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胃火证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证名 中医学 呃逆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e nì ·wèi huǒ zhèng

2 英文参考

hiccough with stomach fire syndrom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呃逆·胃火证(hiccough with stomach fire syndrome[1])又称胃火呃逆,是指胃火上逆,以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呃逆证候[1]

4 呃逆·胃火证症状

呃逆·胃火证患者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象滑数[2][3]

5 证候分析

热积肠胃,胃火上逆:多因嗜食辛辣炙煿及醇酒,或过用温补之剂,胃肠蕴积实热胃火上冲,故呃声洪亮。胃热伤津,肠间燥结,则口臭烦渴而喜冷饮,便结尿赤。舌苔黄,脉象滑数,皆为胃热内盛之征。[3][3]

6 呃逆·胃火证的治疗

6.1 治法

呃逆·胃火证治宜清降泄热止呃[3]

呃逆·胃火证治宜清胃泻火,降逆止呃[3]

6.2 方药治疗

呃逆·胃火证可用竹叶石膏汤[备注]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竹叶石膏麦冬人参半夏粳米炙甘草柿蒂竹茹以清火降逆。方中人参可改用沙参,配合石膏竹叶麦冬清阳胃火半夏柿蒂化痰降逆。如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可合用小承气汤[备注]小承气汤(《伤寒论》):大黄厚朴枳实通腑泄热,腑气通则胃气降,而呃逆自止。[3]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实证天突巨阙膈俞丰隆行间(均泻),胃热者加陷谷合谷[4]

6.3.2 方二

[5]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取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天枢合谷内庭公孙

随证配穴口干口苦者,加陷谷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天突任脉阴维脉之会,能和中降逆。内关阴维,能宽胸利膈。膈俞有利膈镇逆之功。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能和降胃逆。手阳明经穴合谷,与足阳明荥穴内庭大肠募天枢相伍,以泻阳明胃火公孙足太阴脾经穴,通于冲脉,与内关相配,可降胃气

6.3.3 方三

处方天突 内关 足三里 中脘

方义:天突任脉阴维脉之会,能和中降逆;内关手厥阴心包络穴宽胸利气,降逆止呃;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中脘是胃之募穴和胃行气

随证配穴热呃-公孙内庭

操作:毫针刺,虚用补法,可灸,实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6.4 食疗

6.4.1 推荐食材

呃逆·胃火证患者建议食用茭白苦菜苦瓜西瓜石膏绿豆扁豆[5]

6.4.2 推荐食疗

[5]

1.生地石膏粥(《百病饮食自疗》):生地黄15g.石膏粳米各30g。生石膏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与生地黄粳米煮粥。日1次。

2.白扁豆粥(《延年秘旨》):白扁豆60g洗净,粳米100g洗净,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

3.白糖番茄(《食疗本草学》):番茄120g,白糖适量。番茄用沸水浸烫后,撕去外皮捣烂,加白糖拌匀服。

7 关于呃逆

呃逆(hiccough[5][6])为症状[7]。见《万病回春》卷三。一作𩚬逆、逆[7]哕逆[7]。《黄帝内经素问》称哕[7]。金、元多称咳逆[7]。又称吃逆吃忒[7]。俗称打咯忒[7]呃逆是指以胃脘气上逆,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多因寒凉刺激,饮食过急、过饱,情绪激动,疲劳,呼吸过于深频等而诱发[8]

呃逆一证,轻重差别极为明显[8]。如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常可自,行消失[8]。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以惊恐,或闭气不令出入,皆可取效[8]。若持续不断,则需根据寒热虚实辨证,及时给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始能渐平[8]。若在其他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又每为病势转向危重的一种表现,谓之“土败胃绝”,预后欠佳,更应加以注意[8]

呃逆可见于西医的胃肌痉挛、膈肌痉挛神经呃逆,亦可见于危重病证[8]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及其他胃、肠、腹膜、纵隔、食管的疾病,引起膈肌痉挛发生呃逆者,均可参照辨证治疗[8]

呃逆现常分为实证(包括胃寒证胃火证气滞证气滞痰阻证等)、虚证(包括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胃阴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呃逆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7-150.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5-67.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1.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61.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6.
  8. ^ [8]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呃逆·胃火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呃逆·胃火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呃逆·胃火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呃逆·胃火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