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家基本药物
序号 |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83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48片(糖衣) | 盒(瓶) | 7.0元 | 中成药部分 | *(指用量为一次6片,一日2次的品规) |
84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12片(糖衣) | 盒(瓶) | 1.8元 | 中成药部分 | |
85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16片(糖衣) | 盒(瓶) | 2.4元 | 中成药部分 | |
86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20片(糖衣) | 盒(瓶) | 3.0元 | 中成药部分 | |
87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24片(糖衣) | 盒(瓶) | 3.6元 | 中成药部分 | |
88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36片(糖衣) | 盒(瓶) | 5.3元 | 中成药部分 | |
89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40片(糖衣) | 盒(瓶) | 5.9元 | 中成药部分 | |
90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50片(糖衣) | 盒(瓶) | 7.3元 | 中成药部分 | |
91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60片(糖衣) | 盒(瓶) | 8.7元 | 中成药部分 | |
92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100片(糖衣) | 盒(瓶) | 14.2元 | 中成药部分 | |
93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120片(糖衣) | 盒(瓶) | 16.9元 | 中成药部分 | |
94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12片(薄膜衣) | 盒(瓶) | 2.0元 | 中成药部分 | |
95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16片(薄膜衣) | 盒(瓶) | 2.7元 | 中成药部分 | |
96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20片(薄膜衣) | 盒(瓶) | 3.3元 | 中成药部分 | |
97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24片(薄膜衣) | 盒(瓶) | 3.9元 | 中成药部分 | |
98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36片(薄膜衣) | 盒(瓶) | 5.8元 | 中成药部分 | |
99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40片(薄膜衣) | 盒(瓶) | 6.5元 | 中成药部分 | |
100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48片(薄膜衣) | 盒(瓶) | 7.7元 | 中成药部分 | |
101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50片(薄膜衣) | 盒(瓶) | 8.0元 | 中成药部分 | |
102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60片(薄膜衣) | 盒(瓶) | 9.5元 | 中成药部分 | |
103 | 11 | 黄连上清片 | 片剂 | 100片(薄膜衣) | 盒(瓶) | 15.6元 | 中成药部分 |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 黄连上清片药典标准
3.1 品名
Huanglian Shangqing Pian
3.2 处方
黄连5g、栀子40g、连翘40g、炒蔓荆子40g、防风20g、荆芥穗40g、白芷40g、黄芩40g、菊花80g、薄荷20g、大黄160g、黄柏20g、桔梗40g、川芎20g、石膏20g、旋覆花10g、甘草20g
3.3 制法
以上十七味,大黄、白芷、黄连、石膏粉碎成细粉;连翘、荆芥穗、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其余旋覆花等十味用7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再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合并三种清膏,浓缩至适量,与大黄等粉末混匀;或清膏喷雾干燥后,与大黄等粉末混匀;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喷入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褐色;气香,味苦。
3.5 鉴别
(1)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2)取本品5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水(6:1.5:3:1.5:0.3)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3)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乙酸乙酯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10:6: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6 检查
3.6.1 重金属
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称取约1.0g,照炽灼残渣检查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J)炽灼至完全灰化。取遗留的残渣,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E第二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3.6.2 砷盐
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称取1.0g,加无砷氢氧化钙1g,加少量水,搅匀,烘干,用小火缓缓炽灼至炭化,再在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同时作空白,留做标准砷斑用),放冷,加盐酸7ml使溶解,再加水21ml,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F第一法)检查,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3.6.3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D)。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甲醇(1:100)混合溶液10ml,称定重量,置50℃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放冷,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低温挥干溶剂,残渣用甲醇适量使溶解,加在碱性氧化铝柱(100~200目,8g,内径为1cm)上,用甲醇3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黄连、黄柏以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0.27mg。
3.8 功能与主治
清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
3.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3.10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3.11 规格
(1)薄膜衣片 每片重0.31g
(2)糖衣片(片芯熏0.3g)
3.12 贮藏
密封。
3.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黄连上清片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Huanglian Shangqing Pian
4.2 标准编号
WS3-B-1225-92
4.3 处方
黄连 5g 大黄 160g 连翘 40g 薄荷 20g 旋覆花 10g 黄芩 40g 荆芥穗 40g 栀子 ? 0g 防风 20g 石膏 20g 桔梗 40g 黄柏 20g 蔓荆子(炒) 40g 白芷 40g 甘草 20g 川芎 20g 菊花 80g
4.4 制法
以上十七味,大黄、白芷、黄连、石膏粉碎成细粉;连翘、荆芥穗、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其余旋覆花等十味用70%乙醇加热回流 2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药渣再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合并三种稠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90℃) 的清膏,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4.5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
4.6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分泌细胞中含淡黄色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2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加0.lg活性炭,脱色,滤过,取滤液 1ml,加醋酸铅试液 2~2 滴,即产生桔黄色沉淀另取滤液 1ml加盐酸 3~4 滴,加镁粉少许,溶液显红色。
(3)取本品?片,除去糖衣,研细,置锥形瓶中,加45%乙醇10ml,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显棕黄色荧光。
4.7 检查
4.8 功能与主治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4.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片,一日 2次。
4.10 注意
禁食辛辣物,孕妇忌服。
4.11 贮藏
密封。
5 黄连上清片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5.2 药品名称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5.9 规格
每片重
0.3克(薄膜衣片)
5.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5.11 禁忌
孕妇忌服,脾胃虚寒者禁用。
5.12 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
1.忌服辛辣刺激等食物。
3.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患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5 药理作用
5.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