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劳

经穴别名 腧穴学 经外奇穴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ǎi láo

2 英文参考

Dàzhuī GV14[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百劳:1.经外奇穴名;2.阿是穴;3.经穴别名。

4 经外奇穴名·百劳

百劳经外奇穴[1][2]。出《针灸集成》。《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所述位置不详,或作阿是穴[2]。《针灸集成》日:“百劳,在大椎发际二寸点记,将其二寸中折墨记,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处是。主治瘰疬,灸七壮,神效。”

4.1 百劳穴的定位

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处[2]

位于大椎上2寸旁开各1寸处[2]

百劳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4.2 取穴

患者坐位头稍前倾或俯卧位大椎穴直上2寸,旁开1寸处取穴

4.3 百劳穴位解剖

百劳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上后锯肌、头颈夹肌和头半棘肌。分布有第四、五颈神经后支,斜方肌副神经支配,头颈夹肌由颈神经后支外侧支支配。血管主要来自枕动、静脉和椎动、静脉

4.4 功效与作用

滋补肺阴舒筋活络

4.5 百劳穴主治病

主治咳嗽气喘落枕淋巴结核等[2]

主治瘰疬[2]

1、瘰疬咳嗽哮喘顿咳

2、颈项强痛角弓反张落枕

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落枕颈项部扭挫伤神经衰弱等。

4.6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一般用灸法[2]

直刺或向内斜刺0.5-1寸;可灸。

4.7 文献摘要

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遇痛处即针,避筋骨及禁穴。明下云,产后未满百日,不宜灸。

6 经穴别名·百劳

百劳经穴别名[2]。出《针灸大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百劳,在背第一椎骨尖上,针三分,灸二七壮。”即大椎[2]。后《针灸大全》等作大椎别名[2]

穴位大椎
汉语拼音Dazhui
罗马拼音Tachui
美国英译名Big Vertebra
各国代号中国GV14
日本14
法国莫兰特氏VG13
富耶氏IVG13
德国LG13
英国Gv14
美国Go14

大椎经穴名(Dàzhuī GV14,DU14)[3]。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别名百劳上杼[4]。属督脉[4]大椎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交会穴[4][4]。大即巨大,椎即椎骨,此穴在粗大的第七颈椎棘突之下,故名大椎[4]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热病气喘肩背痛腰脊强痛,发热,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小儿惊风,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6.1 大椎穴的别名

百劳(《针灸大全》),上杼(《循经考穴编》),大槌(《肘后备急方》)。

6.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6.3 穴名

大即巨大,椎即椎骨,此穴在粗大的第七颈椎棘突之下,故名大椎[4]

大,与小对言。脊节之谓椎,亦作焦。张介宾注:“焦,即椎之义,指脊骨之间也,古谓之焦,亦谓之倾,后世作椎。”穴在第7颈椎下,古人排序以此椎为诸椎之长,是处脊椎较其他脊骨稍大突起。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肘后》有:“大椎在项上大节高起者。”本穴在此椎骨之下,因名大椎[5]

6.4 特异性

大椎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交会穴[5][5]

6.5 所属部位

胸椎[6]

6.6 大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7]

大椎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平高[7]

大椎穴位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7]

大椎穴在督脉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

大椎穴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7]

大椎穴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

大椎穴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肌肉

大椎穴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骨骼

6.7 大椎穴的取法

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俯首或俯伏取穴[7]

俯伏坐位或正坐低头,颈后隆起最高且能屈伸转动者为第7颈椎,于其下间取穴[8]

6.8 大椎穴位解剖

大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

6.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9]

6.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和颈横动脉分布[9]

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分支[9]

6.9 大椎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椎穴具有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功效。

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作用[9]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阳主表,取之通阳解表,是外感病退热之要穴[10]

督脉和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取大椎穴既可助少阳之枢,又能启太阳之闭,从而和解少阳,驱邪外出,是治疗疟疾的常用穴[10]

大椎穴位于背部,邻心肺,可宣调肺气,治疗咳喘气逆[10]

督脉行于项背,而大椎穴位于项部,可通调经气,治疗项强角弓反张[10]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大椎穴是治疗神志病的要穴[10]

大椎穴也是治疗骨蒸盗汗五劳虚损虚劳证之要穴[10]

大椎穴位于背部极上,背为阳,本穴为阳中之阳。为督脉诸穴之在横膈以上者,调益阳气之总纲。又为督脉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四经之会,故凡阴阳交争一方偏胜不得其平者,多取本穴以调之。[10]

6.10 大椎穴主治病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热病气喘肩背痛腰脊强痛,发热,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小儿惊风,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10]

大椎穴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10]

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10]

大椎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以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10]

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

6.11 刺灸法

6.11.1 刺法

斜刺0.5~1寸[10]

直刺0.5~1寸[10]

向上斜刺0.5~1寸[10]进针宜缓[10],勿刺太深[10],忌大幅度提插[10],其酸胀或麻电感可向脊柱下方或上方颈部传导[10]

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0]

注意

(1)针感到达前胸、胁部、腰部,甚至到达上、下肢时,不要再行提插手法针感不要重复出现,不然轻则留有热痛,上、下肢无力,尿潴留,重则全身瘫痪。如若出现针感重复并留有后遗症,则应及时消除不良反应。消除的方法针感出现于某经,就取该经郄穴予以治疗。例如,手少阳三焦经针感重复出现,留有热痛活动不便,就取会宗予以治疗;下肢针感重复出现,下肢酸软无力者,取梁丘外丘治疗,腰部取环中治疗。[10]

(2)大椎针感反应较强,对一般虚弱患者,针刺不要过深,热补凉泻手法要轻,时间要短,若患者出现心悸头晕出汗,应及时采用巨阙水沟太阳予以治疗,以消除不良反应[10]

(3)出现全身颤颤感时,应立即拔针,不宜行施任何针刺手法补泻手法,否则会导致尿潴留。[10]

(4)对癫痫患者针刺方向针感不宜向上,更不能到达头部,否则会引起癫痫频繁发作,进而恶化。[10]

6.11.2 灸法

可灸[10][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0]

可灸或药物天灸,强身保健瘢痕灸[10]

6.12 大椎穴的配伍

大椎穴配曲池风池治流感[10]

大椎穴配风门肺俞膻中麦粒灸)治哮喘[10]

大椎穴配少商放血、合谷可退热[10]

大椎穴配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脾俞白细胞减少症[10]

大椎腰俞,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作用,主治疟疾

大椎合谷中冲,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

大椎长强,有通调督脉作用,主治脊背强痛。

大椎曲池鱼际外关合谷太阳风池,治外感发热头痛[10]

大椎脊中腰阳关,治腰背痛[10]

大椎后溪间使支沟,灸大椎,治疟疾寒热[10]

大椎风池后溪水沟申脉,治小儿惊风[10]

大椎定喘风门肺俞丰隆,治咳喘[10]

6.13 文献摘要

伤寒论》:太阳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针灸甲乙经》: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痉,脊强互引,恶风振栗喉痹大气满喘,胸中郁郁气热,䀮䀮,项强寒热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席,大椎主之。灸寒热之法,先取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针灸甲乙经》:三阳督脉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疗五劳七伤温疟,痃疟,气疰,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

针灸大成》: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痎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

类经图翼》:大椎五劳七伤乏力风劳食气,痎疟久不愈,肺胀胁满呕吐上气,背膊拘急,项颈强不得回顾。

类经图翼》: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备急千金要方》: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

普济》:灸以年为壮

《外台寿世方》:治哮吼妙法(喉内有声而气喘者是),病发先一时,用凤仙花(又名指甲草)连根带叶熬出浓汁,乘热蘸汁在背心上用力擦洗,冷则随换,以擦至极热为止。无则用生姜擦之,再用白芥子三两,轻粉白芷各三钱,共研为末,蜂蜜调匀作饼,火上烘热,贴背心第三节骨上,贴过热痛难忍,正是拨动病根,务必极力忍耐,切勿轻易揭去,冷则将药饼取下,烘热再贴,一饼可贴二三日。无论病愈未愈,多备药饼换贴,不可间断,轻则贴一二日,重则贴三四日或五六日,永不再发……痰气结胸及咳嗽痰喘

6.14 研究进展

6.14.1 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刺大椎可使白细胞增多,对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有明显的左移现象。艾灸大椎能促进伤寒杆菌凝集素或溶血素的产生,而灸2壮作用较为明显,间隔不同天数测定其凝集素及溶血效价,其平均效价较对照组高出2倍有余。6壮则作用较差,反复灸则效果更佳。用溶血斑试验来测定艾灸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得到了相同的效应,与抗体的增长规律相一致;艾灸电针大椎足三里等,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电针大鼠的“大椎”、“命门”等,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亦提高,吞噬能力最高可达56.8%。弱刺激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73%,强刺激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平均下降30%。其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途径是通过神经反射完成的,交感神经起增强作用迷走神经抑制作用[10]

灸小白鼠大椎穴,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提高其免疫功能

针刺人工创伤或化学性炎症的家兔或大白鼠“大椎”,有抗炎或减轻炎症渗出过程和加强增殖过程的作用弱刺激针刺大椎,能增强家兔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使调理素凝集素、溶血素、补体效价明显增加。强刺激针刺反可使其降低。[10]

6.14.2 体温中枢的影响

观察深刺浅刺大椎的退热效应,发现针刺大椎无论深浅都有一定的退热效应,但深刺组较浅刺组退热快,退热幅度大且在改善微血管灌流、加快血液循环、扩张皮肤血管作用上明显优于浅刺组(P<0.001),说明深刺大椎才能起到通阳解热的作用深刺大椎可能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发汗中枢兴奋,从而使汗腺大量排泄汗液汗腺皮肤血管扩张而退热。[10]

6.14.3 对肺功能影响

连续针刺大椎1周后,可出现呼吸功能增强、肺通气量增加,也可使支气管痉挛得到缓解,呼吸道阻力下降,对哮喘病有效。[10]

6.14.4 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针刺大椎白细胞有双向调整作用,使高的下降,低的上升。因化学治疗引起白细胞减少者,针刺大椎足三里等穴,可使白细胞上升,有效率可达80%~90%。有实验研究艾灸化学治疗后骨髓移植模型的小鼠“大椎”,能够明显增多小鼠的白细胞,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针刺大椎内关,对血小板有调整作用,治疗切脾术后血小板过多症,可使血小板数目逐渐下降至正常,而对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有使血小板数目增多的功效。[10]

6.14.5 甲状腺功能的调整作用

有研究表明,不同手法甲状腺功能影响也不同,如用载波射流(8000~18000 Hz)刺激家兔“大椎”、“水突”,对甲状腺功能促进作用,而电针相同腧穴则呈抑制作用[10]

电针家兔“大椎”“水突”穴,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地降低甲状腺摄碘量,但对于滤泡扩大、上皮变低的甲状腺,针后可使滤泡缩小,上皮变高。对切断一侧迷走神经、摄碘量已升高的甲状腺,针后可显著降低摄碘量,使形态上原无明显变化的滤泡扩大,上皮变低,当切断两侧交感神经干后,电针甲状腺即无明显影响,说明该效应交感神经有关。[10]

6.14.6 肿瘤抑制作用

实验报道,米粒灸小鼠“大椎”,对小鼠实体瘤和腹水癌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延长该小鼠的存活时间,并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整体防卫免疫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

6.14.7 治疗感冒

大椎穴,行散刺再拔罐。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壮,或艾条灸20分钟,每日2~3次。

6.14.8 治疗荨麻疹

大椎穴,行强刺激留针5分钟。

6.14.9 治疗痤疮

三棱针点刺梅花针叩刺数下,然后火罐,以出血为度。

6.14.10 治疗发热

针刺或电针实验性发热家兔的“大椎”,可见发热抑制或减弱,持续时间缩短[10]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6.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2.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6-358.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6.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6-35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