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

中医学 问渴 问诊 中医诊断学 中医症状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ǒu kě

2 英文参考

have a cobweb in the throat[朗道汉英字典]

thirs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hirstily[朗道汉英字典]

dry[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hydrodips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口渴为渴之俗称[1]。出《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指自觉口中干燥而欲饮水的表现[2]

4 自觉口咽干燥症状·渴

渴指自觉口咽干燥症状[3]。多因肺胃有热,津耗血少所致[3]。也可因水湿、痰饮瘀血阻滞,或脾虚不运,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使津液不能上承而致肺胃有热者,渴喜冷饮,便秘溺赤,苔黄脉数[3]。治宜清热泻火[3]。选用麦门冬饮子白虎汤承气汤[3]津液亏耗者,咽干口燥烦热升火,舌干少津[3]。治宜养阴生津。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五汁饮等,热恋伤阴者,可用连梅汤[3]血虚者,多见于大失血及产后,头晕目花,面白唇淡,舌质淡,脉芤[3]。治宜补血益气,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水湿停留者,渴不欲饮胸闷纳呆腹胀肢肿小便不利,苔腻脉濡[3]。治宜祛湿利水,用胃苓汤五皮饮等;痰饮内停者,口渴胸闷短气,吐痰涎,心下悸,或呕吐反胃[3]。治宜温阳化饮,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半夏茯苓汤等。瘀血内阻者,口渴而但欲嗽水不欲咽,唇萎,唇紫,脉涩[3]。治宜活血祛瘀[3]。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脾虚不运者,口渴而稍饮即止,或喜热饮,四肢困倦,脉弱无力[3]。治宜健运[3]。用七味白术散春泽汤等;肾阳虚衰者,口渴欲饮,饮一、二口即厌,或水入即吐出,恶寒肢冷,嗜卧,脉细[3]。治宜温阳补肾[3]。用金匮肾气丸通脉四逆汤猪胆汁等。口渴频饮,多食多尿者,为消渴病。[3]

消渴亦作痟渴。出《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为消渴病一种。以口渴,尿少为主症[4]。《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痟渴者,为虽渴而不小便也。”

5 口咽干燥而欲饮之症·渴

渴指口咽干燥而欲饮之症[4]。《景岳全书·传忠录》:“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

口干症状[5]。出《黄帝内经灵枢·热病》。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景岳全书·传忠录》:“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日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盖其内无邪火,所以不欲汤水,真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口干多因阴虚津少,或气虚阳弱,津液不承所致[5]阴虚津少者,治宜养阴生津,用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五汁饮等方[5]气虚阳弱者,治宜益气温阳,用七味白术散小建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5]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7.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1.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6.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口渴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口渴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口渴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口渴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