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糊

中药学 化瘀止血 祛风除湿 中药材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ǎo yā hú

2 中医大辞典》·老鸦糊

老鸦糊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1]

2.1 别名

鱼胆、猴草、米筛花[1]

2.2 来源及产地

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Callicarpa bodinieri lévl. var. giraldii Hesse ex Rehd.的根、茎、叶、果实[1]分布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1]

2.3 性味

苦、辛,凉[1]

2.4 功能主治

功在散瘀止血祛风除湿[1]

1.治内出血尿血[1]。内服:煎汤,15~30g,或研粉,每次3g,每日三至四次[1]

2.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取叶、果实研末外敷,或鲜叶捣敷[1]

3.治风湿关节痛,根15~30g,水、酒煎服;颈淋巴结结核。根250g,煮鸡蛋3个,吃蛋,一次吃完[1]

2.5 药理作用

本品水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抑制作用[1]

3 《*辞典》·老鸦糊

3.1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3.2 拼音名

Lǎo Yā Hú

3.3 别名

万年青(《植物名实图考》),鱼胆(《中国树木分类学》),牛舌癀、猴草、粗糠草、粥香(《福建民间草药》),没翻叶、大麻雀米、鸡米树、菜子木、红泡果(《贵州民间药物》),爆竹子、路金子、百子爆、米筛花、米筛子、大叶鲤鱼泻子、毛风(《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4 来源

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3.5 形态

灌木,高达3米。小枝有粗糠状短柔毛或平滑无毛。叶对生;阔椭圆形以至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为小齿牙齿牙状,下面疏生星状毛及腺点;叶柄长0.5~1厘米。密生的聚伞花序,径2~3厘米;总梗有短柔毛,与叶柄等长或短于叶柄;花水红色;萼短钟状,截形;花冠短筒状,4裂;雄蕊4,长7毫米,花丝较花冠裂片为长,花药广椭圆形;雌蕊1,子房4室。核果,堇紫色,径3~4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3.6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旷野间。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等地。

3.7 性味

苦辛,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辛。"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凉,味涩。"

3.8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

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

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3.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3.10 附方

①治关节炎老鸦糊根二两,猪蹄半斤,黄酒二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跌打损伤:鲜老鸦糊叶捣烂后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老鸦糊叶、果实晒干研粉外敷,或鲜叶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内出血老鸦糊干叶研粉,每次一钱,每天三、四次,开水冲服

⑤治尿血老鸦糊叶、白茅根活血丹各一两,檵木叶五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皮下漏血:鲜老鸦糊叶、茎半斤。水煎熏洗。

⑦治冻疮老鸦糊叶一握。煎汤熏洗,不断擦患郎,日洗一两次。

⑧治蛇伤:老鸦糊根二两切碎。酌加水煎服。(⑥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3.11 摘录

《*辞典》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老鸦糊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老鸦糊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