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精神障碍 诊疗规范 分离障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ēn lí xìng shén jīng zhèng zhuàng zhàng ài zhěn liáo guī fàn ( 2 0 2 0 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是《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的一部分。《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0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945号)印发。

3 诊疗规范全文

3.1 一、概述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dissociative neurological symptomdisorder)是一组以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抽搐、木僵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但其症状神经解剖特征或生理功能不相符。这些症状一般不会在另一种分离障碍(如分离性身份障碍)中出现。此类患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神经科、五官科、急诊科、康复科等非精神科部门,但常没有提供合适的诊疗。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治疗,分离神经症状会持续多年。应激或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容易激发分离神经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的、现实的心理应激创伤,一部分慢性疼痛外伤患者也可出现上述症状。因此,ICD-11 不再强调个体心理社会因素与症状的因果关系。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1:2~1:5。患者可以在各年龄段发病。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常与躯体疾病、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3.2 二、临床特征与评估

3.2.1 (一)临床特征

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在被观察或关注时常加重。患者也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情绪,对症状焦虑增加时,症状也趋于加重。以下常见类型可以单独或合并出现。

1.运动障碍

(1)肢体瘫痪:可表现单个肌群、单侧肢体瘫痪截瘫偏瘫,伴有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者常固定于某种姿势,被动活动时出现明显抵抗。慢性患者可有肢体挛缩或呈现废用性肌萎缩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神经系统损害证据。例如,对下肢瘫痪患者,令其在卧位做健侧腿抬举动作,患侧会相应用力下压,可以此与器质性偏瘫相鉴别。

(2)肢体异常运动:表现多样,常见表现包括:①肢体粗大震颤或不规则抽动,类似舞蹈样动作,但缺乏舞蹈病、抽动障碍的特征;②与情感爆发相应的手足乱舞或四肢挺直,可有扯头发、揪衣服、捶胸、打脸、撞头、发怪声,可以伴有恍惚障碍;③起立不能、步态障碍:患者上肢可有粗大震颤,剧烈摇动;下肢在卧、立位时运动正常,但不能站立,起身需要他人支撑,否则向一边倾倒,但通常不会跌倒;不能起步行走,或行走时双足并拢,或呈摇摆步态,呈严重共济失调

(3)分离性晕倒:患者在经历压力、情绪波动情况下倒地,但没有晕厥的病理生理特征,可伴有抽搐,身体落地动作有选择性回避危险的意味。有些患者的晕倒发作是分离性恍惚障碍的表现。

(4)分离抽搐:表现类似癫痫发作的状态,症状包括突然倒地、痉挛,但没有昏迷大小便失禁、唇舌咬伤、紫绀癫痫发作的其它临床特征和相应的电生理改变,且抽搐持续时间比癫痫发作长。

(5)发音异常:可以表现为构音障碍失音。部分患者说话流利,但病后说话“大舌头”。部分患者可以讲话,但是语音发生变化,如一直讲普通话,不会说粤语的患者病后发音类似粤语;部分患者想说话,但发不出音,或只能用耳语或嘶哑声音交谈。

(6)吞咽症状患者吞咽困难,喝水或进食呛咳。

(7)分离性木僵:出现精神活动全面抑制的情况,在相当长时间维持固定的姿势,完全或几乎没有言语及自发的有目的运动,对光线、声音和疼痛刺激没有反应。此时患者的肌张力、姿势和呼吸可无明显异常。以手拨开其上眼睑,可见眼球躲闪或向下转动,或紧闭其双眼。一般数十分钟即可自行醒转。

2.感觉障碍

可表现为躯体感觉麻木、丧失、过敏或特殊感觉障碍如眩晕感。有的患者对触摸特别敏感,轻微的抚摸会引起剧烈的反应。有的患者出现视觉听觉的异常,失明、失聪,但可用仪器检查与器质性失明、失聪鉴别。与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症状现在多被归为躯体不适障碍。

3.认知障碍

患者可以出现与记忆、语言等认知执行方面内在不一致的异常,或者意识改变。假性痴呆患者对简单的问题不能回答或近似回答。如 2+2=5,多见于某些被拘禁的罪犯或受到精神创伤患者

4.其他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3.2.2 (二)临床评估

1.进行细致的病史采集、躯体检查和精神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检查,可以排除多数患者神经解剖或生理异常。检查症状时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观察症状的变化,有的患者症状会减轻或短时消失。

2.询问病史、做精神检查时要重点评估生长发育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理解既往和目前的心理社会应激事件对于个体的意义。

3.为除外器质性或结构性异常,应酌情做电生理及影像学等实验室检查,如 EEG、CT、MRI、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周围神经传导检查肌电图脑脊液生化细胞学检查。但要注意,过度、反复检查,尤其是含糊、矛盾的结果和解释,很容易对此类患者造成不良的医源性影响。

3.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3.1 (一)诊断要点

1.具备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的临床特征;

2.临床特征不能用神经系统生理学异常来解释;

3.患者病前无相关器质性病史;

4.症状开始可能与特定环境、特定事件相关

3.3.2 (二)鉴别诊断

1.器质性感觉运动障碍

某些进行性疾病,特别是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早期可与分离性运动和感觉障碍混淆。为了澄清诊断,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评定。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脑肿瘤视神经炎、部分声带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帕金森病、基底节和外周神经变性、硬膜下血肿、获得性或遗传肌张力障碍亨廷顿病、克雅氏综合征,以及神经梅毒艾滋病的早期表现也需要考虑鉴别。

2.抽动障碍

儿童面部肌肉分离不自主运动需要抽动障碍鉴别。抽动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前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多以反复的眨眼、吸鼻、清嗓子或发声为主要表现。病程中,症状可以表现为时轻时重,紧张、过度兴奋、疲劳时症状会加重。

3.迟发性运动障碍

可根据既往治疗情况,尤其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来鉴别。

4.癫痫强直-阵挛发作

分离抽搐需要癫痫发作鉴别。癫痫发作时意识完全丧失,瞳孔多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可发病于夜间。发作有强直、痉挛和恢复三个阶段,痉挛时四肢呈有规则的抽搐,常有咬破唇舌、跌伤和大小便失禁,发作后完全不能回忆,通常不超过数分钟,EEG 检查有特征变化。分离抽搐发作多有精神刺激,且多在白天或被人关注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患者发作时表情痛苦,形式多变,意识清晰或范围缩窄,多无外伤、二便失禁;翻其上眼睑时阻力大,可见眼球躲闪;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存在;EEG 检查正常。如有癫痫分离抽搐共存,应下两个诊断。

5.木僵

可根据病史与精神分裂症的木僵、器质性木僵、药源性木僵和抑郁性木僵鉴别。

6.痴呆

患者出现认知改变,需要痴呆相鉴别。年龄可以作为重要的鉴别线索。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评估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检查进行鉴别。

7.诈病

蓄意模仿的运动和感觉丧失一般很难与此障碍鉴别,需要细致的观察及患者的全面了解,电生理及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是鉴别的重要标准。

3.4 五、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3.4.1 (一)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原则及可用技术见本章概述部分。暗示-催眠治疗有明确疗效。有的患者接受直接暗示治疗后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系统催眠治疗可以暗示症状减轻或消除,处理症状背后的心理因素,以未来为导向培养兴趣爱好,改变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另外,可以教会患者自我催眠练习,防止复发。患者所属文化群体中的一些疗病理念、仪式、做法,有时可以在现代心理治疗原理指导下加以利用。

3.4.2 (二)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治疗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特异性药物。临床上可针对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行为紊乱等伴随的精神症状,使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和心理治疗联合使用。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