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

腧穴学 特定穴 针灸学 中医学 交会穴 穴位特效按摩 经穴 面部腧穴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íng xiāng

2 英文参考

Yíngxiāng LI20[中国针灸学词典]

yíngxiā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I20[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迎香
汉语拼音Yingxiang
罗马拼音Yinghsiang
美国英译名Welcome Fragrance
各国代号中国LI20
日本20
法国莫兰特氏GI20
富耶氏
德国DI20
英国Li20
美国LI20

迎香经穴名(Yíngxiāng LI20)[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1]迎香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1]。主治鼻塞不通,口眼㖞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4 别名

冲阳(《针灸甲乙经》)。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迎香,一名冲阳,在禾髎鼻孔旁。

7 穴名

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2]

《说文》:“迎,逢也。”“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物统谓之香,故名迎香。《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金针梅花诗钞》迎香条:“善通鼻塞号迎香。”肺开窍于鼻,与大肠表里鼻塞得通,则为香为臭自可迎而知之矣。[3]

8 所属部位

[4]

9 迎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迎香鼻翼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5][6]

迎香位于鼻唇沟内,横平鼻翼缘中点处[7]

迎香位于面部,鼻翼缘中点旁,鼻唇沟中[7]

迎香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png

迎香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迎香穴的位置

迎香穴的位置(肌肉

10 取法

鼻翼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

迎香位于面部,鼻翼缘中点旁,鼻唇沟中[7]

正坐仰靠位,于鼻唇沟与鼻翼缘中点平齐处取穴[8]

快速取穴:双手轻握拳,食指和中指并拢,中指指尖贴鼻翼两侧,食指指尖处即是[9]

11 穴位解剖

迎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分布面神经与眶下神经吻合支。皮下组织内有面神经的分支和面动脉的鼻外侧动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而达提上唇肌,该肌由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9]

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9]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颧支和面动脉分布[9]

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9]

12 迎香穴的功效与作用

迎香祛风通窍理气止痛作用

迎香通鼻窍、散风热作用[9]

肺开窍于鼻,职司嗅觉,本穴又位于鼻旁,刺之能宣利鼻窍,恢复嗅觉迎香而入,治疗鼻病[9]

迎香穴位于面部,又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二经均分布于面部),所以是治疗面部疾病的主穴,诸如风袭经脉经筋弛缓之口眼㖞斜,风袭肌肤的面痒症,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的面肿,均可取本穴以散风通络、宣肺利水[9]

迎香穴治疗胆道蛔虫病经验之法[9]

迎香穴在鼻翼傍五分,主治鼻鼽不利,窒洞闭塞。《玉龙歌》载:“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盖肺开窍于鼻大肠为肺之府,本穴属大肠而位近鼻窍,有宣肺通窍之功,治鼻病嗅觉不敏,极效。[9]

13 治病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眼㖞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㖞、鼻衄、面痒、鼻息肉[9]

迎香主要用于口鼻疾患等:如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或痉挛、鼻炎鼻塞鼻衄嗅觉减退及喘息不利、胆道蛔虫症[9]

迎香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㖞斜,面痒浮肿;以及胆道蛔虫症[9]

迎香穴是治疗鼻病要穴,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㖞,面痒,面肿头痛胆道蛔虫病[9]

五官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鼻出血鼻息肉

产科系统疾病;胆道蛔虫症便秘

其它:面神经麻痹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2~0.5寸[9]

一般向鼻根部斜刺0.3~0.8寸[9]

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9]

直刺0.1~0.2寸,局部胀痛

沿鼻唇沟向内上平刺0.5~1寸,透鼻通[9]

胆道蛔虫病时应向外上平刺1~1.5寸,透四白[9]。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鼻部,有时有眼泪流出[9]

14.2 灸法

不宜灸[9]

迎香穴不宜直接灸[9]

针灸大成》:禁灸,恐火气伤气道,肺恶热也[9]

16 特效按摩

遇到伤风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过敏性鼻炎按摩迎香发热,立刻见效[9]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喎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

太平圣惠方》: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

针灸大成》:主鼻塞不闻香臭偏风,口㖞,面痒浮肿,风动面痒,状如虫行,唇肿痛,喘息不利,鼻㖞,多涕,鼽衄骨疮,鼻有息肉

百症赋》: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

18 研究进展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统计表明,针刺迎香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可达70%~90%,与中药比较,无论近期疗效或远期疗效均较中药组优越[9]

治疗鼻炎:针刺迎香能够恢复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对慢性鼻炎等黏膜疾患具有治疗作用[9]

迎香是治疗鼻病首选穴。有报道用泼尼松龙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过敏性鼻炎,埋线治疗慢性鼻炎,针刺治疗慢性鼻炎等均取得满意效果。

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刺四白穴治疗胆道蛔虫症,一般针刺约30分钟疼痛即可缓解,约2小时疼痛消失。

1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89.
  2. ^ [2]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8.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7.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6.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6.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4.
  9. ^ [9]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