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疮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痱子 常见病方药治疗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常见病 中医病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èi chuāng

2 概述

痱疮为病名[1]。指汗泄不畅所致的一种皮肤[1]。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又名疿汗疹疿疮痱子,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1]

痱子(miliaria[2])为病名[2]。见《中医临证备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即痱疮(《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2],又名疿汗疹[2]疿疮(《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沸子(《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是指因汗出不畅,以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红疹或小疱,灼热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3]。多见于炎夏,以小儿肥胖人易患[3]。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3]

痱疮相当于西医的红色粟粒疹[3]

3 痱疮病因病机

痱疮是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3]。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

4 痱疮症状

痱疮多见于炎夏,以小儿肥胖人易患[3]。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3]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如粟米样的红色丘疹,迅速变为小水泡或小脓泡,自觉瘙痒及灼热感,常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3]

痱疮以小丘疹小水皰为特征性损害。好发于夏季,主要见于排汗调节功能较差的儿童长期卧床病人。病情与气候密切相关,气温高、湿度大时,皮损增多,气候转凉,皮损逐渐消退。由于瘙痒而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

4.1 红痱

1.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尖顶的丘疹或丘皰疹,周围绕以红晕,呈密集排列,但不融合;

2.多发于额、颈、胸、背、肘窝、国窝等部位;

3.自觉有痒和灼热感;

4.主要发生于小儿或儿童

4.2 白痱

1.皮损为非炎症性针头大小、半透明水皰,皰壁薄,轻擦易破;

2.好发于躯干部,尤其是胸部;

3.无自觉症状

4.多见于高热且大量排汗者,或长期卧床病人。

5 痱疮的诊断

5.1 红痱

1.高温、闷热天气发病;

2.皮损为针状大小炎症丘疹和丘皰疹,密集而不融合;

3.好发前额、鼻、颈胸、背等处。

5.2 白痱

1.高热而大量出汗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发病;

2.皮损为非炎症性针头大、薄壁、半透明水皰,无症状

3.好发于胸腹部。

5.3 辅助检查

无需其他检查,一般临床即可确诊。

6 痱疮辨证分型

6.1 暑湿

痱子·暑湿证(miliaria with summerheat-dampness pattern)是指暑湿浸淫肌肤,以丘疹密集潮红,瘙痒,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舌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为常见症的痱子证候[3]

6.2 热毒

痱子·热毒证(miliaria with heat-toxin pattern)是指热毒炽盛,蕴于肌肤,以发病急骤,瘙痒无休,丘疹小疱迅速转化为脓疱身热口渴,便干溲赤,舌质红绛,舌苔少或黄,脉弦滑或数为常见症的痱子证候[3]

7 痱疮的治疗

7.1 治疗原则

1.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乾燥;

2.避免搔抓,勿用肥皂洗擦;

3.可服清热、利湿、解暑的中药或制剂;

4.可外用消炎、止痒制剂;

5.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7.2 用药原则

1.痱子一般外用消炎止痒制剂即行;

2.可同时服清热解暑中药或中药制剂;

3.有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7.3 方药治疗

痱子治宜清暑解利尿[3]。可内服清暑汤绿豆汤绿豆煮熟、薄荷煎汤,加糖)代茶饮[3]。外用可以六一散痱子粉外扑[3]

7.4 疗效评价

1.治愈:皮疹消退症状消失、无新发疹;

2.好转:皮疹大部分消退症状改善,无新发皮疹;

3.未愈:仍不断有新发皮疹出现,症状无改善。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5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痱疮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痱疮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痱疮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痱疮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