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

络穴 腧穴学 八脉交会穴 特定穴 针灸学 中医学 足部腧穴 十五络穴 穴位特效按摩 足太阴脾经经穴 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ōng sūn

2 英文参考

Gōngsūn SP4[中国针灸学词典]

gōngsū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公孙
汉语拼音Gongsun
罗马拼音Jungsun
美国英译名Generation Gap
各国代号中国SP4
日本4
法国莫兰特氏RP4
富耶氏RP4
德国MP4
英国Sp4
美国Sp4

公孙经穴名(Gōngsūn SP4)[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SP4[2]。属足太阴脾经[2]公孙足太阴脾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2][2]公孙黄帝的姓氏,黄帝以土德王天下,此穴为脾(土)经络穴,故名公孙[2]。主治胃痛胃痉挛胃脘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噎膈臌胀,饮食不化,肠鸣肠痉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卧脚气黄疸眩晕,妇人血晕胎衣不下癫痫疟疾胁痛疝气脱肛神经性呕吐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肠风下血胸闷心痛失眠心烦,发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足痛,足肿,霍乱,肝炎,腹水胃癌子宫内膜炎,心肌炎足跟痛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6 穴名

公孙黄帝的姓氏,黄帝以土德王天下,此穴为脾(土)经络穴,故名公孙[2]

公,是年老的尊称和正直的意思。孙,《说文》:“子之子曰孙。”《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公孙即祖孙。祖与父皆可称公,公亦正直之意,旁系皆可称孙,孙亦曲细之意(为孙络孙脉)。足太阴之正经如公,别走阳明别络如孙,正经络脉在此分行,正为公孙之义也。杨上善曰:“肝木为公,心火为子,脾土为孙。穴在公孙之脉,因名公孙也。”[3]

7 所属部位

[4]

8 公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5][6]

公孙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的前缘,赤白肉际[6]

公孙位于跖区,第一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正坐或仰卧取穴[6]

公孙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png

公孙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公孙穴的位置.png

公孙穴的位置

公孙的位置

公孙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公孙的位置

公孙穴的位置(肌肉

公孙的位置

公孙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取穴,距太白1寸。

公孙位于跖区,第一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正坐或仰卧取穴[6]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足大趾内侧后方,距太白l寸处取穴;或沿太白向后推至一凹陷,即为本穴[7]

快速取穴: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内侧,弓形骨后端下缘凹陷处即是[8]

10 穴位解剖

公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跗内侧动脉及足背静脉网。分布着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皮肤由腓浅神经的分支,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内侧支和隐神经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内有血管网及少量的脂肪。趾跖侧筋膜在足底部形成跖腱膜,前方止于跖趾关节囊和屈肌腱鞘。针经上述结构,进入(踇)展肌和(踇)短屈肌,该二肌由足底内侧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踇展肌→踇短屈肌[8]

皮肤→皮下组织→𧿹短展肌→𧿹短屈肌[9]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背内侧皮神经、隐神经分布;深层有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分布[9]

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并有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通过[9]

11 公孙穴的功效与作用

公孙健脾胃,调冲任的作用

公孙有理脾胃、调冲脉、清神志的作用[9]

公孙穴是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主要作用是调理脾胃,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穴之一,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腹胀泄泻水肿等均可治之[9]

公孙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合于胃心胸部位,冲脉起于胞中,至胸中而散,足太阴脾经又上注于心,故可治疗脾胃、心胸部位的疾病[9]

公孙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有理气宽胸、降痰除烦作用[9]

12 治病

公孙穴主治胃痛胃痉挛胃脘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噎膈臌胀,饮食不化,肠鸣肠痉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卧脚气黄疸眩晕,妇人血晕胎衣不下癫痫疟疾胁痛疝气脱肛神经性呕吐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肠风下血胸闷心痛失眠心烦,发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足痛,足肿,霍乱,肝炎,腹水胃癌子宫内膜炎,心肌炎足跟痛等。

公孙穴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肠鸣腹胀腹痛痢疾泄泻心烦失眠水肿、发狂妄言嗜卧脚气[9]

公孙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9]

公孙主治脾胃和肝肾等疾患:如呃逆呕吐噎膈臌胀腹痛胃脘痛、食不化、肠鸣泄泻痢疾黄疸水肿眩晕、妇人血晕胎衣不下癫痫疟疾胁痛疝气脱肛[9]

现代多用公孙治疗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9]

公孙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泄泻痢疾肠风下血胸闷心痛失眠心烦嗜卧,发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足痛,足肿,脚气水肿霍乱[9]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痢疾,肝炎,腹水胃癌肠痉挛

产科系统疾病: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

其它:心肌炎胸膜炎,癫痫足跟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9][9][9][9]

深刺可透涌泉,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足底[9]

13.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14 配伍

公孙内关治疗胃、心、胸病证是其所长[9]

公孙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

公孙束骨八风,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公孙中脘足三里内关,治胃脘疼痛[9]

公孙丰隆膻中,治呕吐眩晕[9]

公孙丰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作用,主治呕吐痰涎,眩晕不已。

公孙内关神门,治心胸痛[9]

15 特效按摩

中指指腹向内按压公孙穴,以有酸痛感为宜,可辅助治疗腹胀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等症[9]

16 现代研究

16.1 对胃肠的影响

针刺公孙穴对胃和小肠的运动有明显的调整作用抑制胃酸的分泌[9]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针刺公孙,观察对胃电图的影响,发现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胃窦及胃体部胃电幅值[9]

有实验表明,针刺公孙可使小肠蠕动增强,对小肠运动有调节作用[9]

针刺公孙穴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对小肠运动及分泌功能有调节作用,并具有一定特异性。多数情况下可使小肠蠕动增强、小肠液分泌增加,小肠葡萄糖吸收率也明显升高。[9]

16.2 镇痛作用

刺激动物内脏神经所引起的大脑皮质诱发电位为痛反应的指标,电针公孙”,对大脑皮质诱发电位抑制效应[9]

针刺公孙穴可提高腹部皮肤的痛阈,用于针麻。具有抗切皮痛抑制胃反应的作用[9]

16.3 单纯性肥胖

配合天枢梁丘丰隆,针刺得气平补平泻天枢电针留针30 min,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满意[9]

16.4 原发性低血压

据报道,配合内关,针刺得气,用电针治疗仪分别连接于双侧同名穴,每次20 min,每日1次,10~20次为一疗程[9]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针灸甲乙经》:实则肠中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虚则鼓胀,腹中气大满,热痛嗜卧霍乱公孙主之。

针灸大成》:主寒疟不嗜食,痫气,好太息,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头面肿起,烦心狂言,多饮,胆虚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备急千金要方》:腹胀、食不化,鼓胀,腹中气大满;肠鸣

医宗金鉴》:公孙主治痰壅膈,肠风下血积块疴,兼治妇人气蛊等证。

八脉八穴歌》:九种心疼涎闷,结胸反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针经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针灸大全》:九种心疼;痰膈涎闷,胸中隐痛脐腹胀满,气不消化胁肋下痛;泄泻不止,里急后重反胃吐食。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0.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4.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60.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4-195.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