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Tiānshū ST25[中国针灸学词典]
tiānshū[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2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2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4 经穴名·天枢
穴位 | 天枢 | ||
---|---|---|---|
汉语拼音 | Tianshu | ||
罗马拼音 | Tienshu | ||
美国英译名 | Celestial Pivot | ||
各国代号 | 中国 | ST25 | |
日本 | 25 | ||
法国 | 莫兰特氏 | E25 | |
富耶氏 | E25 | ||
德国 | M25 | ||
英国 | S25 | ||
美国 | St25 |
天枢为经穴名(Tiānshū ST25)[1]。出《黄帝内经灵枢·骨度》。别名长溪、长谿、谷门,循际、长谷、大肠募。属足阳明胃经[1]。天枢为大肠的募穴[1]。天即天空,枢即枢纽,脐上为天属阳,脐下为地属阴,平脐高度则相当天地间枢纽部位,穴在脐旁,故名天枢[1]。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热病,疝气,水肿,绕脐切痛,赤白痢疾,细菌性痢疾,呕吐,纳呆,癓瘕积聚,疟疾振寒,热甚狂言,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过时不止,淋浊,脐疝,黄疸,腰痛,胆囊炎,肝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经闭,赤白带下,崩漏,带下,产后腹痛,肾炎等。
4.1 别名
长溪[2]、长谿[3]、谷门(《针灸甲乙经》),循际[3]、长谷[3][4]、大肠募(《备急千金要方》)。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4.3 特异性
4.4 穴名解
天即天空,枢即枢纽,脐上为天属阳,脐下为地属阴,平脐高度则相当天地间枢纽部位,穴在脐旁,故名天枢[4]。
《说文》:“枢,户枢也。”事物之关键处或中心部分亦为枢。本穴内应横结肠屈曲回折之端,其功能长于助膈下器官运行加速,即辅助肠中水谷气化吸收水分,排出干矢,增益蠕动之力,因名“天枢”。又以大小肠连结管道甚长,故别名长溪、长谷,又名谷门。[4]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气主之。半,所谓天枢也。”《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王冰注:“天枢,当脐之两旁也,所谓身半矣,伸臂指天,则天枢正当身之半也。”此穴正当脐旁,为人身上下、天地、阴阳之气枢转交合之处,故名天枢。[4]
4.5 所属部位
上腹[5]
4.6 天枢穴的定位
天枢穴的位置
4.7 取法
4.8 穴位解剖
天枢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十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9、10、11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在胸腹壁呈阶段性分布,第10胸脊髓段相连的脊神经的皮支正分布于脐平面。腹直肌鞘内布有肋间动脉、腹壁上下动脉。脐上为腹壁上动脉,脐下为腹壁下动脉,肋间动脉呈阶段性。腹腔内穴位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闻神经、动脉和腹壁上、下动脉分布[8]。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8]。
4.9 天枢穴的功效与作用
足阳明经脉属胃络脾,胃为六腑之长,《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本穴位近胃肠,乃大肠的募穴,是大肠经气汇集之处,故可调理胃肠,善治大肠腑证。[8]
女子以血为用,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关系着妇女经血之亏盈;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血赖气以行,气滞则血瘀;冲脉起于胞宫,出气街,并足阳明经而循腹上行,为血海。胞富血虚者,可补天枢以益生化之源;胞宫瘀血者,可泻天枢以行气活血化瘀。[8]
4.10 主治病症
天枢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热病,疝气,水肿,绕脐切痛,赤白痢疾,细菌性痢疾,呕吐,纳呆,癓瘕积聚,疟疾振寒,热甚狂言,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过时不止,淋浊,脐疝,黄疸,腰痛,胆囊炎,肝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经闭,赤白带下,崩漏,带下,产后腹痛,肾炎等。
天枢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热病、疝气、水肿、月经不调[8]。
天枢主治肠胃、少腹等疾患:如腹胀肠鸣、绕脐切痛、赤白痢疾、便秘、呕吐、纳呆、水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癓瘕积聚、产后腹痛、疟疾振寒、热甚狂言等。[8]。
天枢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绕脐切痛,水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以及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8]。
天枢穴是治疗肠道疾病的常用穴之一,也是治疗妇科病证的重要穴。主治腹胀,便秘,肠鸣,泄泻,痢疾,肠痈;月经不调,过时不止,崩漏,痛经,经闭,赤白带下,产后腹痛;水肿,淋浊,脐疝,黄疸,腰痛。[8]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痢疾,便秘,胆囊炎,肝炎;
其它:肾炎。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1~1.5寸[8],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腹部[8]。
直刺0.8~1.2寸[8],局部酸胀,针感可向同侧腹部放散。
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上行至不容穴[8]。
针尖略向水道穴方向针刺,针感可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至归来穴[8]。
4.11.2 灸法
4.12 配伍
天枢配上巨虚、阑尾,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治急性阑尾炎[8]。
天枢配足三里、大肠俞,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治肠麻痹[8]、便秘[8]、肠炎 。
天枢配中极、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治月经不调和痛经[8]。
4.13 特效按摩
仰卧,用食指和中指按揉天枢2分钟,可缓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胀、腹泻、腹痛等症,效果明显。
4.14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肠胃间游气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肿,挟脐急,天枢主之。疟,振寒,热甚狂言,天枢主之。脐疝,绕脐而痛,时上冲心,天枢主之。气疝哕呕,面肿,奔豚,天枢主之。大肠胀者,天枢主之。阴疝,气疝,天枢主之。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依时休止,天枢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针灸大成》:主奔豚,泄泻,胀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利,疟寒热狂言,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妇人女子癥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4.15 研究进展
4.15.1 调整肠道功能
电针急性痢疾患者的天枢,在针后3 min内即有肠鸣音的显著变化,15~30 min后肠鸣音明显降低,停针后又恢复到针前水平。这与临床报道针刺天枢对急慢性肠炎、菌痢泄泻、便秘等疾病均有减轻症状、加快康复的治疗作用相吻合,说明针刺天枢对肠功能有一定调整作用。[8]
针刺天枢穴可增强肠蠕动,使消化不良患儿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酸迅速恢复正常[8]。
4.15.2 治疗月经过多
取双侧天枢,用30号1.5寸毫针,针尖略向外侧刺,留针40 min,行补法,于经前5d开始至经期结束为一疗程[8]。
4.15.3 提高免疫功能
如在实验性动物菌痢发病后,针刺“天枢”、“内关”、“足三里”等,结果发现实验动物机体中抗体产生速度较对照组提前4d,其凝集效价较对照组提高2倍,其抗体维持时间也较久。对正常人进行实验,针刺足三里、天枢,发现针后其补体效价较针前有所提高。在菌痢患者身上,针刺上巨虚、天枢,针后血清补体结合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针刺对特异性免疫也有影响,对急性菌痢患者,针刺气海、天枢等穴,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 (IgM)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针刺3d,增高极显著。IgA于针后12 d仍较针前高43010;但IgM于针后5~7 d开始下降,其出现早、消失快,参与早期杀菌作用。[8]
据报道针刺家兔“天枢”,针后1小时白细胞的吞噬活动开始增强,4小时达到高峰。
4.15.4 治疗泌尿系结石
以针刺天枢为主穴,配合肾俞、三焦俞等穴,排石率达到50%[8]。
4.15.5 治疗习惯性便秘
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膝,医者以强手法顺时针按揉患者天枢,先右后左,按揉5 min后,即有微微腹痛,多于次日排便。每晚1次,连续7d,即可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8]
针刺天枢穴可使正常人呼吸和代谢均趋降低,并使多数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腹胸式呼吸运动曲线即刻改善,腹直肌肌电发放逐渐减少以至消失[8]。
4.15.6 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用1%普鲁卡因穴位注射,配合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后疼痛减轻较快,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4.15.7 针、灸天枢穴的不同作用
针灸天枢穴为主,在治疗子宫颈癌时发现针或灸产生不同作用。在针刺天枢穴127次治疗中,有111次针后的第二天发生血崩现象。在艾灸天枢穴的197次治疗中,次日发生血崩者仅有3次。
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5.
- ^ [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7-178.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
-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3.
-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