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气阴两虚证

中医证名 中医学 天疱疮 中医皮肤科学 中医外科学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pào chuāng ·qì yīn liǎ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pemphigus andpemphigoid 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天疱疮·气阴两虚证(pemphigus andpemphigoid with qi-yin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气阴两虚,以无新水疱出现,疱干结痂脱屑,倦怠无力,气短懒言,或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舌苔少或舌苔剥,脉沉细为常见症的天疱疮证候[1]

4 症状

天疱疮·气阴两虚证患者皮损以脱屑、叶状结痂、水疱不断出现为主,病程较久;伴汗出,口渴咽干烦躁不安,倦怠无力,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5 辨证分析

热毒炽盛,耗伤阴津,肌肤失养,故皮肤以脱屑及叶状结痂为主;热毒壅结不解,故水疱不断出现;热毒久羁则病程较久;阴液耗伤,故口渴咽干大便于结;阴伤内热烦躁;气附于津液,液损日久则气亦耗,故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为气阴两伤之象。

6 方药治疗

天疱疮·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可用生脉饮益胃汤加减治疗。

治宜益气养阴清解余毒。方用西洋参、南北沙参石斛、黑元参佛手参、生芪、干生地丹参双花、公英、二冬、玉竹

7 关于天疱疮

天疱疮(pemphigus and pemphigoid)为病名[2]。出《证治准绳·幼科》。中医文献中又称火赤疮天疱等。是指以皮肤浆水疱,小如芡实,大似桃李,皮破津水,缠绵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2]。是一种慢性、大疱性皮肤病。以皮肤或粘膜上出现大疱、自觉瘙痒为临床特征。天疱疮小儿易患,分脓疱疮和天施疮两种类型[2]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初起小如苋实,大如棋子,燎浆水疱,色赤者为火赤疱;若顶白根赤,名天疱疮。俱延及遍身,掀热疼痛,未破不坚,泡破毒水津烂不臭。”

天疱疮相当于西医的天疱疮类天疱疮[2]

详见天疱疮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