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flos buddleiae[朗道汉英字典]
Buddleja officinalis[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uddlejae flo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los buddleja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le butterflybush flow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los Buddlej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le butterflybush flowe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4 拉丁名
Flos Buddlej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ale butterflybush flower(《中医药学名词(2004)》)
8 原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小枝略有四棱,密被棕黄色绒毛。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5~15cm,宽1~3cm,全缘或有小齿,上面被细星状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至棕黄白星状毛。聚伞圆锥状花序顶生,长5~12燾m,花序及花被灰白色叉状分枝茸锥状花序顶生,长5~12cm,花序及花密被灰白色叉状分枝茸锥状花序顶生,长5~12cm,花序及花密被灰白色叉状分枝茸毛;花小,花萼钟形,4裂;花冠淡紫色至白色,略带黄色,筒状,长1~1.2cm,直径2~3mm,先端4裂;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子房2室,顶端被茸毛。蒴果卵形,2瓣裂,花萼、花冠宿存。种子多数,细小,具翅。花期2~4月,果期5~8月。
生于山坡、丘陵、河边、林缘。
10 采收与初加工
为花蕾密集的花序小分枝,不规则圆锥形,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1cm,直径1~2mm;花冠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12 密蒙花的功效与主治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密蒙花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治目赤肿痛,多眵,多泪,目翳,羞明,风弦烂眼,肝虚目暗。
(1)本品为眼科要药。用于肝火上炎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黑睛生翳,羞明流泪,多眵及眼胀目昏诸症。常与菊花、木贼、石决明等配伍,如密蒙花散(《审视瑶函》)。
13 密蒙花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
16 密蒙花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Mimenghua
BUDDLEJAE FLOS
16.2 来源
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mal曲Maxim.的干燥花蕾和花序。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16.3 性状
本品多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圆锥状,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1cm,直径0.1~0.2cm;花萼钟状,先端4齿裂;花冠筒状,与萼等长或稍长,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16.4 鉴别
本品粉末棕色。非腺毛通常为4细胞,基部2细胞单列;上部2细胞并列,每细胞又分2叉,每分叉长50~500μm,壁甚厚,胞腔线形。花冠上表面有少数非腺毛,单细胞,长38~600μm,壁具多数刺状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径13~20,表面光滑,有3个萌发孔。腺毛头部顶面观1~2细胞,2细胞者并列呈哑铃形或蝶形;柄极短。
16.5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 D)测定。
16.5.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醋酸(45:54.5: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nm。理论板数按蒙花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16.5.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蒙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蒙花苷0.1mg的溶液,即得。
16.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100ml,加热回流2小时,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干,再加甲醇100ml继续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置蒸发皿中,浓缩至适量,转移至50ml量瓶中,残渣及容器用少量甲醇洗涤,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5.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蒙花苷(C28H32O14)不得少于0.50%。
16.6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肝经。
16.7 功能与主治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16.8 用法与用量
3~9g。
16.9 贮藏
16.10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