口。漱口,以清洁口腔,并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或用荆芥菊花煎水含漱[7]

4.5.1.4.3 含服

含服铁笛丸[备注]铁笛丸经验方):诃子麦冬茯苓瓜蒌皮各300g,贝母甘草桔梗各600g,凤凰衣30 g,玄参300g,青果120g润喉丸[备注]润喉丸经验方):甘草粉300g、硼砂15 g、食盐15 g、玄明粉30 g、酸梅750 g(去核),共研为细末,以荸芥粉250 g为糊制丸,每丸重3 g。,以清热润燥

4.5.1.5 针灸疗法
4.5.1.5.1 针刺
4.5.1.5.1.1 方一

治法:疏通经络,泄热消肿止痛[7]

选穴:选合谷内庭曲池主穴天突少泽鱼际配穴[7]

刺灸法:每次选3~4穴强刺激泻法,每天可针1~2次[7]

4.5.1.5.1.2 方二

[7]

治法疏风清肺,清利咽喉。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穴为主。取少商商阳尺泽合谷少商商阳分别为手太阴手阳明井穴刺血可清泻肺热。尺泽手太阴经合、水穴,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疏风解表清咽止痛。

随证配穴:声音嘶哑者,加廉泉扶突咳嗽者,加风门,针后拔罐。咯痰不爽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商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4.5.1.5.2 耳针

扁桃体压痛点埋针,在埋针期间,病人可自行按摩以加强刺激[7]

4.5.1.5.3 穴位注射

脾俞曲池、每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0.5~1 ml[7]

4.5.2 邪毒传里,肺胃热

喉痹·肺胃热盛证(throat obstruction with pattern of heat exuberance in lung and stomach)是指肺胃热盛,以咽部疼痛较剧,吞咽困难,咽部红赤肿胀明显,喉底颗粒红肿,颌下有臖核,伴发热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喉痹证候[7]

4.5.2.1 症状

咽部疼痛逐渐加剧,痛连耳根和颌下,痰涎多,吞咽困难,言语艰涩,咽喉梗塞感[7][7]

检查见咽部及喉核红肿,悬雍垂肿胀,喉底滤泡肿大,颌下有臖核,压痛明显[7][7]

全身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口干喜饮,口气臭秽,头痛剧,痰黄而粘稠,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7][7][7]

4.5.2.2 证候分析

邪热壅盛传里,火邪蒸灼咽喉,则咽喉红肿疼痛加剧,吞咽困难[7]

风热邪毒结于颌下,则颌下起臖核,压痛明显,肺胃经热,邪热灼烁津液成痰,痰火结聚,则痰黄而粘稠[7][7]

阳明腑热,则出现腹胀大便秘结等症[7]

高热口干头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赤苔黄,脉洪数等症,均是阳明热盛之证[7][7]

4.5.2.3 方药治疗
4.5.2.3.1 治法

泄热解毒利咽消肿[7]

4.5.2.3.2 方药

可选用清咽利膈汤加减治疗[7]

丹溪心法》卷四指出:“喉痹大概多是痰热。”因此,本病的治疗,应适当配清咽化痰药物,以清除热痰,开结利咽喉,常用药物瓜蒌前胡百部竹茹射干桔梗杏仁天竺黄[7]

4.5.2.4 外治法
4.5.2.4.1 含漱

漱口方[备注]漱口方经验方):防风4.5g、甘草4.5 g、金银花15 g、连翘15 g、薄荷3g、荆芥4.5 g,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漱口。漱口,以清洁口腔,并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或用荆芥菊花煎水含漱[7]

4.5.2.4.2 吹药

乳蛾见有脓点或伪膜,吹药更为需要

清热解毒,豁痰宣肺,祛腐生肌,用锡类散[备注]锡类散(《金匮翼》):象牙屑、珍珠青黛(飞)、冰片、壁线、牛黄人指甲,共研极细末,密装,备用,少许吹喉中[7]

清热解毒,祛腐消肿,用冰硼散[备注]冰硼散(《外科正宗》):玄明粉朱砂硼砂冰片,共研极细末。[7]

寒泄热,祛腐除脓,可用珠黄散[备注]珠黄散经验方):人中白3g、马勃粉15 g、青黛3g、孩儿茶3g、玄明粉1.5 g、硼砂3g、薄荷1.5g、黄连1.5g、牛黄0.9 g、珍珠末0.9 g、梅片0.9 g,共研为极细末。[7]

每次吹药少许,每隔1~2 h 一次[7]

4.5.2.5 针灸治疗
4.5.2.5.1 针刺
4.5.2.5.1.1 方一

选穴:选合谷内庭曲池主穴天突少泽鱼际配穴[7]

刺灸法:每次选3~4穴强刺激泻法,每天可针1~2次[7]

4.5.2.5.1.2 方二

[7]

治法清胃泻热,消肿止痛。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内庭天突丰隆天鼎少商穴。取足阳明荥穴内庭,配手阳明少商天鼎清阳明郁热,以消肿止痛。天突任脉阴维脉交会穴,可清利咽喉。丰隆足阳明络穴,泻之以清热涤痰

随证配穴便秘腹痛者,加支沟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少商点刺出血

4.5.2.5.2 放血疗法

若红肿痛甚时,放血少许以泄热邪,在耳轮1、2、3上用三棱针、粗针或缝衣针,针刺1~2分深,放血1~2滴;或在耳壳背部找出明显之小静脉,用三棱针刺破,放血2~5滴。亦可针刺少商商阳出血1~2滴。[8]

4.6 急性咽炎针灸治疗

4.6.1 针刺

4.6.1.1 方一

廉泉天突合谷少商等穴为主[8]。酌配尺泽曲池外关天柱等穴[8]。针以强刺激泻法为主,留针15~30分钟,其间间隙运针以加强针感,并可配合淡盐水漱口[8]

4.6.1.2 方二

针刺颊车合谷少商或作下颌角封闭,可使炎症消退,止痛效果尤佳。

4.6.2 艾灸

[9]

4.6.2.1 症状

发病较急,咽喉感觉疼痛难忍,如有物堵在喉间,吞咽困难口气辛臭,常诱发风热感冒舌红苔薄,脉浮数。

4.6.2.2 选穴

大椎曲池肺俞少商

4.6.2.3 灸法

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地运动,艾条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的灼热感,每穴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2次,痊愈即止。

4.6.2.4 对症治疗

咽炎常伴有风热感冒牙痛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4.6.2.4.1 风热感冒

选穴:曲池合谷

灸法艾条雀啄灸,即像麻雀进食时头部一上一下运动,艾条皮肤最近0.5~1厘米,从而产生一阵阵灼热感,10~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

4.6.2.4.2 牙痛

选穴:列缺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

4.7 其他疗法

4.7.1 刮痧

咽喉肿痛,多先提刮风府穴,继而提刮两耳后颅息穴,两侧臂臑穴,以及曲池间使大陵太渊等。背部常顺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提刮(由肺俞肝俞胃俞,由大肠俞膀胱俞),体质虚弱者,少用此法。[10]

初觉咽喉疼痛,常取颈窝部(即颈动脉部位),擦香油少许,用厚铜钱的边缘刮之。自上而下顺刮,忌用由下向上的倒刮法。左侧咽痛刮右侧,右侧咽痛刮左侧。轻病多在刮后而愈,重病也能减轻症状[10]

4.7.2 擒拿

拿法适用于急性咽喉疾病之肿胀疼痛剧烈,滴水难入者。擒拿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减轻症状方法有多种,现介绍单侧擒拿法双侧擒拿法[10]

4.7.2.1 单侧擒拿法

操作时嘱病人正坐,手向侧平举,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若病人左手平举,术者立于病人举手之正侧面。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按患者鱼际背部(相当于合谷穴处),小指扣住腕部,拇指与病人拇指罗纹面相对,并用力向前压紧,另用右手拇指按住患者锁骨上缘肩关节处(相当于肩髃穴处),食指、中指无名指紧握腋窝处,并用力向外拉开。施术时,可嘱第三者立于病人前面,将汤药或半流质等缓缓灌下。此时,因咽喉疼痛明显减轻,就能吞咽。此法可连续使用。[10]

4.7.2.2 双侧擒拿法

[10]

患者坐在没有靠背的椅上,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从患者腋下伸向胸前,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住患者胁肋,同时医者胸部贴紧患者背部。位置固定好后,便开始用力。两手用力向左右两侧拉开,(沿锁骨肩胛),同时,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要三方面同时使用气力,这样可使患者咽喉部松动,便于吞咽,助手即把预先制好的药汤或稀粥喂给患者吞服。

施术时须注意患者全身情况,施术者用力须得宜,不可过于粗暴。

4.7.3 导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所说:“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提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喉痹。”

4.7.4 按摩法

咽喉疼痛按摩取穴风池风府天突曲池合谷肩井。操作时患者仰卧位,先在喉结两旁及天突穴处用推拿或一指推揉手法,上下往返数次。再取坐位,按揉风池风府肩井等穴,配合拿风池肩井曲池合谷等。[10]

4.8 急性咽炎的护理

室内空气流通,冷暖适中[10]

病者不可直接吹风,以预防感冒[10]

注意咽喉部卫生,常用含漱药含漱[10]

4.9 急性咽炎患者饮食宜忌

急性咽炎患者应避免过食辛辣刺激、肥腻、炙煿食物[10]

急性咽炎患者饮食宜选择易于消化、清淡之食物[10]

可多服清凉润肺饮料,如荸荠白茅根、竹蔗煎水,或玄参、生地,麦冬煎水服[10]

4.10 急性咽炎的预防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10]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附近组织疾病,避免过食辛辣刺激食物[10]

多服清凉润肺饮料,如荸荠白茅根、竹蔗煎水,或玄参、生地,麦冬煎水服有助于预防风喉痹[10]

用于防治喉痹导引法:每日丑寅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纳漱咽三三[11]

4.11 关于喉痹

喉痹(throat obstruction;pharyngitis)为病名[12]。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又称喉闭[13]。是指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不适,吞咽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13]。广义为咽喉肿痛病证的统称[13]。但通常所说的喉痹,多指发病及病程演变不危急,咽喉红肿疼痛较轻,并有轻度吞咽不顺或声音低哑、寒热等证[13]喉痹病因病理有风热阴虚之不同,故将风热邪毒引起的喉痹,称为风热喉痹,由脏腑亏损、虚火上炎而致的喉痹,称为虚火喉痹[13]

风热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咽炎虚火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13]

详见喉痹条。

5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89-290.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3.
  3. ^ [3]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2-73.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6.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8-251.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7. ^ [7]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9.
  8. ^ [8]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0.
  9. ^ [9]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10. ^ [10]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6-68.
  11. ^ [11]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7.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1.
  13. ^ [1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1.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急性咽炎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急性咽炎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急性咽炎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