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醋酸药典标准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3.1.2 汉语拼音
Cusuan
3.1.3 英文名
Acetic Acid
3.2 分子式与分子量
C2H4O2 60.05
3.3 CAS号
[64-19-7]
3.4 来源及含量
本品含C2H4O2应为36%~37%(g/g)。[1]
3.5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有刺激性特臭和辛辣的酸味。
3.5.1 相对密度
本品在25℃时的相对密度(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A)为1.04~1.05。
3.6 鉴别
(2)本品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显醋酸盐的鉴别反应(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Ⅲ)。
3.7 检查
3.7.1 氯化物
取本品1.0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7%)。[1]
3.7.2 硫酸盐
取本品2.5ml,加水稀释使成20ml,精密量取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4%)。[1]
3.7.3 甲酸与易氧化物
取本品5.0ml,加硫酸6ml,混匀,放冷至20℃,加重铬酸钾滴定液(0.01667mol/L)2.0ml,放置1分钟后,加水25ml,再加碘化钾试液1ml,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消耗滴定液不得少于1.0ml。
3.7.4 还原物质
取本品5.0ml,加水20ml与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2ml,摇匀,放置1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1]
3.7.5 乙醛
取本品5ml,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2.5ml,置顶空瓶中,加3.2mol/L氢氧化钠溶液2.5ml,立即密封,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乙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1.6mol/L醋酸钠溶液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05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剂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P第二法)测定,以聚乙二醇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柱温35℃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3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2分钟;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分钟。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乙醛不得过0.02%。[1]
3.7.6 不挥发物
取本品2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3.7.7 重金属
取本品10ml,水浴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分取15ml,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1.5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附录Ⅷ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1]
3.8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4ml,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新沸放冷的水40ml[1],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60.05mg的C2H4O2。
3.9 类别
3.10 贮藏
3.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醋酸说明书
4.1 别名
4.2 外文名
Acetic Acid
4.3 性状
醋酸为无色澄明液体;有强烈的特臭,味极酸。
4.4 醋酸的作用与特点
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避免与眼睛接触,面部勿用醋酸治疗。治疗甲癣时,不要接触甲沟,否则引起甲沟炎。
4.5 醋酸的药理及应用
0.1%~0.5%溶液用于阴道滴虫;1%~3%溶液用于绿脓杆菌感染,0.3%溶液50~200ml加温口服,用于缓解胆道蛔虫病的疼痛;食醋薰蒸(2ml/m3)预防流感及感冒。10%冰醋酸溶液,用于治疗手足癣。30%冰醋酸用于治疗甲癣。5-10%冰醋酸用于治疗花斑癣,体癣。0.2-2%冰醋酸用于灌洗创面。
4.6 用法与注意
按需要而定。
5 参考资料
-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三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