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宫术

手术 医疗技术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ù yā xī gōng shù

2 操作名称

负压吸宫术

3 适应

负压吸宫术适用于:

1.妊娠在10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无禁忌证者。

2.因某种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

4 禁忌

1.各种疾病的急性阶段。

2.生殖炎症,如阴道炎、急性或亚急性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性传播疾病等,未经治疗者。

3.全身健康状况不良不能耐受手术者。

4.术前两次(间隔4h)测量体温,均为37.5℃以上者,暂缓手术。

5 准备

1.术前咨询,解除思想顾虑。讲明负压吸宫术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受术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2.详细询问病史及避孕史,特别注意高危情况。如:年龄≤20岁或≥50岁,反复人流史,剖宫产后半年,哺乳期生殖畸形或并发盆腔肿瘤子宫极度倾屈,有子穿孔史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史,带器妊娠及有内外科并发症等。

3.检查心、肺功能测量血压体温,必要时做相应的辅助检查

4.做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及尿妊娠试验。必要时做B超检查,确定宫腔内妊娠。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滴虫、念珠菌、清洁度,如有阳性发现,应治愈后再行手术。

5.检查血常规,如有异常,应做相应处理。

6.术前排空膀胱

6 方法

1.术者穿手术用衣裤,戴帽子、口罩。常规刷手并戴无菌袖套及手套,整理手术器械。

2.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冲洗外阴及阴道消毒方法和顺序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3.常规铺巾。

4.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倾屈度及附件情况,更换无菌手套。

5.窥阴器扩开阴道,拭净阴道积液,暴露子宫颈,2.5%碘酊及75%乙醇碘伏消毒消毒宫颈及颈管后,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或后唇。

6.探针依子宫方向探测宫腔深度及子宫位置。

7.用宫颈扩张器以执笔式逐号轻轻扩张宫口(扩大程度比所用吸管大半号至1号)。如宫颈内口较紧,应避免强行扩张,可加用润滑剂

8.吸管及负压的选择。根据孕周及宫颈口大小,选择适当号的吸管,负压一般为53~66kPa(400~500mmHg)。

9.吸引

(1)将吸管与术前准备好的负压装置连接,试负压。

(2)依子宫方向将吸管徐徐送入宫腔,达宫底部后退出少许,寻找胚胎着床处。

(3)开放负压53~66kPa(400~500mmHg),将吸管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序转动,并上下移动,吸到胚囊所在部位时吸管常有振动并感到有组织物流向吸管,同时有子宫收缩感和有宫壁粗糙感时,可折叠并捏住皮管,取出吸管(注意不要带负压进出宫颈口)。再将负压降低到27~40kPa(200~300mmHg),继续用吸管按上述方法在宫腔内吸引1或2圈后,取出吸管。如组织物卡在子宫口,可用卵圆钳将组织物取出。

10.必要时可用小刮匙轻轻地刮宫底及双角,检查是否已吸干净。测量术后宫腔深度。

11.用纱布拭净阴道,除去宫颈钳,取出阴道窥器。如须放置IUD,可按常规操作。

12.手术结束前,将吸出物过滤检查吸出胚胎及绒毛组织是否完全,并分别测量出血组织物的容量。

7 注意事项

1.供人工流产专用的电动吸引器,必须设有安全阀和负压储备装置,不得直接使用一般的电动吸引器,以防发生意外。

2.如吸引负压较大,吸管将宫壁吸住,应解除负压(打开吸管的通气孔或将吸管与所连接的负压管分离)。也可应用装有减压装置的吸引器。

3.吸引时先吸孕卵着床部位,可减少出血

4.带器妊娠者,应在术前应用B超X线检查节育器情况。人工流产时,如节育器取出困难,应进一步做定位诊断。

5.子宫倾屈明显、子宫畸形、宫角妊娠等,可在B超监测下手术。

6.人工流产时,若未吸出绒毛胚囊,应将吸出物送病理检查。动态观察血、尿妊娠试验B超检查。警惕异位妊娠残角子宫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漏诊。

7.对高危妊娠孕妇,应在病历上注有高危标记。术前向家属及受术者说明手术难度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将该手术作为重点手术对待,由有经验医师承担。疑难高危手术应在区(县)以上医院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进行。

8.术后处置

(1)填写负压吸宫手术记录(表1)。

(2)受术者在观察室休息0.5~1h,注意阴道出血及一般情况,无异常方可离去。

(3)酌情给予子宫收缩药抗生素

(4)告知受术者术后注意事项。

①术后休息2周。

②2周内或阴道出血未净前禁止盆浴,但应每日清洗外阴。

③1个月内禁止性交。

④指导避孕方法

⑤如有阴道多量出血发热腹痛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一般术后1个月应随诊1次,并填写人工流产随访记录(表2)。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