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蜇伤诊疗规范

法规文件 蚂蚁蜇伤 诊疗规范 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ǎ yǐ zhé shāng zhěn liáo guī fàn

2 基本信息

蚂蚁蜇伤诊疗规范》为《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的一部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1年7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417号)印发。

《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 年版)》包含以下部分:

一、狂犬病诊疗规范

二、犬咬伤诊疗规范

三、猫抓咬伤诊疗规范

四、啮齿动物致伤诊疗规范

五、蛇咬伤诊疗规范

六、猴咬伤诊疗规范

七、马咬伤诊疗规范

八、猪咬伤诊疗规范

九、禽类啄伤诊疗规范

十、胡蜂蜇伤诊疗规范

十一、海蜇蜇伤诊疗规范

十二、蚂蚁蜇伤诊疗规范

十三、蜱咬伤诊疗规范

十四、蜘蛛咬伤诊疗规范

十五、石头鱼刺伤诊疗规范

3 发布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1〕4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规范常见动物致伤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我委组织专家制定了《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联系人:医政医管局  张少伟、杜青阳

电 话:010-68791821、68792989

传 真:010-68791823

附件: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1年7月29日

4 全文

蚂蚁蜇伤诊疗规范

蚂蚁(Ant)是一种常见的昆虫,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是地球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在全世界达 16000 种以上,我国约有2000 多种,常见的有600 多种。生活中常见的有工蚁、小黄家蚁、剑颚臭家蚁、伊氏臭蚁、大头蚁、黑蚁及火蚁等。蚂蚁常在路边、草丛、墙角及墙缝中筑巢。在我国南方省份蚂蚁物种较丰富,而北方及西北干旱地区等省份物种较少。根据蚂蚁种类的不同,毒液成分及含量表现出复杂、多样,但主要含有多肽蛋白质生物碱、蚁酸及生物胺等有毒物质。据不完全统计,随着地球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增加,全球每年被蚂蚁蜇伤后就诊的人数达数百万,轻者引起局部肿痛,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个别病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等。为更好地指导蚂蚁蜇伤患者的诊疗工作,提高救治水平及减少死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4.1 一、流行病学

蚂蚁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范围也甚广,全国各地都有,但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云南、广东及福建等地区,在我国蚂蚁蜇伤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4~10 月份,白天及傍晚均可发生,常见于户外劳作或纳凉时,个别也发生在家中。据不完全统计,被蚂蚁蜇伤后约15%会产生局部严重反应,2%会产生严重系统反应,普通蚂蚁蜇伤后,症状轻,预后良好,但是火蚁蜇伤后病情较重,极个别可引起死亡等。

4.2 二、发病机

通常蚂蚁以大颚咬住人的皮肤,用其蜇针将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皮肤,致使人体发生中毒和(或)过敏反应蚂蚁毒液是复杂的生物毒性化学混合物,其主要活性包括溶细胞性溶血性、过敏性、麻痹性及促炎性等,毒液中多肽蛋白质类毒素主要起细胞毒性神经毒性过敏反应线性肽具有细胞溶解溶血作用神经毒性肽主要作用离子通道,阻断突触传递而引起弛缓性麻痹,导致周围性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循环衰竭等,多肽是主要的过敏原,引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磷脂酶作为主要蛋白质毒素之一能引起神经毒性血小板活化、过敏反应溶血组织损伤毒性生物碱会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溶血细胞组织坏死,火蚁毒液含有大量的疏水性哌啶生物碱,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强烈的作用,引起烧灼感、水肿脓疱溶血坏死等;蚁酸具有强烈的细胞毒作用,使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胞溶解破裂;过多的生物胺使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容积增大、血管透性增加,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头晕恶心心悸血压下降等。目前国内外蚂蚁病机制研究的不充分,尚未完全阐明其具体机制,总之,蚂蚁蜇伤后的中毒效应是多种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蚂蚁引起的中毒机制也不同。

4.3 三、临床表现

4.3.1 (一)局部症状

4.3.1.1 1.风团和红晕:

大多数被蚂蚁蜇伤的患者在伤处皮肤迅速出现瘙痒、疼痛、红肿及风团样皮疹,一处或多处蜇伤处可见针尖样皮损。

4.3.1.2 2.水疱脓疱

最初 24 小时内,蜇伤处或其周边可形成水疱脓疱(见图 1),在 24 小时左右达到最大,可持续1周或更长时间,若未规范处理可继发创面感染。3.大面积局部反应:部分患者蚂蚁蜇伤部位周围皮肤可出现大面积红斑,肿胀明显,伴发大片水疱脓疱

图.png

图 1 水疱脓疱

4.3.2 (二)全身症状

大多数可在蜇伤后数分钟发生,轻者可表现为全身瘙痒,风团样皮疹(见图 2)或皮下散在性和弥漫性红斑。重者出现头晕乏力烦躁不安、一过性昏迷抽搐等脑缺氧和脑水肿表现。少数严重病例可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图.png

图 2 风团样皮疹

4.3.3 (三)过敏性休克

多猝然发生,表现为蚂蚁蜇伤后迅速起病,常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反应,部分患者迟发性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特点如下:

1.有休克表现,即收缩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或自基线下降≥30%,患者有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意识模糊,重则昏迷

2.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伴随过敏相关症状皮肤黏膜表现:如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呼吸道阻塞症状:有胸闷憋气、发绀、喉头堵塞感、气急等表现,以致因窒息而死亡。循环衰竭表现: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到血压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脏停搏。

4.3.4 (四)并发症。

1.软组织感染:蜇伤后未及时清洗消毒伤口或无菌水疱破溃后未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可继发周围软组织感染,表现为伤口周围软组织红肿或形成脓肿,皮温高可合并畏寒发热疼痛等全身症状

2.急性浅表淋巴管炎:可表现为蚂蚁蜇伤处临近淋巴结肿胀、触痛,伤口同侧肢体索条状红线、硬且触痛,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喉头水肿:出现咽痛声嘶喘鸣呼吸困难等,甚至发生窒息

4.心律失常: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

4.4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目前无特异性辅助检查

4.4.1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升高。

4.4.2 (二)肾功能

尿素氮(BUN)、肌酐(Cr)等可升高。

4.4.3 (三)肝功能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可轻度升高。

4.4.4 (四)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可升高。

4.4.5 (五)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可有轻微异常。

4.4.6 (六)电解质

低钾、低钠等。

4.4.7 (七)心电图

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

4.4.8 (八)彩超:

局部感染处形成脓肿,在彩超下可见混杂低回声团块。

4.5 五、诊断

主要依据蚂蚁蜇伤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4.5.1 (一)有明确的蚂蚁蜇伤史:

易诊断,但个别因天黑等其他原因不能明确蚂蚁蜇伤史也不能排除。

4.5.2 (二)典型的局部症状和全身表现:

被蜇伤部位(一处或多处)有瘙痒、疼痛、红肿、皮疹及水疱等局部症状,蜇伤处可见针尖样皮损,部分患者表现为全身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4.6 六、鉴别诊断

4.6.1 (一)毒蛇咬伤血液毒素类):

咬伤处有牙痕1~4个点,典型病例有两点大而深的牙痕,被咬部位疼痛,或局部麻木,伤肢肿胀,第 2~3 天时最为严重,其周围可出现血疱水疱及瘀斑等,严重者出现皮下及内脏出血。该病肿胀及疼痛明显,常伴有血小板明显下降及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治疗原则是迅速破坏和清除局部毒液,减缓毒液吸收,早期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

4.6.2 (二)蜈蚣蜇伤

伤口为一对小出血点,局部疼痛、红肿,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发热心悸谵妄昏迷等,一般无水疱,常无瘙痒,以伤口疼痛为主要特征,可与蚂蚁蜇伤鉴别。治疗原则是迅速清除局部毒素,止痛消肿,抗过敏治疗及预防破伤风

4.6.3 (三)隐翅虫皮炎

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皮损常发生暴露部位,表现为在接触部位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伴有烧灼疼痛感,其上逐渐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脓疱,可继发表皮坏死糜烂及结痂等,1~2 周脱痂愈合,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根据隐翅虫接触史及皮损情况可与蚂蚁蜇伤鉴别。治疗以局部创面弱碱性液清洗,镇痛,止痒,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为主。

4.7 七、治疗

目前国内还没有特异性的抗毒血清

4.7.1 (一)治疗原则。

立即脱离蚂蚁蜇伤环境;迅速评估病情,尽早识别过敏性休克、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各种危象;积极抗过敏、抗休克对症治疗注意观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4.7.2 (二)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如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展开抢救。肾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的首选药物,按0.01mg/kg体重给药,成人单次剂量 0.3~0.5 mg,14 岁以下儿童单次最大剂量 0.3 mg。与手臂的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相比,前外侧大腿肌内注射起效更快。如症状控制不佳,可能需要多次重复给药;抢救过敏性休克时,应常规仰卧位、下肢抬高、松衣扣、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及液体复苏等;H1 受体拮抗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严重过敏救治的二线药物使用,如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者,可吸入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管活性药物可酌情使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等。轻者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抗组胺药物或肌注苯海拉明等 。

4.7.3 (三)局部治疗

1.局部以弱碱性液冲洗,可使用1%软皂溶液、肥皂水、2.5%~2.8%氨水或 5%碳酸氢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注射液冲洗

2.蜇伤局部可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3.局部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醋酸氟轻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也可用炉甘石洗剂百部酊等。

4.被蜇伤后应尽量避免将水疱弄破,防止伤口继发感染,伤口予以消毒包扎。

5.大面积局部反应给予抗过敏处理,也可加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类中药内服外用。

4.7.4 (四)并发症治疗。

1.软组织感染和急性浅表淋巴管炎:出现软组织感染或浅表淋巴管炎应规范抗感染处理,软组织感染出现脓肿可切开引流。

2.喉头水肿:面罩吸氧,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尽早气管插管,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咽喉部喷雾0.1%肾上腺素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足量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使水肿尽快消除。严重喉阻塞者,发现后立即气管切开

3.心律失常: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注意寻找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选用针对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治疗,积极改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腺苷维拉帕米心房扑动可用β受体阻滞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镁盐等;伴有中、重度缺钾者,为了改善心律失常,应积极给予补钾治疗等。

4.7.5 (五)预防破伤风

蚂蚁蜇伤伤口属于污染伤口,有感染破伤风风险,应根据《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 年版)》中附件1《外伤破伤风疫苗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进行正确的破伤风预防。

4.7.6 (六)心理干预。

蚂蚁蜇伤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及时干预,可通过介绍蚂蚁蜇伤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蚂蚁蜇伤的正确认识,使患者心理上消除对蚂蚁蜇伤的顾虑,缓解焦虑情绪,早日康复

4.8 八、预防

(一)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垃圾以及杂草等,大力开展杀灭有害蚂蚁行动

(二)在多蚂蚁地区劳动或户外活动时,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长裤、袜子及高筒水鞋等,防止被蚂蚁蜇伤。

(三)随身携带类固醇类外用药物,如不慎被叮蜇要及时冲洗伤口后涂抹患处,若出现全身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广泛宣传蚂蚁蜇伤防控知识和救治办法,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科学防控水平,尤其是红火蚁蜇伤危害较大要引起高度重视。

4.9 九、蚂蚁蜇伤诊疗流程图

图.png

5 编写专家组名单

组长

王传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组长

殷文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庆军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刘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范昭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峰 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宾文凯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陈名智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

邓玖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丁庆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杜望 浙江大学丽水医院

杜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冯祖欣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郭慧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贯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树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郭志涛 天津市西青医院

何武兵 福建省立医院

黄磊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菅向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蒋荣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康新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康建华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

院兰频 浙江大学丽水医院

李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洪臣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

李建国 河北省人民医院

李其斌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永武 厦门市第五医院

李宗浩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梁子敬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林起庆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刘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刘凤娥 长沙市第一医院

陆军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吕新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苗冬滨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潘群婕 浙江大学丽水医院

皮党育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邱泽武 北京市解放军总院第五医学中心

曲晨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石 斌 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唐华民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唐映利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

王博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

王敬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

王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华峰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医院

王培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魏蜀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万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王义宣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王志伟 北京丰台医院

吾路汗·马汗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纪峰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吴俊华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吴凌峰 浙江大学丽水医院

肖敏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谢璐涛 浙江大学丽水医院

谢增如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徐哲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薛乔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颜长护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

杨凯春 厦门市第五医院

杨树青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张艳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张志升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中良 北京市顺义区结核病防治中心

赵宇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郑以山 南京市第二医院

朱思奇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朱政纲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庄鸿志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

庄天从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