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肉

经穴别名 腧穴学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á ròu

2 英文参考

Huáròumén ST24[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滑肉滑肉门[1]。见《针灸学》(南京)。

穴位滑肉门
汉语拼音Huaroumen
罗马拼音Huajoumen
美国英译名Slippery Flesh Gate
各国代号中国ST24
日本24
法国莫兰特氏E24
富耶氏
德国M24
英国S24
美国St24

滑肉门经穴名(Huáròumén ST2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1]滑肉门又名滑幽门幽门乃胃与小肠相交之处,与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门[1]。主治癫狂呕吐腹胀腹泻肠鸣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腹痛腹水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精神分裂症痫证心烦吐舌癫痫精神病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舌炎舌下腺炎,等。

4 别名

滑肉[2]滑幽门[2]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滑肉门,在太乙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6 穴名

滑肉门又名滑幽门幽门乃胃与小肠相交之处,与此穴相近,故名滑幽门[2]

《说文》:“滑,利也。”又有柔泽之义。《周礼·天官·食医》:“调之以滑甘。”孙诒让正义:“谓以米粉和菜为滑也。”肉,指可食之肉。《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门,人出入之处。《周礼·疡医》:“滑以养窍。”注:“滑物通利往来似窍。”本穴内应腹膜油脂,外应松皮软肉,与在任脉水分旁2寸,束带滑软之处,深部为小肠,主分水精血滑利果肉米菜,因名“滑肉门”。[2]

7 所属部位

上腹[3]

8 滑肉门的定位

标准定位:滑肉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4][5]

滑肉门位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5]

滑肉门位于腹部脐上1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3寸[6]

滑肉门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滑肉门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滑肉门的位置

滑肉门的位置

滑肉门穴的位置

滑肉门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滑肉门穴的位置

滑肉门的位置(肌肉

滑肉门穴的位置

滑肉门的位置(内脏

9 取法

滑肉门位于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6]

仰卧位,当脐中上1寸,旁开前正中线2寸处取穴[7]

仰卧位,在脐上1寸,水分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10 穴位解剖

滑肉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筋膜。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九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8、9、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腹腔内相对应器官大网膜小肠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7]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7]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阅神经动脉和腹壁上动脉分布[7]

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通过[7]

11 滑肉门的功效与作用

滑肉门和胃调中、宁神定志作用[7]

滑肉门有镇惊安神清心开窍作用

滑肉门穴深部为小肠,主分水精血滑利果肉米菜,凡病之应疗以滑者,可取滑肉门穴,如肠套叠肠梗阻亦可取用[7]

12 治病

滑肉门穴主治癫狂呕吐腹胀腹泻肠鸣急性胃肠炎,慢性胃肠炎腹痛腹水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精神分裂症痫证心烦吐舌癫痫精神病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舌炎舌下腺炎,等。

滑肉门穴主治癫狂呕吐腹胀腹泻[7]

滑肉门主治胃肠、神志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胃痛呃逆重舌吐血癫症[7]

现代又多用滑肉门治疗急慢性胃肠炎精神分裂症[7]

滑肉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癫狂[7]

滑肉门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泄泻腹水癫狂痫证心烦吐舌重舌[7]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

产科系统疾病: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

其它:舌炎舌下腺炎,慢性胃肠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7]

直刺0.8~1.2寸[7][7][7],局部有酸胀感[7],并向下放散[7]

13.2 灸法

可灸[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7]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呕逆吐舌

针灸大成》:主癫狂呕逆吐舌舌强

外台秘要》:主狂癫疾,吐舌

类经图翼》:癫狂呕逆吐血重舌舌强

1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1.
  2.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3.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3.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