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明 朱橚;滕硕;刘醇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血荣气卫论

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气与血也。盖气取诸阳。血取诸阴。血何以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义也。气何以为卫。卫行脉外。护卫之义也。人受谷气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灌溉一夜而不气之间动上衄内瘀凡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达。病原于气。区区调血何加焉。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是先阳后阴之意也。若夫血有败瘀。滞泥乎诸气。则气之道路。未免有所壅遏。又当审所先而决去之。经所谓先去其血而后调之。不可不通其变矣。然而调气之剂。以之调血而两得。调血之剂。以之调气而乖张。如木香官桂细辛厚朴。以至乌药香附莪术三棱之类。治气可也。治血亦可也。若以当归地黄辈。施之血证。无以逾此。然其性缠滞。每于胃气有亏。胃既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善用药者。其间量剂而佐助之。大凡治病当识本末。假如呕吐痰涎。胃虚不食。以致发热。若与凉剂退热。则胃气愈虚。热剂主于行辈者纲举而经云∶肾间气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生气之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