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血管内止血术

手术 医疗技术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āo huà dào chū xuè xuè guǎn nèi zhǐ xuè shù

2 概述

利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时,可根据造影剂外渗来判断出血部位。一般来讲,若出血速度大于或等于0.5ml/min即可发现出血部位。80%~84%胃粘膜出血病人可经灌注血管加压素得到控制出血复发率为16%,应用血管栓塞治疗后,其复发率明显降低。幽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控制有效率为35%~45%。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征出血加压素栓塞均有效。消化性溃疡出血,小溃疡出血可用加压素,而大的穿通性溃疡则需栓塞治疗。胃肿瘤出血可用栓塞或手术治疗。

小肠出血可通过灌注血管收缩剂得到控制,右半结肠出血者,可由动脉灌注加压素得到控制,左半结肠出血者,可从静脉灌注加压素。肠血管结构不良、肿瘤动静脉畸形肿瘤侵及结肠等引起的出血血管灌注血管加压素为临时措施,最终仍需手术治疗。

4 适应

消化道出血血管内止血术适用于:

1.上消化道出血

(2)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征(Mallory-Weiss综合征

5 禁忌

休克患者血压<11.3kPa;血红蛋白<70g/L者。

6 准备

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和过程,取得患者的配合。

7 方法

动脉造影可通过造影剂外渗显示出血部位,外渗来自胃右动脉时,可于腹腔动脉或肝动脉注射造影剂。若腹腔动脉造影无外渗,可行肠系膜动脉造影,偶可显示来自胰十二指肠分支出血。胃左动脉造影能观察到胃糜烂部小量造影剂的外渗。

下消化道出血包括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腹腔动脉造影。急性大量便血应首先补充血容量,以防止休克,确定出血平面,即上或下消化道出血,再确定出血的部位,最后用血管加压素或经导管栓塞,暂时或永久性控制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首先进行肠系膜动脉造影,导管头应位于中结肠动脉开口平面,摄片应包括盲肠、升、横结肠,若有造影剂外渗,则行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而不行肠系膜动脉造影。若肠系膜动脉造影无外渗,则行肠系膜动脉造影,摄片应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脾区各部分。若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均无外渗,可行腹腔动脉造影,因为起源于腹腔干的中结肠动脉供应横结肠,应考虑有脾动脉瘤胰腺肿瘤侵入横结肠的可能。

选择性动脉造影显示造影剂外渗后,用动脉灌注泵以30~60ml/min的速度灌注,开始以0.2μm/min的速度灌注加压素20分钟后,行动脉造影复查,若无外渗,导管头固定在腹股沟部,以同样速率持续灌注。若有外渗,则改用0.4μm/min双倍量灌注,20分钟后重行动脉造影,维持灌注24~48小时,若无进一步出血迹象,则停止灌注,若仍有外渗,应选用其他止血方法

8 注意事项

1.急性大量便血应首先补充血容量,以防止休克,确定出血平面,即上或下消化道出血,再确定出血的部位。

2.肠系膜动脉灌注开始的15~20分钟期间,病人可能有痉挛性腹痛,此为加压素引起的肠壁收缩所致,常在20~30分钟内缓解。

3.在灌注过程一般不会发生新出血,若有出血,说明导管可能离开了选择部位,应重新置管。

4.动脉内与静脉灌注血管加压素比较表明,胃溃疡出血显示静脉灌注加压素出血仅减少50%,而动脉灌注者可减少95%。小肠及右半结肠动脉出血者,于动脉灌注者有效,而静脉灌注者则无效。而左半结肠出血静脉灌注也有效,若无效时,可改用动脉灌注

5.术后应连续48小时严密观察灌注效果,是否有反复出血,在发生较大并发症时,应立即停止加压素灌注

6.发生心脏血管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占4%,肠缺血、肠梗死占0.8%,脑水肿占1%,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占2%。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