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

消毒灭菌 消毒专业基本术语 生物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o dú

2 英文参考

disinfection[WS/T 466-2014 《消毒专业名词术语》]

3 概述

消毒(disinfection)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1][2]消毒方法包括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和次氯酸钙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2]

消毒 disinfection 原意为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但一般也用来表示杀灭微生物的意思。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L.J.Lister)首创用消毒作防疫及手术的基本处置。其物理方法可用射线或紫外线照射以及加热;化学方法可使用杀菌剂(此时称作消毒剂)。可以根据细菌的种类、条件、消毒对象的性质(用具、生物体或场所)选择使用,消毒效果则根据细菌所处的条件而有显著差异。在湿润状态下.即使温度较低也很易死灭,但芽孢却非常耐热。在水中也因离子等其它物质的存在而有很大差异。

4 消毒的概念

消毒是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以防止传染病传播的措施。常用的消毒法有物理的加热消毒法和化学的药剂消毒法。加热能使病原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并使酶失活,因而能杀死微生物。煮沸是最常用的加热消毒法,一般不产芽孢的微生物经5分钟煮沸就可被杀死。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剂称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种类很多,有75%酒精、碘酒、红溴汞红药水)、龙胆紫(紫药水)、氯等。大多数消毒剂能使蛋白质凝固,碘酒中的碘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红溴汞中的汞能与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氯在与水作用时放出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新生氧,使蛋白质氧化变性消毒剂一般只对细菌营养体有效,而对芽孢很少有杀死作用

消毒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于传染病的预防,如对饮水、食品、餐具等通过煮沸进行消毒牛奶饮料等食品可放在62~63℃下处理30分钟进行消毒。这样既可将结核分枝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杀死,又不影响牛奶饮料等的风味。英国医生李斯特于1865年首先使用石炭酸对医生的双手、手术器械、包扎绷带、手术部位等进行消毒,其后外科手术的死亡率很快从45~80%下降为15%。这充分显示了消毒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4.1 消毒灭菌区别

灭菌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特别是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孢。

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使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并非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4.2 消毒剂灭菌剂从杀菌效果上有何区别

灭菌剂消毒剂从杀菌效果上是有严格区别的。

消毒剂是指能杀死病原微生物消毒剂药剂,并非一定要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灭菌剂是指那些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能100%杀死细菌芽孢的高效类消毒剂。

4.3 什么是“三致效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5 常规消毒方法

5.1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几种类型

有物理法、化学法、机械法。

5.2 物理消毒法包括哪几类

主要有热消毒法、紫外消毒法、电离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等。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是热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5.3 消毒法分几种

消毒法主要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方法。主要有蒸汽消毒热水消毒两种。

优点是效果好、无残留,缺点是只能用于耐热物品的消毒,使用成本高,会导致被使用物品或所在环境的温度升高,

目前逐渐被冷消毒所取代。主要应用于食品、食品加工、医院、制药等行业的管道、器具、设备等的消毒

5.4 紫外消毒

紫外线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线灯中产生的波长为2000~3000A的紫外线来杀灭微生物方法。优点是使用方便,缺点是紫外线穿透性差、光照强度随距离加长而降低、房舍率低。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剂量不同以及对人体暴露部位具有伤害性等。它主要应用于空气、水和物品表面的预防性消毒等。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一定要注意光源的高度、强度、保证人体健康。

5.5 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方法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

5.5.1 有代表的消毒剂分别是

目前为止,有代表性的消毒剂已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为甲醛,第二代为环氧乙烷,第三代为戊二醛,第四代也是最新一代,及二氧化氯

5.5.2 按杀灭微生物效能,化学消毒剂可分为

常用化学消毒剂按杀微生物效能可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消毒剂三类。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包括芽胞真菌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又称灭菌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

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乙醇煤酚皂溶液等;

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不能灭杀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细菌芽胞,如洗必太和新洁而灭等。

5.5.3 消毒剂按化学特性来分类可分为

a、酸、碱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有效本类主要包括硝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b、氧化剂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但受温度、光线的影响,蒸发失效,消毒力受污物影响最大。包括:双氧水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c、卤素类: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与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所有卤素均具有显著的杀菌性能氟化钠真菌芽胞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粘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8倍。卤素类易受温度、光照、蒸发等条件影响而失效,而且其消毒力受污物的影响大,需要在强酸下才有效,碱性条件下效果降低。包括:漂白粉碘酊、氯胺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d、酚类: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酚能抑制和杀死大部分细菌的繁殖体。真菌病毒石炭酸不太敏感。对位、间位、邻位甲酸的杀菌力强,混合物称三甲酚来苏尔比酚杀菌力大4倍。酚类消能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包括:苯酚鱼石脂甲酚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e、醛:杀菌机理是蛋白质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应。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会致癌,易造成皮肤上皮细胞死亡而导致麻痹死亡,甲醛消毒力受污物、温度、湿度影响大。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做灭菌剂使用。

f、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利于乳化,能吸附细菌表面,改变其通透性,溢出重要物质,从而产生消毒杀菌效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仅对阳性菌有效。不解离表面活性剂无杀菌效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G-、G+菌均有效,对绿脓杆菌、芽孢作用弱,不能杀死结核杆菌,可被污物及肥皂(阴性表面活性剂)等影响而减弱其消毒能力。常用的有新吉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g、醇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干挠代谢杀菌特点使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已丙醇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

5.5.4 市场上主要的酸碱类消毒剂

市场上的酸碱类消毒剂包括硝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等。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较广。一般作为管道的卫生清洗和预消毒

5.5.5 市场上主要的氧化类消毒剂

类消毒剂均为高效、广谱类灭菌剂,安全、快速、杀菌效果好、无残留、使用方便,但个别产品稳定、易分解、使用成本高、有味等。市场上主要的产品二氧化氯过氧乙酸双氧水等。主要应用与设备、管道、器具、空气、食品、手等各个领域的消毒灭菌

5.5.6 市场上主要的醛类消毒剂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醛类消毒剂产品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目前主要用于医疗行业的器械表面和空气的消毒,该类消毒剂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5.5.7 市场上主要的醇类消毒剂

类消毒剂的优点使使用方便、安全、快速、易挥发,缺点是使用成本高、缺点是使用成本高。主要产品乙醇、已丙醇等,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行业的工艺器具、器械、手等表面的消毒

5.5.8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什么条件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杀菌广谱;使用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它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对物品无腐蚀;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药物无毒毒性低,不易燃烧爆炸,使用无危险性;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可以大量供货。要满足所有要求的消毒剂目前仍没有发现,相对而言,二氧化氯是目前最符合理想要求的消毒剂

5.5.9 正确使用消毒剂的原则

a正确选择消毒剂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消毒剂的品种很多,消费者一定要根据消毒对象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并严格遵照使用说明。如乳品企业中选用消毒剂时考虑到安全性能,首选无毒、无残留、无腐蚀的消毒剂;其次是杀菌效果,最好是广谱高效类的消毒剂;再次是考虑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问题。选择消毒剂时要选择包装上有卫生行政部门消毒产品批准文号(卫消准字)、有效期和厂名厂址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经过了国家审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证。

b正确选择消毒剂的使用浓度

不同的消毒剂都有一个适用的浓度范围,在这个浓度所需的杀菌时间和杀菌效果是不同的。如酒精,其有效杀菌浓度是从30~90%,但最佳是75%。

c正确控制消毒剂消毒时间

消毒作用时间是消毒剂使用剂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得任意改变,高浓度时可适当缩短消毒时间,但所有消毒时间的变更都要有试验作为基础。

d避免消毒液被污染

消毒液经长期频繁使用,都有可能滋生微生物,特别时中效和低效消毒剂,因此消毒剂最好现配现用。

e消毒前应将物品清洗干净,然后再进行消毒,否责会降低消毒效果。

f除有特殊说明之外,不同的消毒剂不能混合使用。

6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灭菌)时,除了应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外,还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不论使用哪种毒方法,其消毒效果都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掌握和加以利用,能提高其消毒效果,反之则会影响消毒效果或导 致消毒的失败。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6.1 消毒剂量

消毒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时间两方面。消毒强度在热力消毒时是指温度高低;在化学消毒时是指物浓度;在紫外线消毒时是指紫外线照射强度。一般来说,增加消毒处理强度能相应提高消毒(杀菌)的速度;而减少消毒作用 时间也会使消毒效果降低。当然,如果消毒强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即使再延长时间也达不到消毒目的。

6.2 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

生物的种类不同,对其消毒的效果自然不同。另外微生物的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要考虑到微生物污 染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来说,微生物的抵抗力越强、污染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

6.3 温度的影响

除热力消毒完全依靠温度作用来杀灭微生物外,其他各种消毒方法亦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无论在物理消毒还是化消毒剂中,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关于温度变化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的程度,往往随消毒方法药物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可温度系数来表示。

6.4 相对温度

消毒环境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熏蒸消毒的影响的影响十分明显,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室 内空气甲醛熏蒸消毒的相对湿度应为 80--90%,小型环氧乙烷消毒处理的相对湿度以 40--60% 为宜,大型消毒(>0.15立方米)为 50%--80%。另外紫外线在相对湿度为 60% 以下杀菌力较强,在 80%--90% 时杀菌力下降 30%-40%,因为相对湿度增高回影响紫外 线的穿透力。

6.5 酸碱度(PH值)

酸碱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某些消毒方法的效果。一方面是PH值对消毒剂本身的影响会降低或提高消毒剂的活性;另一方面是PH 值对微生物的影响。如戊二醛在PH值由 3 升至 8 时,杀菌作用逐步增强;而次氯酸盐溶液,PH值由 3 升至 8 时,杀菌作用却逐 渐下降;洗必泰、季铵盐类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较大。

6.6 有机物

消毒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往往能抑制或减弱消毒因子的杀菌能力,特别是化学消毒剂的杀菌能力。这是因为一方面有机物包围在 微生物周围,对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阻碍消毒因子的穿透;另一方面在化学消毒剂中,有机物本身也能通过化学反应消耗一部分化学消毒剂。各种消毒剂有机物的影响不尽相同,如在有机物存在时,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显著下降;季铵盐类、双胍类和过 氧化合物类的消毒作用有机物的影响也很明显;但环氧乙烷戊二醛消毒剂有机物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有机物存在,消毒剂 量则应加大。

6.7 拮抗物质

对于化学消毒方法,要注意拮抗物质的中和与干扰。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的作用会被肥皂或阴离子洗涤剂所中和;酸性或碱 性的消毒剂会被碱性或酸性的物质所中和,减弱其消毒作用

6.8 穿透作用

物品被消毒时,杀菌因子必须直接作用微生物本身才能起杀菌作用。不同消毒因子穿透力不同。例如,干热消毒湿热穿透 力差;甲醛蒸汽消毒环氧乙烷穿透力差;紫外线消毒只能作用于物体表面和浅层液体中的微生物,一张纸即可使其杀菌力降低 95% 以上。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528—2016 小型集中式供水消毒技术规范[Z].2016-12-26.
  2.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消毒专业名词术语,2014.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