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霜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ì shuāng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柿霜

2.1 拼音名

Shì Shuānɡ

2.2 来源

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柿饼的白霜。

2.3 性味

甘,凉。

2.4 功能主治

生津利咽润肺止咳。用于口疮咽喉痛,咽干咳嗽

2.5 用法用量

柿霜1~3钱。

2.6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柿霜

3.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3.2 拼音名

Shì Shuānɡ

3.3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

3.4 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3.5 生境分布

多为栽培种。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3.6 性状

性状鉴别 (1)柿霜 呈白色粉末状,质轻,易潮解。气微,味甜,具有清凉感。

(2)柿霜饼 呈扁圆形,底平,上面微隆起,直径约6cm,厚约6mm,灰白色或淡黄色,平滑。质硬,易破碎,易潮解气味柿霜

均以色白或灰白色、味甜而具有清凉感者为佳。

3.7 化学成份

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三萜酸和糖类[1]。另含柿萘醇酮(shinanolone)[2]。

3.8 炮制

成熟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约经一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一月左右,即成柿饼,其上生有白色粉霜,用帚刷下,即为柿霜。将柿霜放入锅内加热熔化,至成饴状时,倒入特制的模型中,晾至七成干,用刀铲下,再晾至足干即成柿霜饼。宜置阴凉高燥处,防止潮解

3.9 性味

甘;性凉

3.10 归经

心;肺;胃经

3.11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生津利咽止血。主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

3.12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9g;或入丸剂噙化。外用:适量,撒敷。

3.13 注意

风寒咳嗽忌服。

3.14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气膈不通。

2.《滇南本草图说》:消痰止嗽。

3.《本草蒙签 》:治劳嗽

4.《纲目 》:清上焦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舌疮痛。

5.《本草求真》:治肠风痔漏

6.《随息居饮食谱》:清肺。治吐血咯血劳嗽上消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柿霜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柿霜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