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痏

针灸学 经穴 中医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shí jiǔ wěi

2 英文参考

fifty-nine points for febrile diseas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五十九痏指治疗热病的59个穴位[1][2]。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痏。”

参见热病五十九俞热病五十九俞指治疗热病的59个穴位[3]。《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治热病五十九俞……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抒、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也;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据《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载,这59个穴位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等5穴;加之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大杼中府缺盆风门气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云门肩髃委中横骨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左右共54穴,合前者为59穴[3]。《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载“五十九刺”,穴位与此有所出入[3]。对此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黄帝内经灵枢》所言多在四肢,意在泻热之本;《黄帝内经素问》所言多随邪之所在,意在泻热之标[3]王冰注:即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气街气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云门髃骨肩髃)、委中髓空腰俞);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五十八穴[4]。按文中“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支之热。”说明髓空当有二穴,而王注髓空腰俞,便少一穴[4]。今据《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之文,拟补风府一穴,以合五十九俞之数[4]热病五十九俞五十九刺所含穴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治疗热病要穴。临床可相互为用[4]

参见五十九刺五十九刺指治疗热病的59个穴位。《黄帝内经灵枢·热病》:“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据《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载,五十九刺穴位百会囟会神庭风府哑门廉泉承浆等7穴;加商阳关冲少泽少商中冲少冲后溪中渚三间少府束骨足临泣陷谷太白五处承光通天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听会完骨风池天柱等左右共52穴,合前者为59穴[5]。《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载热病五十九俞穴位与此有所出入[5]张景岳等注:即少泽关冲商阳少商中冲少冲后溪中渚三间少府束骨足临泣陷谷太白五处承光通天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听会完骨承浆哑门百会囟会神庭风府廉泉风池天柱等59穴[5]。所列穴位热病五十九俞多不同[5]本节偏重在四肢,可作泻热治本之用;后者偏重于病邪所在的局部,可作泻热治标之用[5]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2.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60.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6.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