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诊疗规范 其他进食和喂养障碍 精神障碍 进食与喂养障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ǎn chú zhàng ài zhěn liáo guī fàn ( 2 0 2 0 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反刍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是《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的一部分。《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0年11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945号)印发。

3 诊疗规范全文

3.1 (一)概述

反刍障碍以个体持续的把刚摄入的食物又从胃反刍至口腔,进行再次咀嚼然后咽下或吐出的行为为特征,可发生于从婴儿到成人的各个年龄段,症状的出现没有器质性疾病作为基础。预后一般良好。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婴幼儿起病常与被忽视、应激、亲子关系问题有关。

3.2 (二)临床特征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地把刚摄入的食物又从胃反刍至口腔,进行再次咀嚼然后咽下或吐出。这是患者自觉自愿的行为,持续至少1 个月以上,通常不伴有腹部不适、恶心干呕厌恶情绪,反而有愉快感。反刍多发生于进餐后 15 分钟之内,可持续数小时,至反出的食物变酸后停止。因行为异于常人,患者可能在进食时回避人群或试图隐瞒症状。如症状严重且持续,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在婴儿可有潜在的致死风险

3.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须排除有关的胃肠疾病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胃食管反流、幽门狭窄。症状如是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障碍或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的一部分则不能单独诊断。如果症状出现在其他精神障碍的背景下[例如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则它要严重到需要额外的临床关注,才能做出反刍障碍的诊断。

3.4 (四)治疗与管理

对婴幼儿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父母辅导、改善亲子关系、行为治疗正强化负强化)。药物治疗可尝试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止吐剂等。成人的生物反馈训练可能有效。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