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

中医学 方剂学 解表剂 辛凉解表剂 中成药 辛凉透表 清热解毒 中药学 方剂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ín qiào sàn

2 英文参考

Lonicerae and Forsythiae Powd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icerae and Forsythiae Antiphlogistic Powd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inqiao powd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银翘散同名方剂约有3首,常用者为《温病条辨》方,其组成为连翘10g、银花10g、桔梗6g、薄荷6g、淡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穗4g、淡豆豉5g、牛蒡子6g、芦根10g,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温病初起表热证。本方现代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属卫分风热证候者。[1]

银翘散已有药典标准,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第三增补本)。

4 银翘散的药典标准

4.1 品名

银翘散

Yinqiao San

4.2 处方

金银花100g、连翘100g、桔梗60g、薄荷60g、淡豆豉50g、淡竹叶40g、牛蒡子60g、荆芥40g、芦根100g、甘草40g

4.3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4.4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特异,味微甘而凉。

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类球形,直径约至76μm,外壁有刺状雕纹,具三个萌发孔(金银花)。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黄色细颗粒状物(桔梗)。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1~8细胞,常弯曲,直径10~43μm,壁厚,微具疣状突起(薄荷)。下表皮的长细胞与短细胞交替排列或数个相连,垂周壁薄,波状弯曲,可见气孔,保卫细胞哑铃形,副卫细胞近圆三角形(淡竹叶)。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黄色的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含晶细胞界限不明显(牛蒡子)。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荆芥)。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

(2)取本品1.3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银花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4g,加水80ml,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30%乙醇5ml使溶解,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cm,柱高为24cm),用30%乙醇50ml洗脱,弃去洗脱液,再用稀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溶液。再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4.7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牛蒡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牛蒡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混匀,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5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牛蒡子牛蒡苷(C27H34O11)计,不得少于3.7mg。

4.8 功能与主治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4.9 用法与用量

温开水吞服或开水泡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4.10 规格

每袋装6g

4.11 贮藏

密闭,防潮。

4.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第三增补本

5 银翘散中药部颁标准

5.1 拼音名

Yinqiao San

5.2 标准编号

WS3-B-0409-90

5.3 处方

金银花 100g    连翘     100g    桔梗       60g                            薄荷        60g    淡豆鼓    50g    淡竹叶     40g                            牛蒡子      60g    荆芥      40g    芦根      100g                            甘草        40g

5.4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5.5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特异,味微甘而凉。

5.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类圆球形,直径约至76μm,外壁有 刺状雕纹,具三个萌发孔。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联结乳管直径14 ~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 1~8 细胞,稍弯曲,直径10 ~43μm,疣状突起较细密。气孔多存在于近叶脉两侧的下表皮上,保卫细胞哑铃状。 内果皮组织碎片含草酸钙方晶及淡棕色物质。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纤维束 周围薄壁细胞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5.7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4页)。

5.8 功能与主治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 喉疼痛小便短赤。

5.9 用法与用量

温开水舌服或开水泡服,一次 1包,一日 2~3 次。

5.10 规格

每包装 6g

5.11 贮藏

密闭,防潮。

6 银翘散药品介绍

6.1 药品类型

中药

6.2 药品名称

银翘散

6.3 药品汉语拼音

Yinqiao San

6.4 成份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荆芥芦根甘草

6.5 性状

银翘散为棕黄色的粉末,气特异,味微甘而凉。

6.6 银翘散功能主治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6.7 规格

每包装6克

6.8 用法用量

温开水吞服或开水泡服,一次1包,一日2~3次。

6.9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8.对银翘散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银翘散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银翘散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银翘散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0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1 备注

请仔细阅读介绍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7 温病条辨》卷一方之银翘散

银翘散适用于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初期,而其抗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大多数传染病病原微生物,足见该方剂科学性;同时该方剂的各药物大多具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过敏、抗氧化作用,这对于早期消除传染病炎症大有益处;更可贵的是从方剂的各味药分析,该方剂心血系统有明显强心、改善微循环作用,而其适应证中流脑,特别是暴发型流脑中毒型菌痢、重型麻疹、乙脑等早期均有发生感染性休克之可能,并可产生DIC向不可逆发展,该方剂心血作用恰恰击中此一环节。但是对暴发型流脑中毒性痢疾、乙脑,单凭此药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尚需要配合现代医学休克治疗、降颅压治疗以及有效抗生素治疗等为宜。[2]

7.1 方名

银翘散

7.2 别名

银翘解毒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

本方改为丸剂,名“银翘解毒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改为片剂,名“银翘解毒片”(见《中国药典》一部);本方改为膏剂,名“银翘解毒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7.3 组成

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3]

金银花连翘各一两,桔梗薄荷牛蒡子各六钱,竹叶荆芥穗各四钱,豆豉甘草各五钱[4]

连翘15g、银花15g、苦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穗4g、淡豆豉5g、牛蒡子6g[5]

连翘10g、银花10g、桔梗6g、薄荷6g、淡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穗4g、淡豆豉5g、牛蒡子6g、芦根10g[5]

7.4 功效主治

温病条辨》卷一之银翘散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温病初起表热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5]

银翘散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等属外感温邪,有肺卫症者。

银翘散功能辛凉透表清热解毒[5]。治温病初起,发热恶风寒,无汗有汗不多,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5]

7.5 用法用量

上为散[5]。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5]。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5]。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5]

为末,每服六钱,鲜苇根煎汤,香气大出即取服[5]。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5]

上为散。每服6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2时1服,日3服,夜1服;轻者3时1服,日2服,夜1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共杵为散,18g装袋泡服,重者2小时1服,每日3服,每夜1服,轻者3小时1服,每日2服,每夜1服。[5]

注意:临床使用银翘散时应注意煎服方法,因方中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6]

7.6 方解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有汗不畅;风热上犯以致咽痛咳嗽温邪伤津液,故口渴舌尖红;邪在卫表,故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当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综合前人治温之法,以重用金银花连翘为君,既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作用,又有芳香辟秽的功效,在透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温热病邪多夹浊之气的特点。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助君药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此两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与大辛凉药配伍,可增辛散透表之力,为臣药竹叶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诸药、护胃安中,又可合桔梗利咽喉,是属佐使之用。[6]

银翘散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薄荷荆芥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桔梗牛蒡甘草宣肺祛痰利咽散结;竹叶、苇根甘凉清热,生津止渴[6]。方中清热解毒药物辛散表邪药物配伍,共济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6]

7.7 运用

银翘散是治疗多种急性发热传染病初期包括热性感冒等疾病的一首常用方剂。凡发病后出现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进行治疗。[6]

7.7.1 加减法

若胸膈闷者,可加藿香石菖蒲芳香化湿,辟秽去浊;若口渴甚者,可加天花粉知母生津止渴;若热毒较重而咽喉肿痛者,可加玄参马勃解毒利咽;若咳嗽较重者,可加杏仁桑叶利肺止咳[6]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3钱,侧柏炭3钱,栀子炭3钱;咳者,加杏仁肺气;2-3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胸闷藿香郁金;渴甚加天花粉;项肿咽痛马勃玄参;衄者去荆芥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咳者加杏仁[6]

7.7.2 使用禁忌

银翘散为辛凉平剂,虽可广泛用于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但由于许多急性发热传染病病势重、变化快,其初起阶段容易误诊普通感冒,所以当出现高热、头身疼痛较重、咽痛口渴、脉数时,应该先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7]

银翘散不宜用于寒性感冒[7]

对于外感风寒湿热病初起则当禁用[7]

7.8 现代适应

银翘散常用于流行性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初起,以及“乙脑”、“流脑”、腮腺炎等初起病属卫分证候者。[8]

近代也用银翘散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支气管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乙型脑炎初起而见风热表证[8]

7.8.1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致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首先反复繁殖复制,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纤毛脱落,晚期则有广泛的上皮细胞坏死出血渗出物;肺间质也可有水肿细胞浸润肺泡内可有肺透明膜形成。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基底层细胞亦受一定程度损害,由于感染可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咽痛四肢肌肉酸痛症状[8]

风热感冒:用银翘散粗末治疗风热感冒1150例,凡感受风温湿热温疫冬温邪气所引起的病,症见微恶风寒,发热自汗头痛口渴或不渴而咳,脉浮数,舌苔白,属风热型者,均可用本方治疗,一般一剂后热度降低,2-4天可全愈,平均2.7天。[8]

7.8.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通过口及鼻黏膜侵入人体,大量增殖后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随之经血循环至全身各器官,但以侵犯腮腺唾液腺为主,并可侵犯睾丸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所侵犯的器官出现非化脓性炎症病变,组织充血水肿腺体细胞发生混浊肿胀或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出现受侵犯的相应组织器官症状及体征。临床常以双腮肿大、发热为主要症状,并发脑炎时可有神经系统症状[8]

7.8.3 乙脑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脑病毒皮肤进入血循环,再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然后神经细胞复制繁殖,从而引起神经元的病变、坏死,噬神经细胞现象,特异性地动员被激活的炎性细胞,从而造成大脑皮质及深层灰质等广泛性损害,同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损伤可造成脑组织的严重损伤炎症剧烈时可引起小血管坏死栓塞出血脑水肿及小灶性坏死性软化灶。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惊厥意识障碍[8]

7.8.4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及个别密切接触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在此处繁殖,同时少量病毒入血形成全身性病毒血症。之后病毒在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跃复制后,大量病毒在此人血引起全身广泛损害,麻疹病毒直接侵入T淋巴细胞并释放抑制细胞因子,在麻疹病程中及以后一过性的免疫抑制中起到一定作用,因此细胞免疫损伤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由于病毒免疫系统抑制,又可继发细菌感染,全身淋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真皮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浆渗出,红细胞相对增多而形成麻疹淡红色斑丘疹,疹退后,表皮细胞坏死、角化形成脱屑,肺间质发炎形成巨细胞性肺炎,脑脊髓初期可有充血水肿,少数后期形成脱髓鞘改变,形成亚急性硬化全脑炎。免疫反应可造成真皮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皮肤黏膜出疹性损伤,也可造成肺间质损伤及脑的损伤而致麻疹性脑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口腔黏膜Koplik斑。[8]

麻疹初期:用本方加减治疗55例麻疹,平均退热时间为7.0土0.24天,而用一般药物治疗的101例为8.41士0.22天。本方不仅退热快,且能使透疹过程顺利,其他症状的缓解消失也较快。[8]

7.8.5 流脑

流脑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传入人体然后形成败血症,侵犯脑膜为主,也可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脑实质,普通型者主要病理改变为脑膜出血、渗出,脑水肿,严重时脑小血管栓塞或狭窄,在脑内形成软化灶;暴发型者产生微循环障碍,常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并可发生DIC,脑型者以脑水肿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混合型者具备上述两型的共同表现,此型流脑病死率高。普通型多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头痛抽搐意识障碍[8]

7.8.6 小儿肺炎

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肺炎25例,均于3-5天内痊愈。其中2天内退热者17例,4天内退热者8例;湿罗音于3天内消失者9例,5天内消失者16例;X线胸透者12例,病灶均在5天内消失。作者认为本方对屡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好的肺炎有一定疗效。[8]

7.8.7 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

运用银翘散治疗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的初起约100多例(其中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等),其初期共同症状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或口干咽痛等,属外感湿邪,邪在肺卫者,用本方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8]

7.9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体外对流感病毒抑制作用[8]。并有解热、抗炎、抗过敏作用,尚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8]

7.9.1 病原微生物作用

方剂9味药中有7味具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君药连翘所含连翘酚、连翘脂苷A、脂苷B及连翘种子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卡他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猪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肠炎杆菌溶血链球菌、多型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鼠疫杆菌、人型结核杆菌霍乱弧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许兰毛癣菌、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菌等10余种真菌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仅如此,连翘还有抗内毒素作用,改善小鼠内毒素血症。银花除对上述绝大部分细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对变形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钩端螺旋体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臣药薄荷除对上述部分细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对白色葡萄球菌支气管包特菌、黄细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乙型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等有抗菌作用薄荷还有抗真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青霉菌属、曲霉菌属等真菌均有抗菌作用薄荷煎剂对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孤儿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薄荷油还有驱蛔虫作用牛蒡子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乙型溶血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有特效;牛蒡苷元对流感病毒抑制作用荆芥不仅对上述大部分细菌抑制作用,其水煎剂还有明显抑制流感病毒A3作用淡豆豉所含大豆苷对单纯疱疹病毒型Ⅰ、Ⅱ型、柯萨奇病毒B3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水疱口炎病毒腺病毒感染均有直接杀伤作用甘草对上述部分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幽门螺旋杆菌阴道滴虫、阿米巴原虫抑制作用甘草甜素HIV、肝炎病毒水疱口炎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牛痘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能力强,甘草热水提取物对华支睾吸虫杀虫作用。从上述抗病原微生物分析银翘散所含各味中药除对一般细菌微生物感染有效外,其抗病原微生物谱几乎函盖了所有传染性疾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这与其适应证(大多为传染病)是紧密呼应的。[9]

7.9.2 解热、镇痛、镇静作用

君药连翘、银花复方注射液对多种致热原所致发热有显著的致热作用金银花也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薄荷则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而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功能,从而起到解热作用荆芥穗竹叶同样具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甘草解热作用已如前述,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亦即甘草本身具有皮质激素作用,从而发挥解热抗炎作用。各味药的解热作用位点各不相同,而互相补充加强。[9]

7.9.3 抗炎、抗氧化作用

君药连翘通过抑制炎症早期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炎症屏障的形成,从而具有显著的抑制炎性渗出、水肿作用。银翘具有同样的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渗出、水肿肉芽组织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臣药薄荷含有的8种“儿茶萘酚酸”和荆芥穗中的苯并呋喃丙烯酸,通过强大的抑制3α-类固醇脱氢酶作用而促使更多的氢化可的松产生,从而起到强力抗炎作用佐药桔梗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对炎症毛细血管透性亢进、渗出、水肿以及肉芽组织增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竹叶提取物有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升高SOD和GHS-Px活力的作用,其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作用,因此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损伤作用。而甘草的抗炎作用主要是抑制PGE2作用及减少内源性PGE2的生成,从而有保泰松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同时甘草次酸甘草酸抑制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纤溶酶系统的活化,对炎症毛细血管透性增加,渗出、水肿肉芽组织生等炎症的Ⅰ、Ⅱ、Ⅲ期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免疫性炎症也有抑制作用甘草酸甘草次酸均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因此可以说该方剂抗炎作用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同时连翘甘草还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9]

7.9.4 心血系统的影响

君药连翘组成的复方注射液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输出量和回心血量,稳定血压,对低排血容量、高外阻力型内毒素休克可以纠正。臣药薄荷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对心脏抑制作用荆芥可减慢心率,代偿性使肌心收缩力增强,并有强大的抗凝血酶作用淡豆豉所含大豆总黄酮有显著的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容量的作用大豆苷元则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外,大豆皂苷还能防治内毒素所致大鼠DIC时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的降低和FDP的增高,抑制凝血酶所致DIC时肾小球纤维凝块的形成,抑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的转化,总苷和皂苷Ⅰ、Ⅱ还能促进纤维活化,大豆皂苷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发挥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桔梗可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同时扩张外周血管,具有降血压作用剂量过大则抑制心房收缩力;荆芥穗中提取的橙皮苷有抑制过氧化酶的作用,从而使自由基产生减少,自由基与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密切相关;同时对多种原因所致心律失常拮抗作用,其所含异甘草素及黄酮组分则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阿司匹林作用强大17.7倍。甘草有降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牛蒡子有钙离子拮抗剂样活性,从而在消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栓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9]

银翘散所治暴发型流脑麻疹中毒型菌痢、重型乙脑等早期均有向休克、DIC发展的严重倾向,早期投入该药可能抑制这些疾病向不可逆方向发展。[9]

7.9.5 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金银花能提高炎性细胞及外周血WBC吞噬功能,增加血清溶菌酶活性,从而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臣药牛蒡子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转化率和ANAE阳性率显著提高,可明显增加抗体生成细胞的形成,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荆芥穗50%甲醇提取物有中等强度的抗补体作用甘草及其成分对免疫功能作用比较复杂,甘草多糖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单核细胞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甘草甜素能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甘草酸二铵可提高血清INF-α水平;甘草次酸钠可升高淋巴细胞比率;甘草Lx能降低抗原情报量,减少抗体生成,可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甘草甜素还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β-甘草次酸是人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同时甘草还有解毒能力,其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可减少毒物吸收,改善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提高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增强肝脏解毒能力[9]

7.9.6 参考资料

实验研究证实,本方能促进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能直接作用于热敏神经元,从而使正常动物体温下降,提示本方为一中枢性解热药[9]

①解热作用中医杂志》(1986;3:29):对2·4-二硝基酚所致的大鼠发热,本方有强而迅速的解热作用。注射发热剂后,对照鼠体温于30分钟内上升  1℃以上,2小时才逐渐恢复正常,而灌取银翘散袋泡剂10g/kg后,可完全抑制大鼠的发热反应,整个实验期间大鼠体温保持于正常状态。银翘解毒片在倍量时也有一定解热效果。

②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86;3:219):小鼠实验表明,本方不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惰性炭粒的吞噬廓清,对肝、脾、胸腺重量也无明显影响,但对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血球的吞噬能力细胞内消能力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本方能增强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对以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皮迟发型超敏反应,本方无论是煎剂片剂及袋泡剂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对于天花粉所致小鼠及大鼠之皮肤被动过敏反应,以及天花粉所致小鼠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本方仅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

7.10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本方谨遵《黄帝内经素问》“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剂。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2.《成方便读》:银翘散,治风温温热,一切四时温邪。病从外来,初起身热而渴,不恶寒,邪全在表者。故以辛凉之剂,轻解上焦。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皆辛凉之品,轻扬解散,清利上焦者也。豆豉宣胸化腐,牛蒡利膈清咽竹叶芦根清肺胃之热而下达,桔梗甘草解胸膈之结而上行,此淮阴吴氏特开客气温邪之一端,实前人所未发耳

3.《方剂学》:温者,火之气也,自口鼻而入,内通于肺,所以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与皮毛相合,所以温病初起,多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汗出不畅或无汗。肺受温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渴咽痛肺失清肃,故咳嗽。治当辛凉解表透邪泄肺,使热清毒解。吴氏宗《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训,综合前人治温之意,用银花、连翘君药,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具芳香辟秽解毒之功;臣药有二,即是辛温的荆芥穗豆豉,助君药皮毛而逐邪;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热解毒竹叶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皆是佐、使药。本方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一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又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方中豆豉因制法不同而有辛温辛凉之异,但吴氏于本方后有“衄者,去荆芥豆豉”之明文。在银翘散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汤的方论中又明确指出:“去豆豉,畏其温也。”所以本方的豆豉还应作辛温为是。至于用法中“香气大出,即取服,匆过煮。”此说实为解表剂煎煮火候的通则。

7.11 歌诀

银翘散温热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苇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趣记:银翘散,荆豉蒡,薄甘桔,苇竹汤)

[9]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银翘散

8.1 方名

银翘散

8.2 组成

双花4钱,连翘4钱,荆芥2钱,杏仁2钱,麦冬2钱,犀角2钱,菊花2钱,玄参3钱,芦根3钱,黄芩3钱,生地3钱,薄荷1钱,甘草1钱半。

8.3 功效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银翘散具有辛凉解热之功效。

8.4 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银翘散主治温热病感冒发热口渴头疼身痛,喉痛,干呕及小儿麻疹初期等。

8.5 用法用量

每服2钱,芦根汤送下。

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7 用药禁忌

忌辛辣。

9 《镐京直指》卷二方之银翘散

9.1 方名

银翘散

9.2 组成

连翘3钱,银花3钱,粘子3钱,荆芥2钱,蝉蜕钱半,薄荷1钱5分,生甘草5分,桔梗1钱,广郁金2钱,淡豆豉2钱。

9.3 主治

《镐京直指》卷二之银翘散主治春温发热头痛口渴,右脉浮数过左。

9.4 用法用量

口服。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 参考资料

  1. ^ [1]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 ^ [2]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0.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3.
  5. ^ [5]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7.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8.
  7. ^ [7]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8. ^ [8]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8-19.
  9. ^ [9]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9-20.
编辑:wangyuan、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