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中之至阴

阴阳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 五脏 脏腑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zhōng zhī zhì yīn

2 英文参考

splee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阴中之至阴指脾[1][2]。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至阴,脾也。”张志聪注:“脾主土而象地,故为阴中之至阴。”《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谓以腹背二者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肝、脾、肾三脏具在于腹,如以三脏分阴阳,则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2]

脾为五脏之一[3]。脾与胃相为表里。位于中焦,膈之下[3]。其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水谷及水湿),主升清,主统血,并与四肢肌肉密切相关[3][4]。其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4 功能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供应各方面的需要,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5]。《类经》卷三:“脾主运化……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

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5]

脾主运化水湿,对体内水分的输布有重大影响,如脾气虚弱,失却运化水湿的能力,即会导致水肿发生[5]。《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能统血,统摄血液脉管内而不致外溢[5]

脾主肌肉肌肉的丰满及活动正常与否,与脾的功能有密切关系[5]。《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脾生肉……在体为肉。”

脾开窍于口,其荣在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而脾的功能状态亦往往可从唇色反映出来[5]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4.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8.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4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