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按摩,养生与医疗术语。通过按压或揉摩人的身体以健身或治病的方法。出《灵枢·九针》:“形势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汉书·艺文志》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唐太医署始设按摩博士、按摩师。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十轮经·按摩》:“凡人自摩自捏,申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明清以来,按摩又被泛称为推拿。《厘正按摩要术》:“推拿者,即按摩之异名也。”
4 适应证
1.骨科 软组织损伤、四肢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截肢、断肢再植术后、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
2.外科 烧伤后疤痕、手术后粘连、肢体循环障碍、急性乳腺炎(脓肿未形成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3.神经科 神经衰弱、脑血管意外、外伤性截瘫、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7 方法
7.1 1.推揉类
(1)推法:用拇指或手掌在一个穴位、一个部位或沿着一条经络施压并向前推动的手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指推法:一般用拇指指腹接触皮肤,如用拇指指面的称拇指平推,用拇指侧面的称拇指侧推,用拇指指尖的称指尖推(又称一指禅)。指推法作用范围小,适用于头面部和单一穴位的按摩。
②掌推法:用手掌在身体上推动,根据操作时是手掌还是掌根接触皮肤,又分为平推和掌根推两种。掌推法作用范围大,适用于胸腹部、腰背部和四肢。
(2)揉法:用手掌或手指的指腹在治疗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腕关节的转动带动手掌或手指的环形移动的手法。用手掌的称为掌揉法,用指腹的称为指揉法。揉法用力比较缓和,作用力主要渗透到皮下组织,因此,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3)滚法:半握拳,以小鱼际肌和第4、5掌指关节按压于治疗部位,利用前臂来回旋转带动腕关节作屈伸活动,使小鱼际肌、掌背外侧、第4、5指的掌指关节及其近端指节作滚动按压。滚动时用力要均匀,如同吸附在按摩的部位一般,不要跳动。滚法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双手操作。滚法的作用力比较深,范围也比较大,适用于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
7.2 2.摩擦类
(1)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滑动的手法,分为指摩、掌摩和掌根摩。操作时,一般是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可快可慢。摩法的力量比较小,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适用于胸腹部。
(2)擦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快速的来回摩擦的手法,一般需要擦到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分为指擦法和掌擦法,前者适用于四肢远端小关节,后者适用于胸腹部、腰背部及四肢。
(3)抹法:用拇指或手掌在治疗部位上以一定的压力向一边推动的手法,分为指抹法和掌抹法。指抹法常用双手拇指同时操作,适用于头面部和颈部,掌抹法适用于腹部和腰背部。
7.3 3.拿按类
(1)拿法:用手指捏住肌肉或肌腱两侧并稍用力向上提起,然后放松的一种手法。提拿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以感到酸胀为宜。此法刺激强度较大,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
(2)按法:用手指、手掌或肘部按压身体某一部位或穴位处的手法,可以持续按压,也可以间断性按压(一按一松),分为指按法、掌按法、肘按法。按压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于按法的刺激强度较大,常与刺激强度较小的揉法一起使用。其中,指按法适用于按压穴位和痛点,掌按法适用于腹部、背部和四肢,肘按法适用于腰背部和臀部。
(3)捏法:用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捏住肌肉或肌腱,循其走向边捏边向前推进的手法,多用于肩部及四肢。如果是在小儿脊柱两侧,用双手捏起皮肤,自下而上地向前推进的捏法,又称为捏脊法。
7.4 4.扣击类
(1)拍捶法: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按摩手法。用手指的作用力较浅,用拳的作用力较深。适用于躯干及四肢。
(2)扣法:用手指扣击身体某一部位的手法,又称弹点法。其刺激强度较小。适用于头部、穴位及表浅的关节部位。
7.5 5.振动类
(1)振法:用手指或手掌按压穴位或某一部位作快速振动的手法,分为指振法、掌振法。前者多用于穴位,后者多用于腰背及下肢。由于振法消耗治疗者的体能较多,因此,此手法不宜长时间实施。
(2)搓法:是用双手搓动患者肢体的手法。搓动的速度开始由慢到快,结束时再由快到慢。搓法的作用力可以达到肌肉和骨骼,分为掌搓和掌侧搓,后者的刺激强度较大,患者常有明显的酸胀感觉。多用于四肢。
7.6 6.摇动类
(1)摇法:是被动地旋转或环转关节的一种手法。适用于具有旋转功能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前臂、腕、手指,下肢的髋、小腿、踝;脊柱的颈段和腰段。
(2)抖法:用手握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并稍加牵引,然后,快速小范围的上下抖动。适用于上肢关节。
(4)引伸法:是在肢体放松时,突然被动地牵伸关节的一种手法,具有一定的操作技巧和难度,治疗者需要熟悉被引伸肢体的解剖关系,只可以借助于巧力,不可以用暴力。根据作用部位,引伸法又分为为上肢引伸法、下肢引伸法以及腰部引伸法。
8 注意事项
8.1 1.对治疗者的要求
(1)必须掌握基本的人体解剖和生理知识,了解患者所患疾病或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其功能障碍程度,掌握好适应证。
(2)注意个人卫生,勤修指甲,以防损伤患者;每次治疗前后应及时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按摩过程中,应保持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对按摩的反应,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使患者能配合治疗。
8.2 2.按摩强度
(1)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部位以及耐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按摩手法和按摩强度。
(2)按摩开始时的手法需轻而柔和,逐渐增强到一定的强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轻强度。
8.3 3.操作顺序
(1)按摩肢体,一般由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移动。
8.4 4.按摩时间
(1)根据病情及治疗部位而定。急性期患者每次的治疗时间应短,慢性期时间可以稍长。
(2)局部或单一关节的治疗,每次10~15min;较大面积或多部位的治疗,每次20~30min。
(3)住院患者可以每天治疗1~2次,门诊患者每天治疗1次,或每周治疗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