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

中医诊断学 中医妇科 中医学 中医病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gōng tuō chuí

2 英文参考

hysteroptosisuterine prolaps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prolapse of uterus[朗道汉英字典]

hysteroptos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uterine prolaps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中医·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为病名[1][2]。又名子宫脱出阴挺阴脱阴癫、瘣疾、子宫不收子肠不收翻花[2]。俗称吊茄子、㿗葫芦[2]。与阴痔等病相似[2]。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嵴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都脱出于阴道外口[2][2]。属祖国医学阴挺”范畴[2]

3.1 病因病机

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肾气,而使胞宫失于维系所致[2]

多由产伤、盆底组织及支持子宫韧带过度松弛、腹内压力增加等原因所致[2]

3.2 症状

症见子宫位置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者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2]

3.3 诊断要点

患者自觉阴道内有肿块脱出,重度者感下坠,可有小便困难[2]

妇科检查:嘱病人向下迸气,当腹压增加时,如子宫外口达坐骨嵴水平以下或露于阴道口,即可确诊[2]

3.4 辨证论治

气虚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㿠白小腹空坠等症,宜补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等症,宜补肾益气,用大补元煎鹿角胶升麻枳壳[2]

子宫脱垂因摩擦损伤或邪毒感染,而局部有红肿溃烂,黄水淋漓,阴门肿痛,小便赤数等症,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外用熏洗方苦参蛇床子黄柏乌梅五倍子水煎,先熏后洗[2]

针灸可刺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2]

3.5 针灸治疗

维胞子宫三阴交百会气海足三里等穴,交替使用,电针中等度刺激,选用断续波频率为20~30次/分钟,每次通电20分钟[2]。另外芒针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对治疗本病亦有较好的疗效[2]

4 西医·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本病主要病因是盆底支持组织损伤、薄弱。 解放前在我国子宫脱垂为常见妇女病之一。解放后在妇女劳动力较强的山区、丘陵地带仍不断发生,多见于已婚多产者,也可见于营养不良、腹压增加的人。目前本病的治疗采用子宫托疗法和手术疗法,疗效好。

4.1 临床表现

1.下坠感及腰酸

2.阴道肿物脱出,最初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严重者不能还纳,长期摩擦可发生糜烂

3.排尿或排便困难;

4.检查发现子宫脱垂

4.2 诊断依据

1.阴道内有肿块脱出,下坠感,可伴大小便困难。

2.子宫脱垂分度:Ⅰ度轻:子宫颈距离处女膜缘少于4cm但未达处女膜缘;Ⅰ度重:子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于阴道口即可见到。 Ⅱ度轻,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但宫体尚在阴道内,Ⅱ度重,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于阴道口外。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4.3 治疗原则

加强或恢复盆底组织子宫韧带的支持作用。可根据子宫脱垂程度,选用子宫托疗法或手术治疗。

4.4 用药原则

1.子宫脱垂部分无炎症,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绝经者用雌激素油膏

2.子宫脱垂术前用药,口服雌激素(已绝经者)、庆大酶素、灭滴灵

3.术后以静脉用药为主,注意加强支持疗法和防止并发症,用药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4.术后如合并感染,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包括新特药物)。

4.5 辅助检查

1.单纯子宫脱垂准备手术时检查“A”项。

2.疑有盆腔其他并发症时查“A”、“B”加“C”项。

4.6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解剖位置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2.好转:脱垂程度减轻,症状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无好转。

5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子宫脱垂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子宫脱垂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子宫脱垂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子宫脱垂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