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

经穴别名 腧穴学 经外奇穴 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ù quán

2 英文参考

Yuquan

saliv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玉泉:1.经穴别名;2.经外奇穴名;3.舌下唾液腺

4 经穴别名·玉泉

玉泉经穴别名,即中极[1][2]。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中极
汉语拼音Zhongji
罗马拼音Chungchi
美国英译名Middle Extreme
各国代号中国CV3
日本3
法国莫兰特氏VC3
富耶氏VC3
德国KG3
英国Cv3
美国Co3

中极经穴名(Zhōngjí CV3,RN3)[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别名气原(《针灸甲乙经》),玉泉(《针灸甲乙经》),膀胱募(《圣济总录》),气鱼(《黄帝虾蟆经》)。属任脉[3]中极膀胱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交会穴[3][4][5]。中即中间,极即最,本穴位于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间,故名中极[5]中极穴主要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如小腹热痛疝气遗尿尿频,尿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阴痒胞衣不下小便不利带下阴挺不孕癃闭痛经闭经阴肿,产后恶露不尽无子白浊心烦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阴瘙痒,尿潴留,尿失禁,治癃闭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尸厥恍惚膀胱炎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产后宫缩痛,产后子宫神经痛等。

4.1 中极穴的别名

气原(《针灸甲乙经》),玉泉(《针灸甲乙经》),膀胱募(《圣济总录》),气鱼(《黄帝虾蟆经》)。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4.3 穴名

中即中间,极即最,本穴位于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间,故名中极[5]

中,有方位之义,指人身上下之中,根本与内部。极,指方位,又最也,与急通,有中正之义。本穴内应胞宫精室,二者为人体极内之所,犹屋室之堂奥;又居脐下4寸,当人体上下左右之中点,故以为名。[6]

穴居人身之中,为元气之根本与最为重要之处,且能治内急不通诸病。《千金要方·序例》以心为中极,言其居于胸部之中心。《道经》以脐为中极,言其在腹部之中也。元气是人身的根本,脐下为人身元气藏聚最为重要之处。[6]

本穴内应胞宫精室胞宫精室人体极内之处,犹房室之堂奥也,乃人体至中至极,故名中极 。[参考资料]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以外景观之,人体自顶至踵,全身长度,本穴当其折中,亦中极命名之一义也[6]

4.4 特异性

中极膀胱募穴[6][6][6]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交会穴[6][6][6]

4.5 所属部位

下腹[7]

4.6 中极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极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7]

中极穴位腹正中线,脐下4寸(《针灸甲乙经》)[7]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仰卧取穴[7]

中极穴在任脉的位置

中极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极穴的位置

中极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中极穴的位置

中极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中极穴的位置

中极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4.7 中极穴的取法

在脐下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4寸。仰卧取穴[7]

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上1寸,腹白线上取[8]

4.8 中极穴位解剖

中极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8]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9]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深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9]

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9]

4.9 中极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极穴具有益肾兴阳、通经止带的功效。

中极穴有助气化,调胞宫利湿作用[9]

中极穴位小腹部,临近膀胱和胞官,为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又是膀胱募穴,乃膀胱经聚集之处,故膀胱病及妇科和男性病多取本穴治疗[10]

中极穴系膀胱募穴,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之功[10]

4.10 中极穴主治病

中极穴主要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如小腹热痛疝气遗尿尿频,尿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阴痒胞衣不下小便不利带下阴挺不孕癃闭痛经闭经阴肿,产后恶露不尽无子白浊心烦痛,小腹痛胎衣不下外阴瘙痒,尿潴留,尿失禁,治癃闭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尸厥恍惚膀胱炎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产后宫缩痛,产后子宫神经痛等。

中极穴主要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如小腹热痛疝气遗尿尿频、尿闭、肾炎尿路感染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阴痒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产后宫缩痛、胞衣不下[10]

中极穴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10]

中极穴主治小便不利癃闭遗尿尿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带下崩漏阴痒阴肿阴挺,产后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无子遗精白浊早泄阳痿水肿疝气心烦[10]

中极穴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腹痛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痛经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不止外阴瘙痒;以及子宫脱垂盆腔炎,尿潴留,尿失禁[10]

癃闭带下阳痿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阴挺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水肿尸厥恍惚肾炎膀胱炎,产后子宫神经痛。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5~1寸[10][10][10][10],局部有酸胀感[10],可放散至外生殖器和外阴部[10]

癃闭患者,应在排尿后针刺,以防损伤膀胱[10]

针前应排空小便[10]

孕妇慎用[10][10][10]

4.11.2 灸法

可灸[10][10][10]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10]

4.12 中极穴的配伍

中极穴配三阴交委阳癃闭[10]

中极穴配横骨阴陵泉遗精阳痿早泄[10]

中极穴配合谷三阴交胞衣不下[10]

中极膀胱俞,属俞募配伍法,有调理脏腑气机作用,主治膀胱气化功能不足引起的小便异常。

中极关元三阴交阴陵泉次髎,有化气行水作用,主治尿潴留,淋证

中极阴交石门,有活血化瘀作用,主治闭经恶露不止

中极中封脾俞小肠俞章门气海关元,有调养肝脾,调理冲任作用,主治白带白浊梦遗滑精

中极子宫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阴挺[10]

中极肾俞三阴交关元,治遗尿、尿闭、遗精阳痿月经不调[10]

中极肾俞阴陵泉三阴交气海,治小便滑数[10]

中极肾俞气海三阴交,治月经不调[10]

中极石门子宫肾俞三阴交,治崩漏下血[10]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 足三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脐下疝,绕脐痛,冲胸不得息,中极主之。奔豚上抢心,甚则不得息,忽忽少气尸厥心烦痛,饥不能食,善寒中腹胀引䐜而痛,小腹与脊相控暴痛,时窘之后,中极主之。丈夫失精中极主之。女子禁中痒,腹热痛乳余疾,绝不足,子门不端,少腹苦寒,阴痒及痛,经闭不通,中极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五淋小便赤涩失精,脐下结如覆杯阳气虚惫,疝瘕水肿奔豚抢心,甚则不得息,恍惚尸厥

针灸大成》:主冷气积聚,时上冲心,腹中热,脐下结块,奔豚抢心,阴汗水肿阳气虚惫,小便频数失精绝子疝瘕,妇人产后恶露不行,胎衣不下月事不调,血结成块,子门肿痛不端,小腹苦寒,阴痒而热,阴痛恍惚尸厥饥不能食,临经行房,羸瘦,寒热转脬不得尿,妇人断绪四度针有子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4.14 中极穴研究进展

4.14.1 垂体-性腺功能的影响

针刺中极归来血海等穴,可使继发性闭经患者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实验证明,针刺家兔的“中极”,可见卵巢中间质细胞增生与肥大,卵泡腔扩大,周围多层颗粒细胞增殖,其中有新鲜黄体生成现象,说明中极有促进垂体-性腺功能作用;对男子性功能障碍亦有一定疗效。[10]

针刺中极关元大赫等穴也能引起血浆黄体生成素卵泡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改善迟发排卵[10]

4.14.2 膀胱张力有双向调节作用

中极对有神经系统疾病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有调整作用,用泻法针刺中极曲骨等,可使紧张性膀胱张力下降,而对松弛性膀胱却引起张力增高[10]。对神经系统疾患而伴有膀胱功能障碍的病人有治疗作用[10]

针刺膀胱神经损伤患者中极穴,可使紧张性膀胱内压降低,弛缓性膀胱内压升高[10]

现代研究证明,在膀胱神经支配完整的情况下,针刺中极关元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抑制,从而导致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和内括约肌的松弛[10]

4.14.3 治疗产后及术后尿潴留

中极曲骨,配三阴交地机,操作时先导尿后针刺,以泻法为主,留针15~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每日一次。

4.14.4 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

中极对男子性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疗效[10]

中极关元三阴交得气留针15分钟,其间每隔5分钟用捻转补法,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隔7天。

4.14.5 治疗痛经

发泡膏斑蝥白芥子各20g,研细,以50%二甲基亚矾调成软膏如麦粒大)贴中极穴,于经前5天贴第1次,经潮或腹痛始发贴第2次,每次贴3小时即揭去,2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4.14.6 治疗原发性不孕

中极三阴交大赫月经周期的第12天开始针刺,连续3天,每日1次,每次留针15分钟,用平补平泻手法

5 经外奇穴名·玉泉

玉泉经外奇穴[10][10]

5.1 位于头后部·玉泉

玉泉经外奇穴名。出自《幼幼新书》。

5.1.1 位置

位于后头部,当枕外隆凸上缘,旁开头正中线1.5寸,再直下1寸处[10]

位于后头部,入后发际1.5寸,旁开正中线两侧1.5寸之交点处[10]。左右共2穴[10]

5.1.2 功能主治

主治瘖钓不语等[10]

主治卒瘩不语等[10]

5.1.3 刺灸法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0]

一般灸3~14壮[10]

5.2 位于脐下6.5寸·玉泉

玉泉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解毒并杂治》:“男阴卵大,癫病,灸玉泉百壮,报之。穴在屈骨下阴,以其处卑,多不灸之。”

5.2.1 位置

位于男性阴茎上正中央、耻骨联合下缘处[10]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定位于脐下6.5寸,男子阴茎根上[10]

5.2.2 功能主治

主治癫疝偏坠睾丸炎[10]

5.2.3 刺灸法

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10]

6 舌下唾液腺·玉泉

玉泉舌下唾液腺[10]。《茅亭客话》:“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1.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6.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6.
  6. ^ [6]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0-371.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1.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0-371.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