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è tí

2 英文参考

nocturnal cry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夜啼(nocturnal crying[1])为病证名[2]。是指以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

4 症状

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日间安静,夜间时有啼哭不安,持续不停,至天明又转安静[2]

5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热……”

如见夜啼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为脾寒;如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多啼者为心热[2]

6 辨证分型

6.1 夜啼·脾虚中寒证

夜啼·脾虚中寒证(nocturnal crying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cold attack[2])是指脾气未健,又被寒邪损伤,以夜间啼哭,时哭时止,哭声低微,口唇色淡,面色无华,睡喜踡卧,腹喜摩按,四肢不温,吮乳无力,大便溏薄,小便清,舌淡白,苔薄白,指纹淡红为常见症的夜啼证候[2]

6.2 夜啼·心经积热证

夜啼·心经积热证(nocturnal crying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ed heat in Heart Channel[2])是指心经积热心火上炎,以夜间啼哭,哭声较响,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指纹多紫为常见症的夜啼证候[2]

6.3 夜啼·惊恐伤神证

夜啼·惊恐伤神证(nocturnal crying with syndrome of fright injuring spirit[2])是指神气本弱,又兼受惊恐损伤,以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脉数,指纹色紫为常见症的夜啼证候[2]

7 辨证论治

脾寒宜温,兼以活血行气,用钩藤饮心热宜清,兼以安神除烦,用导赤散加减[2]。参夜啼四证[2]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夜啼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夜啼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夜啼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夜啼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