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霉素

药物 抗生素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i dí méi sù

2 英文参考

medecamyc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decamyci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麦迪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性能红霉素,口服吸收好,半衰期2.4h。可作为红霉素的代用品,但抗菌作用较弱。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有消化道出血发生转氨酶升高、嗜酸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皮炎

4 麦迪霉素介绍

4.1 药品名称

麦迪霉素

4.2 英文名称

Midecamycin

4.3 别名

麦地霉素美地加霉素美地霉素米地加霉素米地霉素米地卡霉素;Medemycin;Midecacine;Midecamycin Macropen;Midecamycinum

4.4 分类

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

4.5 剂型

1.麦迪霉素片(肠溶):0.2g;

2.片剂:0.1g。

4.6 麦迪霉素的药理作用

麦迪霉麦迪霉素是由链霉素Streptomyces mycarofaciens nov.sp.所产生的一种多组分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麦迪霉素A1、A2和少量A3、A4等组分。麦迪霉素是一种抑菌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的50S核糖体相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麦迪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略弱。但麦迪霉素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部分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麦迪霉素仍较敏感麦迪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溶血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支原体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4.7 麦迪霉素药代动力学

麦迪霉麦迪霉素pH值大于或等于6.5时吸收较差。健康成人口服400mg后,药物浓度达峰时间(tmax)约为2h,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1.1μg/ml;静脉给药1.2g后,血药浓度可达2.3~3.1μg/ml。药物吸收后可广泛分布腮腺、咽部、扁桃体皮肤组织及肺、肝、肾等脏器。组织中浓度均比同期血药浓度高,持续时间也较长。药物胆汁中的浓度最高,在痰及支气管分泌液中也有较高的浓度,在尿中浓度较低。麦迪霉素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药物极少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体,也极少向乳汁移行。麦迪霉素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排出。胆汁中最高排泄量超过100μg/ml;服药6h后,尿中排泄量为给药量的4%以下。健康成人口服给药,半衰期约为2.4h;静脉给药,半衰期约为1.98h。正常人反复给药一般无蓄积作用。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排泄时间相对延长。

4.8 麦迪霉素适应

麦迪霉麦迪霉素在临床上主要作为红霉素的替代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口咽感染、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皮肤组织感染等。

4.9 麦迪霉素禁忌

麦迪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

4.10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患者对一种大环内酯类药过敏时,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也可过敏。

2.慎用:(1)肝功能不全者;(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早产儿新生儿

3.药物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酶及碱性磷酸酯酶值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11 麦迪霉素不良反应

1.常见轻度食欲减退、恶心、胃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

2.偶见皮疹、荨麻疹过敏反应

3.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暂时性肝功能异常。

4.有报道长期、大剂量使用麦迪霉素可致菌群失调,出现舌炎口角炎、假膜性结肠炎等。

5.有报道静脉给药时偶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4.12 麦迪霉素的用法用量

1.每天量0.8~1.2g,分3~4次给药。(2)静脉滴注:每天剂量为100~150万单位酒石酸麦迪霉素,加入5%葡萄注射剂1000ml中,静脉滴注。

2.儿童口服给药:每天量30mg/kg,分3~4次给药。

4.13 药物相互作用

1.麦迪霉素氨基糖苷类药合用对链球菌有协同抗菌作用

2.麦迪霉素青霉素类药同用可抑制细菌细胞分裂,降低青霉素类药抗菌活性

3.麦迪霉素林可霉素类药合用有相互拮抗作用,且合用时,假膜性结肠炎的发生率可增大。

4.麦迪霉素氯霉素合用有相互拮抗作用

4.14 专家点评

麦迪霉麦迪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略弱。但麦迪霉素不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部分耐红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麦迪霉素仍较敏感。国内报道,对500例由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皮肤和软组织五官口腔感染患者应用麦迪霉素,结果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90%,其中对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率为50%~60%。

5 麦迪霉素中毒

麦迪霉素抗菌性能红霉素,口服吸收好,半衰期2.4h。可作为红霉素的代用品,但抗菌作用较弱。常用量0.2~0.4g,每日3~4次口服。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偶有消化道出血发生转氨酶升高、嗜酸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皮炎[1]

治疗要点参见红霉素的相关内容[1]

1.出现毒性反应时停药,静脉补液促进排泄

2.发生严重黄疸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3.发生过敏反应时,予以抗过敏治疗。

6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198.
编辑:wangyuan、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