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般聤耳候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bān tíng ěr hòu

2 概述

五般聤耳候为病证名[1]。出《婴童百问》。即聤耳脓耳缠耳、底耳和囊耳[1]。均由风水入耳,内有积热上壅而成[1]。若不早治,久则成聋[1]

3 聤耳

聤耳为病名[2]。《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2]。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带红色者名风耳;脓带黑色者名耳疳[2]暴病多属实症,久病多属虚症[2]。实症多由肝、胆、三焦湿热火毒熏蒸所致;虚症多由肾经虚损所致[2]。因风热致者,耳中多流黄脓[2]。治宜疏风清热[2]。用银翘散加减[2]。因湿热上蒸致者,其脓色带黄,气味臭秽[2]。治宜清热除湿[2]。用黄连温胆汤加减[2]。因肝胆湿火熏蒸致者,脓色亦黄,耳中肿痛;口苦心烦[2]。治宜清泻肝[2]。用龙胆泻肝汤加减[2]。因肝经血热致者,脓色青黄或红黄,耳中腐臭,治宜清热凉血[2]。用犀角地黄汤加减[2]。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致者,耳中流脓,经年不愈,可伴有头晕耳鸣听力下降,舌质红,脉细数[2]。治宜滋阴降火[2]。用知柏地黄汤加减[2]外治提脓拔毒[2]。方药:①熊胆加开水溶化滴耳,一日3~5次[2]。②胆矾散:用苦胆(熊、羊、猪之胆等均可)一枚加枯矾,干后为末,用时以少许吹入耳中[2]。③蝉衣15g、麝香0.15g研末,以少许掺入耳中[2]。④血余炭冰片等分为末,以少许掺入耳中[2]。⑤苍耳子虫适量,泡麻油中,以油滴耳中。本病包括今之急、慢性中耳炎[2]

4 脓耳

脓耳为病证名[3]。五般聤耳之一[3]耳中有粉红色脓液溢出[3]。《丹溪心法》:“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脓汁出,谓之脓耳。”由湿热火毒,郁结肝胆而致者,耳中肿痛,口苦心烦,治宜清泄肝火,用泻青丸龙胆泻肝汤;因风热蕴结成毒而致者,发热口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减[3]。外用龙骨五倍子乳香枯矾血余炭等分为末,捲净吹之(《临证指南》)[3]

5 缠耳

缠耳为病名[4]。《证治准绳·疡医》卷三:“缠耳出白脓。”多由湿浊痰毒上犯耳窍所致[4]耳中出脓色白,听力下降[4]。治宜解毒排脓[4]。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柴胡清胆汤等加减[4]

6 底耳

底耳为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5]。耳内腥臭,多由澡浴水入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酝酿成热所致[5]。治宜清热燥湿,用交感丹(《证治准绳》:香附子、茯神黄连、桂心、甘菊花)[6]

7 囊耳

囊耳为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7]。《疡医大全》:“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即震耳。《证治准绳·杂病》:“震耳,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多由肝胆湿热所致[8]耳中有青色脓液溢出,或兼见肝胆湿热症状,如口苦舌苔黄厚等[8]。治宜清热除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8]。如大便秘结,宜清肝泄热,用泻青丸[8]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8.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8.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77.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6.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5.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3.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五般聤耳候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五般聤耳候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五般聤耳候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