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胃脘痛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学 中医辨证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xū wèi wǎn tòng

2 英文参考

stomachache with yin asthen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阴虚胃脘痛为病证名[1]

4 病因病机

多由病延日久,或郁火伤阴所致[1]

《医宗己任编·四明心法》:“又有一种胃脘痛,是阴虚症将成,须认明白。”

5 症状

症见脘痛时作,缠绵难愈,舌红口干,时或嘈杂大便干结等[1]

6 治疗

治宜养阴和胃,佐以泄肝,切忌香燥疏气,愈疏愈甚[1]。方用一贯煎芍药甘草汤[1]

7 关于胃脘痛

胃脘痛为病名[2][3]。即胃痛[3]。亦称脘痛、心下痛心痛[3]。由于痛处近心窝部,所以古时亦称心下痛心痛[3]。是指以胃脘部经常性疼痛为主的病症[3]。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7.1 症状

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3]

7.2 病因病机

引起胃痛的原因,常见的有肝气犯胃脾胃虚寒两种[3]

多因七情郁结,劳累过度及饮食不节所致[3]

7.3 辨证分型

寒热虚实之分[3]。亦有虚实错杂,寒热相兼者[3]。文献有胃气痛肝胃气痛阴虚胃脘痛气郁脘痛火郁胃脘痛积热胃脘痛瘀血胃脘痛蚘动脘痛积冷胃脘痛外感胃脘痛内伤胃脘痛等记载[3]

临床上,胃脘胀满、嗳气频作、痛连胁肋呕逆酸苦、苔薄白而脉弦者,多属肝气犯胃型,为实证[3]。症见胃脘隐痛、按之略减、喜暖恶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软者,多属脾胃虚寒型,属虚证[3]胃痛日久,可兼见口干舌燥等胃阴不足证及胃痛如刺、吐血或便如柏油等瘀血凝滞证[3]。本病常见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3]

7.4 针灸治疗

7.4.1 体针

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等穴为主[3]肝气犯胃者加太冲期门,均泻;脾胃虚寒者加灸脾俞胃俞章门,均补;瘀血凝滞者加膈俞三阴交胃阴不足者加太溪;痛甚加梁丘合谷食积内停加建里胃热内庭[3]

7.4.2 耳针

取胃、肝、下脚端神门、脑等穴[3]。每次选2~3穴,强刺激[3]

7.4.3 拔罐法

中脘脾俞胃俞等处于针灸后加拔火罐[3]。适用于虚寒胃痛[3]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2.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阴虚胃脘痛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阴虚胃脘痛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阴虚胃脘痛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阴虚胃脘痛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