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胃阴虚证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证名 中医学 呃逆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e nì ·wèi yīn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hiccough with syndrome of stomach yin deficienc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呃逆·胃阴虚证(hiccough with syndrome of stomach yin deficiency[1])是指胃阴不足,胃失和降,以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红,苔少干,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呃逆证候[1]

4 呃逆·胃阴虚证症状

呃逆·胃阴虚证患者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脉象细数[2][3]

5 证候分析

津液不足,胃失濡养,失于和降:由于热病伤胃阴,胃失濡润,难以和降,故呃声急促。气逆无力,故不连续发作。虚热内扰,液耗津伤,所以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质红干或有裂纹,脉象细数,亦属津液亏耗之征。[3][3]

6 呃逆·胃阴虚证的治疗

6.1 治法

呃逆·胃阴虚证治宜生津养胃止呃[3]

呃逆·胃阴虚证治宜和胃降逆滋阴养胃[3]

6.2 方药治疗

呃逆·胃阴虚证可用益胃汤[备注]益胃汤(《温病条辨》):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冰糖枇杷叶石斛柿蒂等以降逆止呃。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养胃阴,是为甘寒生津之法。加石斛可增强养阴之功,又加枇杷叶柿蒂以和降肺胃而平呃逆。如胃气大虚,不思饮食,则合用橘皮竹茹汤[备注]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方论》):人参橘皮竹茹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和中。[3]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虚证关元气海足三里[4]

6.3.2 方二

[5]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胃俞中脘太溪

随证配穴:不思饮食者,加太白下脘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前四穴如前所述。取胃的募穴中脘,与胃俞相配乃俞募配穴,以益胃气,生津濡润。更配足少阴经之原穴太溪,以滋阴生津

6.4 食疗

6.4.1 推荐食材

呃逆·胃阴虚证患者建议食用山药玉竹石斛、梨、葡萄西瓜[5]

6.4.2 推荐食疗

[5]

1.山药玉竹白鸽汤(《食疗本草学》):白鸽1只,山药玉竹麦门冬各15g。将白鸽取肉切小块,与后三者同加水煎汤至肉熟。饮汤食鸽肉

2.五味枸杞饮(《摄生众妙方》):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g。五味子置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加水1000mL,煮取800mL,加入冰糖代茶饮

3.石斛花生米(《中国药膳学》):鲜石斛50g,花生米500g,食盐6g,大茴香3g,山柰3g。石斛切成:1cm长的节,锅内加清水,并入食盐大茴香、山奈、石斛,待盐溶化后,倒入花生米,烧沸后文火煮约1.5小时,至花生米入口成粉质。

7 关于呃逆

呃逆(hiccough[5][6])为症状[7]。见《万病回春》卷三。一作𩚬逆、逆[7]哕逆[7]。《黄帝内经素问》称哕[7]。金、元多称咳逆[7]。又称吃逆吃忒[7]。俗称打咯忒[7]呃逆是指以胃脘气上逆,呃呃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多因寒凉刺激,饮食过急、过饱,情绪激动,疲劳,呼吸过于深频等而诱发[8]

呃逆一证,轻重差别极为明显[8]。如偶然发作,大都轻浅,常可自,行消失[8]。或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以惊恐,或闭气不令出入,皆可取效[8]。若持续不断,则需根据寒热虚实辨证,及时给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始能渐平[8]。若在其他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又每为病势转向危重的一种表现,谓之“土败胃绝”,预后欠佳,更应加以注意[8]

呃逆可见于西医的胃肌痉挛、膈肌痉挛神经呃逆,亦可见于危重病证[8]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及其他胃、肠、腹膜、纵隔、食管的疾病,引起膈肌痉挛发生呃逆者,均可参照辨证治疗[8]

呃逆现常分为实证(包括胃寒证胃火证气滞证气滞痰阻证等)、虚证(包括脾胃阳虚证脾肾阳虚证胃阴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呃逆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7-150.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65-67.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1.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9-61.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6.
  8. ^ [8]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呃逆·胃阴虚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呃逆·胃阴虚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呃逆·胃阴虚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呃逆·胃阴虚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