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暑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 中医病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g shǔ

2 英文参考

sun-strok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阳暑:1.动暑中暍;2.暑温的一种类型;3.中暑

4 动暑中暍·阳暑

阳暑为病名[1]。一名动暑中暍[1]

4.1 病因病机症状

景岳全书》卷十五:“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以固其气。”

4.2 治疗

方用益元散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桂苓甘露饮[1]

若气不甚虚,但有火证者,宜白虎汤益元散;若汗出脉虚浮,烦渴,有火而少气者,宜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桂苓甘露饮;若眩晕少气,虽烦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脉散

5 暑温的一种类型·阳暑

阳暑为病名[1]暑温的一种类型[1]

5.1 病因病机

医门棒喝》初集:“暑温者,夏至后所感热邪也。古人分阴暑阳暑。盖夏至以后,相火湿土,二气交会,合而为暑,或值时令热盛,或为禀体阳旺,而成阳暑之证,是暑而偏于火者。”

6 中暑·阳暑

阳暑为病名[1]。即中暑[1]。见《六气感证要义》。

中暑(heat stroke and sunstroke[2]、summerheat stroke[3])为病名[4]

中医药学名词》(2004):中暑是指感受暑邪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

中医药学名词》(2010):中暑又称暑中,是指感受暑邪,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病[4]

中暑又名中暍中热[4]、发痧[5]。现又称热射病、热痉挛日射[5]中医认为感受暑邪发生的一种急性病[5]。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6.1 中暑病因

中暑多由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热幅射环境中所致[5]

6.2 中暑症状

临床上有轻重之分[5]。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5]

6.3 中暑的治疗

轻者仅见头晕倦怠、胸闷烦渴、身热少汗、恶心等症;重者还可出现肢冷汗多、心慌气促高热昏迷抽搐等症[5]。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5]。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5]

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5]

首先急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并给予饮服清凉盐水,再行治疗[5]

体针:轻症取大椎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为主[5]头痛头维呕吐中脘[5]。重症取百会人中曲池委中十宣等穴为主[5]抽搐阳陵泉太冲;肢冷脉微者大炷灸神阙关元;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5]

刮痧法:适用于中暑轻症[5]。用光滑的陶瓷汤匙蘸水轻刮背脊两侧、颈、胸、肩臂及肘窝、胭窝等处,刮至皮肤紫红为止[5]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阳暑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阳暑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阳暑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阳暑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