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huà

2 英文参考

qi transform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气化生理学名词。即气的运行变化[1]。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表现为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2] 。

4 人体脏腑器官气化活动·气化

气化泛指阴阳气化生万物。泛指人体脏腑器官气化活动,其中较多用以表示三焦输布水液及肾与膀胱的泌尿功能[2]。《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通常表示生理性的气机运行变化。如脏腑功能气血的输布、经络流注等。又专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体液的调节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

5 自然六气的变化·气化

气化自然六气的变化[2]。《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各从其气化也。”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0.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