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咙

中医学 中医病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hóu lóng

2 注解

白喉咙为病名[1]。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白喉之俗称[1]白喉又名白缠喉白菌[2]。系一种急性传染病[2]。流行于秋末冬初,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2]。《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发病多因时行疫疠之毒,从口鼻而入;或肺胃素虚,复感风热热毒结于咽喉所致[2]。症见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继之一侧或两侧喉核处出现白点,白点迅速蔓延,成为乳白色或灰白色边界清楚有光泽之白膜,其白膜迅速蔓延至悬雍垂喉关内外白膜不易削脱,若用力剥除,则易出血,并迅速为新的白膜所覆盖[2]白膜坚韧不易捣碎[2]。并兼有头痛,身疼,微热,或寒热交作,疲乏,胸闷烦躁口臭鼻塞[2]。若白膜蔓延至喉关内或会厌下,则呼吸困难鼻煽唇青心悸怔忡[2]白喉的病理多属阴虚肺燥,宜养阴清肺为主,方用养阴清肺汤[2]。有表证者当先解表;如初起阳热偏盛,症见咽喉痛闭,饮水作呛,目红声嘶,口出臭气者,用神仙活命汤;属阴虚者,宜养阴清热,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若痰火阻塞,喉声如锯,宜清肺降痰,用猴枣散(《中医儿科》:猴枣川贝母天竺黄沉香朱砂仙半夏)加土牛膝根、葶苈子大黄礞石竹沥之类[2]。针刺取合谷少商天突足三里内庭[2]白喉治疗禁忌,诸家主张纷纭,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2]

1.忌升提涌吐[2]

2.忌温散发汗[2]

3.忌大下亡津[2]

4.忌刀针[2]

5.忌病重药轻[2]

6.忌苦寒助燥[2]

本病具有传染性,发现病人应隔离消毒,并报告疫情[2]。此外,对某些虚寒性之咽喉疾患,习惯上亦有谓其为白喉[2]。如虚寒白喉痨证白喉寒痹白喉等,故宜详辨[2]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2.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白喉咙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白喉咙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白喉咙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