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疳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儿科学 五脏疳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èn gān

2 英文参考

kidney gan disea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肾疳:1.五疳之一;2.聘耳的别名。

4 五疳之一·肾疳

肾疳(kidney gan disease[1])为病证名[2]。是指以下部生疮,大便滑泄脱肛不收,面色微黑,口渴夜啼手足逆冷消瘦,或见耳内出脓,臭秽,连年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疳证[2]五疳之一[2]。又名骨疳急疳[2]

4.1 病因病机

多系先天不足,察赋虚弱,患有解颅、鹤膝、五迟等病;复因嗜食甘肥,不知节制,以致脏腑伏热津液耗伤,日久肾阴枯涸而成[2]

4.2 症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载肾疳“其候上热下冷,寒热时作,齿断生疮,耳焦脑热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疮,脱肛不收,夜啼饶哭,渐成困重,甚则高骨乃败。”

4.3 治疗

治宜先用集圣丸(方见肝疳条),消疳解毒;继进九味地黄丸(《证治准绳》:熟地黄赤茯苓山茱萸肉、川楝子当归川芎牡丹皮山药使君子肉)[2]滋阴养肾,兼以疗疳[2]。如体质极端虚弱,宜大补气血,用人参养荣丸[2]

5 聤耳·肾疳

肾疳聤耳的别名[2]

5.1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

5.2 症状

保婴撮要》卷四:“小儿耳内出脓,秽不可近,连年不愈,口渴足热,或面色微黑,余谓肾疳症也。”

聤耳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3]。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带红色者名风耳;脓带黑色者名耳疳[3]暴病多属实症,久病多属虚症[3]

5.2.1 病因病机

实症多由肝、胆、三焦湿热火毒熏蒸所致;虚症多由肾经虚损所致[3]

5.2.2 辨证论治

风热致者,耳中多流黄脓[3]。治宜疏风清热。用银翘散加减[3]

湿热上蒸致者,其脓色带黄,气味臭秽[3]。治宜清热除湿[3]。用黄连温胆汤加减[3]

因肝胆湿火熏蒸致者,脓色亦黄,耳中肿痛;口苦心烦[3]。治宜清泻肝[3]。用龙胆泻肝汤加减[3]

肝经血热致者,脓色青黄或红黄,耳中腐臭,治宜清热凉血[3]。用犀角地黄汤加减[3]

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致者,耳中流脓,经年不愈,可伴有头晕耳鸣听力下降,舌质红,脉细数[3]。治宜滋阴降火[3]。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外治提脓拔毒[3]

方药:

熊胆加开水溶化滴耳,一日3~5次[3]

胆矾散:用苦胆(熊、羊、猪之胆等均可)一枚加枯矾,干后为末,用时以少许吹入耳中[3]

③蝉衣15g、麝香0.15g研末,以少许掺入耳中[3]

血余炭冰片等分为末,以少许掺入耳中[3]

苍耳子虫适量,泡麻油中,以油滴耳中[3]。本病包括今之急、慢性中耳炎[3]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9.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肾疳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肾疳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肾疳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肾疳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